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上流距润扬长江大桥约66公里,下游距江阴长江大桥约57公里,北接泰州市,南连镇江市和常州市,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相交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的汤庄枢纽,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全长约62公里。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三塔两跨连续钢箱悬索桥,采用中、边塔等高索塔,中索塔为钢结构,边索塔为混凝土结构。主桥跨度布置为390+1080+1080+390(米)的对称结构。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中跨江主桥为世界首座三塔双跨特大跨径钢悬索桥,主桥及夹江桥全长9726公里,桥面宽33米。泰州大桥两个主跨的跨径均为1080米,两根主缆横向间距为34.8米。吊索桥桥向标准间距为16米。加劲梁为扁平钢箱梁结构,中心线处梁高3.5米,加劲梁全宽391米。主桥通航净空高度不小于50米,净宽不小于760米,能满足5万吨级货轮的通航需要。夹江桥通航净高不小于18米,净宽不小于100米。大桥锚体为大体积混凝  相似文献   

2.
<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泰州大桥")位于江苏省泰州与镇江、常州市之间,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11座公路过江通道之一。泰州大桥全长62.088公里,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工程起点为宁通高速公路宣堡枢纽,在永安洲镇跨越长江,向西于扬中小泡沙跨越夹江,经镇江姚桥镇进入常州境内,止于沪宁高速公路汤庄枢纽。泰州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起点至大港枢纽段27629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大港枢纽至项目终点段34.459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全线设泰州大桥北、高港、扬中、泰州大桥南、镇江新区东、丹阳新桥、孟  相似文献   

3.
<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泰州大桥")位于江苏省泰州与镇江、常州市之间,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1 1座公路过江通道之一。泰州大桥全长62.088公里,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工程起点为宁通高速公路宣堡枢纽,在永安洲镇跨越长江,向西于扬中小泡沙跨越夹江,经镇江姚桥镇进入常州境内,止于沪宁高速公路汤庄枢纽。其中主桥采用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为世界首创。泰州大桥机电工程是保障大桥安全、确保运营高效、提供维护便利的重要设施。结合专业情况及泰州大桥实际,泰州大桥机电工程共划分为8个施工标段,分别为:塔内电梯、结构除湿、通信监控、收费系统、主桥供配电、景观照明、道路照明、结构监测等。跨江大桥段预留预埋主要内容包括:1、塔锚内设备基础;2、进、出混凝土塔锚缆线管道,结构内各区域沟  相似文献   

4.
<正>泰州大桥位于江苏泰州与镇江、常州市之间,全长62.088公里,其中,跨江主桥及夹江桥全长9.726公里,桥面宽33米。跨江主桥采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系世界首创。中塔采用纵向人字形、横向门式框架型钢塔,其大节段制造和安装技术的使用在国内尚属首次。泰州大桥LED照明工程,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建筑轮廓照明工程。其简约的工程设计风格,长距离的DMX单点控制,长江桥梁环境对灯具的特殊要求,标准化的灯具电源、散热、分光分色设计,为类似的大型建筑轮廓照明树立了一个简约、高可靠性、易于维护的工程范例。  相似文献   

5.
<正>概述泰州大桥上游距润扬长江大桥约66公里,下游距江阴长江大桥约57公里,北接泰州市,南联镇江市和常州市。路线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交叉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的汤庄枢纽,全长约62公里。其中,跨江主桥及夹江桥全长9.726公里,桥面宽33米。跨江主桥采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系世界首创。项目主体建设技术标准为:项目起点(宣堡枢纽)-大港枢纽,道路等级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大港枢纽-项目终点(汤庄枢纽),道路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八车道预留),设计速度为120km/h。照明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泰州长江大桥道路照明由南北引桥、主桥、夹江桥的道路照明、雾灯照明及扬中路基段道路照明组成,全长约12公里。在工程建设初期,根据《公路照明技术条件》,对泰州大桥道路照明进行设计并实施基础设施的预留预埋工作,具体为:灯杆间距32米,均布在主桥的中分带处,这些都是建立在以高压钠灯为照明光源的基础上(主桥段400W高压钠灯,其余为250W)。见图1。随着国家大力推广绿色节能产品,新型节能环保照明产品LED道路灯具由研发逐步推向市场,为实现绿色照明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泰州大桥全长62.088公里,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中跨江主桥及夹江桥全长9.726公里,桥面宽33米。跨江主桥采用跨径2×1080米的双主跨悬索桥桥型方案,该桥型在特大跨径桥梁中为世界第一、全球首创。泰州大桥的建成通车,创造了五项世界纪录,代表了江苏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其营运管理也必然要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的发展,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网络化、一体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泰州大桥作为最新建成的高速公路桥梁,在营运管理上采用了多种信息技术,主要有:联网收费、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征收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高速公路通信传输骨干网、内线电话接入(通信联网)、调度指  相似文献   

