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少游  林亮  张烈平 《经济地理》2005,25(6):852-855
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广西城市经济还比较落后。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对广西城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重点发展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梧州和百色等六大城市和形成湘桂、南昆和西江等三条发展带的观点,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知识评价指导体系”,按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中国及北京,上海,广州1991至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算术平均,因子分析系统工具,对6国及3城市的知识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研究中国及3大中心城市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差距以及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沿黄地区中心城市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为深入探讨中心城市对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作用,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包含32项指标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和高质量发展指数模型对沿黄中心城市2001—2018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云模型定量评级,运用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对高质量发展的转移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8年沿黄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上升态势,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排名前三城市的地理位置由上中游转移至中下游地区。(2)沿黄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存在“条件收敛”和“马太效应”现象,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后期向更高等级升级的难度加大。(3)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等级转移受初始高质量发展和邻近城市发展等级的影响较大。最后,针对沿黄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对地区间发展差异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保持稳健,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尚未凸显;工业发展、教育水平和外资引入是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绿色效应的关键路径,而经济发展则是重要的潜在渠道。据此提出全方位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其引领绿色发展的整体驱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同时,兼顾城市综合发展异质性特征,注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钒  关伟  王利  杜鹏 《海洋经济》2020,10(6):50-61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完善海洋中心城市概念内涵,从海洋经济、海洋航运、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科研等角度总结相关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建设经验。结果表明,虽然部分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已经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对海洋中心城市进行案例分析和规划研究,但目前对海洋中心城市尚无准确概念和定义,多为定性的社科类研究,缺乏相关定量指标体系,整体性、综合性、交叉性学术研究较少。未来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应结合国内外海洋中心城市发展情况,根据当地实际发展需要开展实证研究,逐步完善海洋中心城市基本概念和指标体系,进而为其他地区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一敏 《大陆桥视野》2016,(12):333-333
2014年8月南宁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广西跨境电子商务迈入新时代。作为有机衔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前沿,广西的对跨境电子商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研究广西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广西跨境电商在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管理及行政管理的理论出发,联系武汉及其周边中等城市的实际,对武汉中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联结及共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重庆市委、市府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渝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一翼”,以万州为区域中心,包括丰都、忠县、垫江、梁平、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等11个区县,具有三峡库区的特殊性,是重庆市产业发展最薄弱,就业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之一。本文以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万州为例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北京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集聚区和最先进的经济核心地带,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迅速高速发展相比,“大北京”无论在区域发展的意识还是区域发展的行动上,都还远远不够。面对“大北京”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对我国三大经济圈进行比较研究,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找出制约大北京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未来发展中的优势、劣势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探求一些解决“大北京”地区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以期为谋求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表明,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大做强兰州这个中心城市;基于“大视野”,构筑“大产业”,形成“大市场”,建设“大都市”,完善“大交通”,打造“大中心”是将“大兰州”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作用”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城市发展为龙头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现综合整理如下: 一.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 研讨会认为,应确立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智能化发展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且已成为研究城市问题的热点,许多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付诸实践。然而,针对我国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城市类型的专项评价研究更少。城市规模、定位、特点和发展阶段不同,其智能化发展模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也会有所不同。在分析城市智能化发展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包含城市智能发展支撑能力、智能发展现状水平和智能发展核心动力三大系统的国家中心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丰富城市智能化发展理论体系,提高城市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智能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与"空间关联度—腹地"法,结合黑龙江省城市空间分布情况,以2006、2010和2015年为时间节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界定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传统方法界定出的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多集中在西南和东部地区,北部地区缺少地方中心城市。而"空间关联度—腹地"法充分考虑了地方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的均衡性,更适合黑龙江省中心城市的界定。最后选出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芬河和北安。通过比较各市(县)的综合实力排名,得出以上黑龙江省八个地方中心城市中,黑河和北安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虽然八个地方中心城市在其腹地内综合实力最强,但除了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以外,其他地方中心城市在其腹地内的核心地位不突出。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腹地内,城市类型多,存在的问题复杂多样,因此发展战略要因地制宜。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应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的服务职能,促进黑龙江省各市(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和全球化双重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全新发展时期。落后区域的中心城市在这一新的宏观背景之下,面临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落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与全球化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可以肯定落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与全球化相结合发展的问题可以决定其是能够追赶发达区域、发达城市;还是更加走向落后,甚至丧失中心城市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心性反映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的影响力,对于城市中心性的研究有助于找到合理的途径,发展和壮大中心城市,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和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辽宁省城市中心性研究的,利用区位商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城市中心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辽宁省各城市各行业区位商及各城市中心性综合得分.分析辽宁省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及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推进产业分工有助于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资源和要素流动,促进产业发展.研究广西各地级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及其变化,掌握广西在产业分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广西各市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对深入了解广西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及其同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发现:较全国而言,广西各地级城市间产业专业化程度并不高,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各地级城市产业结构与区域整体的相似程度呈减弱趋势,且呈现明显的趋异现象,各城市产业分工程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毛小平 《江南论坛》2002,(10):12-14
城市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生产力发展的集中表现。列宁曾经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更加高度聚集、相互依存的发展时期,“将是一个城市世纪”。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关键取决于城市综合能力的竞争。无锡能否形成整体竞争的新优势,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这也事关无锡发展大局、事关无锡地位形象、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可以说,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实现市委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亟待深化研究、着力推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吴伯增 《发展研究》2017,(11):60-62
城市发展依托“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培育发展大中心城市是世界城镇化进程的规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迈向特大城市、超特大城市的趋势在加强,尽快培育福建的大中心城市是当务之急,建议尽快把福州市培育成福建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涪陵,迎来了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比于前期的“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初级阶段,如今上升到“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实质阶段。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充实中心城市内涵,提升中心城市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涪陵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市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必须着力发展状大中心城市特别是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本栏目编发的这组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