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加州电力危机已经远离我们7年多了,当时我国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对美国加州电力危机思考分析更多的是电力市场规则的制定、构架的建设,而忽视了对电力危机发生的背景进行研究。近期国内外煤电领域遇到的新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换一个角度对美国加州电力危机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我国煤电政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州电力危机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0年6月到2001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爆发了空前的电力危机。电价上涨,电力需求猛增,出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短缺。以至于加州政府先后发出了“二级、三级电力紧张警戒”,实行分区停电的管制办法。在经济最强盛的美国,在经济及电力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加州,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电力紧张局面?这些很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一、加州的电力工业与电力改革 1.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前的状况 加州在电力体制改革前的电力工业是垂直垄断经营的。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是美国能源部和加州能源委员会;电力管制部门是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美国加州电力市场,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加州电力危机发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现状,对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夏天起,美国加州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缺电现象。由于严重缺电,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干扰,有时甚至陷于瘫痪状态。进入2001年后,由于该州的电力需求增速仍高于电力供应增速,电力供应情况继续恶化,在2001年的头几个月中,加州的居民一直在饱受三级停电警告之苦,全州个同地区轮流拉闸停电。随着炎热的夏天的到来,加州的电力危机将更加恶化,大面积拉闸停电局面已在所难免。加州的电力危机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究竟走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危机?它对正在全世  相似文献   

5.
美国加尼福利亚州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电力危机,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电力行业的普遍关注。这不仅仅因为电力危机发生在世界第一电力大国,也不仅仅因为加州作为硅谷所在地,对全球新技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更因为作为电力工业自由化改革允锋的加州,曾是许多国家电力改革的榜样。加州电力危机的出现,不仅令美国其它州的电力改革进程发生变化,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电力管理部门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这次加州电力危机来看,电网建设的问题尽管反映得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自解除管制、引入竞争机制后,加州电力公司由于市场规则的不确定性和被严格管制的低投资回报,几乎都不愿意投资新建电网。另外,由于担心高压线的辐射作用,公众对电网一直有抵触情绪。实际上这次加州电力危机中,输电“瓶颈”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因此电力市场化改革后国家仍然应作为电网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保持对电网经营管理、建  相似文献   

7.
从供求关系看,此次加州电力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力供不应求,在电力市场中形成了完全的卖方市场。近年来加州经济长足增长,用电需求不断扩大,然而近十年来加州却没有新建一座电厂,且55%的现有电厂服役期已超过30年,这使其发电能力大打折扣,造  相似文献   

8.
国际电力市场解读与我国电力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国电力市场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为例,与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危机作对比,分析了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并由此提出了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在竞争、监管与垄断、电力规划、电价机制、电力投融资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电力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再造过程,特别是1996年后联邦能源署在全美数大供电区放开电价管制以后,美国电力市场出现了诸多始料不及的风险和动荡,直接影响和危及了许多经济区域的电力安全,2001年发生的加州电力危机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剖析加州电力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政策根源及其对电力政策调整的含义,对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顺利推进也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电力管制放松后,作为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公用事业公司和其他类型的电力公司,在电价放开的新环境中,为应对不同以往的战略决策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以及财务信用风险,已经并将继续付出高昂的学习代价。  相似文献   

10.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属性。如果按照产品的有用性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目标来探讨电力体制改革,不可能找到合理的模式,要按照价值运动的规律,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我们都把美国加州发生电力危机看作一个教训,其实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世纪之交的美国正处在一个重新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过程中,这次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美国认识政府和市场关系中有一个方面认识得不充分,措施有误。美国人过去一直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