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上半年货币信贷运行的主要特点是:货币供应量M2稳定增长,狭义货币M1增长较快;各项贷款增长稳定,增幅变动不大,期限结构变化明显;财政存款高速增长,企业资金正常,近期股市对储蓄存款分流作用减弱;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回升,国债收益率曲线明显上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储蓄存款一直快速增长,虽然最近证券市场的繁荣暂时对储蓄存款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分流作用,但是,一旦证券市场趋势逆转,流向证券市场的储蓄资金很快就会回流.因此,研究储蓄存款在证券市场之外的分流具有重要意义.消费市场交易和房地产市场交易虽然没有很强的储蓄分流效应,但是具有长期影响.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速。近年来,储蓄存款分流和短期化趋势增强。本文分析了影响储蓄存款趋势的因素,重点对2004年以来储蓄存款分流趋势增强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未来山东省储蓄存款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速.近年来,储蓄存款分流和短期化趋势增强.本文分析了影响储蓄存款趋势的因素,重点对2004年以来储蓄存款分流趋势增强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未来山东省储蓄存款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回升,金融体系继续保持平稳健康。主要特点是:各层次货币增速有所回升;贷款投放保持平稳,短期贷款多增较多;企业存款增速继续回升,储蓄存款明显分流;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有所回落;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一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加快,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加快;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较快,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在高位;受股市分流等因素的影响.储蓄存款增速减缓;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保持低位;人民币汇率灵活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司巍 《上海金融》2007,(6):19-21
近一年来,上海市商业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加速分流现象显著。影响商业银行储蓄资金分流的因素很多,其中资本市场繁荣和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投资意识强烈对储蓄存款的分流作用较为突出。本文就有关经济金融变量指标对储蓄存款变化的影响开展了相关性计量分析,得出投资领域拓宽、投融资市场活跃是快速分流商业银行储蓄资金主因的结论。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分流效应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国家分流储蓄存款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多次降息和开征利息税使居民逐渐形成了对储蓄存款收益率持续降低的预期,不断调整储蓄和投资行为,储蓄政策对储蓄存款中的企事业单位存款等非居民储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储蓄存款呈现持续分流态势,针对储蓄存款增势趋缓、结构变化特点,最近,我们选择了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四市对2000年储蓄存款结构及变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召集储蓄专家谯、现场填写问卷与实地查访相结合的形式,在取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推算分析,2000年浙江省储蓄存款结构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储蓄存款活期占比上升,定期下降;非居民储蓄仍占有一定的比重;私人生产经营性存款占比上升较快,2000年储蓄分流的主要原因是股市、房市、债市以及汇市的火爆。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币利率连续下调4次以来,使银行外汇储蓄存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流;今年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允许境内居民以佥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帐户,交易B股股票,这更加快了外汇储蓄存款的分流速度,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我国的外币利率正在逐步适应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入倒计时,我国的经济、金融正在加速吮入与世界大环境融合的快车道,那么,如何使国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尽快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外汇资金的运作真正实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有机统一,本文将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国内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增长较为平稳,狭义货币增速明显回升;当月社会融资规模明显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人民币贷款投放有所加快;企业存款增长稳定,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分流;银行间市场成交额较上月有所回升,市场利率连续两个月上升较多;与上月末比,人民币汇率升值0.16%,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7月份,货币信贷增长的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M1增速继续较快;各项贷款增速继续较高,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继续多增较多;企业资金正常,股市分流储蓄存款作用重又加强;当月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保持平稳.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有所上升;人民币汇率灵活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8月份货币信贷运行的主要情况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1%,狭义货币M1增速22.8%,各项贷款增速持续上升,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为显著;财政存款小幅回落,企业资金充足,储蓄存款持续分流;当月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明显下降,人民币汇率继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3.
4月份货币信贷增长总体较为平稳,主要特点为:广义货币M2增幅略有回落,狭义货币M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各项贷款增速略有回升,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明显多增;受股市分流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持续减缓;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人民币汇率灵活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金融运行的基本情况是: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分别同比增长18.5%和21.7%;前11个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企业资金状况正常,储蓄存款分流明显;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下降;人民币继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5.
3季度货币信贷运行的主要情况是:9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分别同比增长18.5%和22.1%;前三季度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3.36万亿元。个人贷款增长较快;财政存款增速回落.企业资金充足,储蓄存款继续分流;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明显上升;人民币继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6.
6月份当月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的增速减缓;居民储蓄存款连续两个月增幅减缓,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银行向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水平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金融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统 《中国金融》2007,(3):40-41
2006年货币信贷增长经历了前8个月的过快增长后,9月份以来广义货币M2和贷款增速进入平稳放缓阶段;全年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加快。股票市场发展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导致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由于2006年信贷投放较多和企业效益较好,企业资金总体宽松。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在2006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已在第三季度度过拐点,增速开始减缓;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在第二、第三季度明显减缓后,目前保持平稳。2006年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水平总体高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8.
从1978年到2002年的24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增至86910.65亿元,增长412倍,年均增长28.5%。巨量的储蓄存款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金,也是社会有力的稳定器,但也给国民经济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风险。分流储蓄存款已成当务之急。如何分流10万亿储蓄存款?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创建新的回报率较高、风险不大的金融产品;合理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只对定期存款账户计息,不对活期存款账户计息,应是分流10万亿储蓄存款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加壮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支持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受国家实施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呈下降趋势.储蓄存款的适度分流,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也有利于发展资本市场和改善投融资体制,是包括下调利率和开征利息税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储蓄存款的过度分流使金融部门长期形成的资金结构关系难以适应.因此,要采取措施使信贷存款在适度分流的同时,保持其增长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持续火爆的股市抽水分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愈演愈烈,仅上海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5月份减少近260亿元,创8年来最大草月跌幅。股市火爆挤占银行存款资源,如何改变经营模式、调整业务结构应对资本市场的压力成已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