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应提升技术创新效应和数据资源优化,并从数字技术革新、要素资源重构及搭建人才平台等方面,探索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实践路径。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制造业稳定发展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压舱石。目前,我国制造业仍未摆脱传统的发展路径,“三高”(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仍然显著。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强国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和自豪,也为我们国家带了丰硕的经济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制造"伴随而来的其他问题.面对我国制造业的这一局面,我国政府适时推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从产品到品牌这一条主线,来谈一谈制造业的转变方向.通过先进标准、创新驱动、人才战略、品牌信任来抢占国际至高点,打造"品牌中国"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8,(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时代发展,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还需要适应多变的发展环境,所以,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发展容易遭受风险的影响。现阶段,制造业企业的风险管控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应对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与企业风控体系建设的不足有较大的联系。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强风控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提高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保证企业能够更加安全平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6,(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家电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企业的市场入侵加剧,小家电制造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小家电制造业为例,对其绩效考核中的关键指标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加强小家电制造业的人员管理,提升我国小家电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郑大芳 《财会学习》2016,(7):230-23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国家主动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机遇.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实施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来增强竞争力,实现长远稳定发展.本文就制造业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发展既是当前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制造业效率的有效手段。从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基础要素投入、智能化服务应用水平和智能化效益等多指标维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水平测度体系,基于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基准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对制造业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为提升制造业效率,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的服务普及与应用,同时应加强智能化人才建设,借助产学研结合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着力培养前沿的专业型智能化人才,从而助力制造业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亏损面大、高技能人才短缺、过分倚重自然资源等问题,致使其发展步履维艰。为此需要从明确对工业制造企业科技开发的税收鼓励政策、促进制造业的增值税转型、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飞飞 《理财》2023,(8):95-97
<正>高职院校是培育专业的实践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建造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保障,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制造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高职院校不断地扩大招生,培养人才,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办学成本,国家的财政拨款具有有限性,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从内部着手加强成本管理,提高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水平,节约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9.
2014年GDP增长率下滑、CPI下降,受经济波动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有所下滑,但随着自贸区建设加速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装备制造业应抓住机遇,通过自主创新、资金投入、政策支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所发挥的积极性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内部控制的高效性。本文将针对于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析,之后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际状况,为强化内部控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人才建设是强金融战略的重要措施.但是,相当长的时期以来,金融人才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国内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才强金融战略,夯实人才基础,加大培训力度并创新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2.
摘要:加强制造业融资支持是“制造强国”战略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债券市场支持制造业融资存在的融资规模与市场地位高度不匹配、优质中小企业缺乏精准支持、绿色制造支持力度不强、债券违约问题突出等现象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以美、德、日、韩等海外制造业融资经验为借鉴,提出做好“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顶层设计、创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债券、开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建设、优化制造业债券市场融资空间布局等促进制造业债券市场融资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霍瑞红 《会计师》2012,(12):40-4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核算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都要面对的问题。我国制造业企业对于成本核算较为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成本核算的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几条关于改善成本核算管理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制造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17,(11)
前不久,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一次采访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是曹德旺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总体税负过高。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等企业家在央视对话节目中,也表露了同样的观点。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迹象表明,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撤离中国,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企业已经迁往越南。对于制造业企业撤离中国的原因,有媒体和专家将其归咎为土地及人力成本的上升、非完全市场化的经营环境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税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且其逐渐由隐形问题变为显性问题。随着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税负过高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如何为制造业企业减负,不让税负拖中国制造业的后腿,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制造业企业"减税"已成为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政策。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7,(1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日益提高,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增多,这无疑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尤其是管理方面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在会计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从而完善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会计审计质量,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牟渝 《财会学习》2020,(11):87-87,8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在新型制造业的压迫下,传统制造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这对传统制造业的财务管理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业财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传统制造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基于此,本文首先就业财融合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而后提出了业财融合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建设路径,望有效推进传统制造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制造业转型离不开创新体系的构建,本文将创新体系分解成三个层面,即产品价值链层面、知识价值链层面和金融服务体系层面,其中金融服务体系创建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最为高级的层面.文章以制造业转型为背景,以创新体系建设为线索,在论述产品价值链构建、知识价值链的基础上,引入了制造业转型中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问题,分析了间接金融在制造业转型中存在的不足,倡议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各种科技运用,机械制造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市场上对于机械制造业日益激烈的竞争,降低企业成本已经是所有企业当前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机械制造业成本控制做出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财务内部控制一直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因为制造业企业的综合特点,使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当前社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制造业企业更加需要通过内部财务控制来面对挑战.本文首先分析制造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解决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加上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支撑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制造业的发展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