8.
<正>泰州长江大桥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和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11座公路过江通道之一。泰州长江大桥主要为长江两岸泰州、常州、镇江之间的区域交通服务,并兼有沟通南京、南通之间东西向交通的功能。北接宁通高速公路泰州宣堡镇西,南至沪宁高速公路汤庄枢纽。泰州大桥共设置2个半幅主线站和6个匝道枢纽收费站,从北至南分别为:泰州大桥北主线、高港、扬中、泰州大桥南主线、镇江新区东、丹阳新桥、孟河、春江收费站。  相似文献   

9.
<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和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位于长江江苏江段的中部,直接连接着北京至上海、上海至西安和上海至成都三条国家高速公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中起着重要的联络和辅助作用。泰州长江大桥工程全长62.088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江苏泰州长江大桥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是世界上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泰州长江大桥工程全长62.088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跨江大桥采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双跨钢箱梁悬索桥,是世界上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泰州大桥上游距润扬长江大桥约66公里,下游距江阴长江大桥约57公里,直接连接着北京至上海、上海至西安和上海至成都等三条国家高速公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的高速公路网络中起着重要的联络和辅助作用。整个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沿线设有宣堡枢纽、桥北主线收费站、永安洲互通收费站、扬中互通收费站、桥南主线收费站、姚桥互通收费站、大港枢纽、新桥互通收费站、小黄山服务区、孟河互通收费站、春江互通收费站等设施,用电负荷的特点是用电点较分散,而且项目横跨泰州市、镇江市和常州市三个地方,涉及三个地方供电部门,各个供电部门对供配电设计要求又有区别,这对项目的供配电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项目的供  相似文献   

11.
<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泰州大桥)北接泰州市,南联镇江市和常州市。路线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交叉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的汤庄枢纽,全长约61.983公里。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S39段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5米;S35段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35米。全线设有互通立交9座(宣堡枢纽、高潜互通、扬中互通、镇江新区东互通、大港枢纽、丹阳新桥互通、孟河互通、春江互通、汤庄枢纽),服务区1座(小黄山服务区)。  相似文献   

12.
本项目起点位于长江北岸宁通高速公路横梁镇东侧的横梁互通,向南经红光村东、红山窑东、龙袍镇西,于石埠桥附近跨越长江,在栖霞区跨越京沪铁路和九乡河,再向南沿九乡河以东,按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预留通道布线,经仙林大学城西,止于路线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规划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本次设计范围为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及南、北接线,全长28996公里,其中桥区5.448公里,北接线13.083公里,南接线10.465公里.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位于长江江苏南京区段内,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0公里处,距长江入海口约320公里,行政区划属南京市栖霞区和六合区,是南京市绕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起点位于长江北岸宁通高速公路横梁镇东侧的横梁互通,向南经红光村东、红山窑东、龙袍镇西,于石埠桥附近跨越长江,在栖霞区跨越京沪铁路和九乡河,再向南沿九乡河以东,按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预留通道布线,经仙林大学城西,止于路线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规划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本次设计范围为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及南、北接线,全长28976公里,其中桥区5448公里,北接线13.063公里,南接线10465公里。此次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中采用了华鼎恒业SIVX智能增强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之一,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和重要组成部分。大桥起于六合区横梁镇以东与宁通高速公路相交处,经龙袍镇跨越长江,与对岸石埠桥连接,止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在建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段,全长28.996公里。其中,主桥采用,576.2+1418+481.8=2476米双塔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引桥及接线桥主要结构型式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全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主桥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两岸接线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大桥于2008年1月6号开工,2012年12月建成通车。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20071336号文)和《南京市长江公路桥梁隧道管理办法》(南京市人民政府令[2005]第242号令)的要求,需要对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跨江主桥、南北引桥和接线桥梁等构造物进行周期性检查,掌握其桥梁技术状况,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泰州大桥北接泰州市,南联镇江市和常州市。本项目路线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相交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的汤庄枢纽,全长约62公里。项目沿线设有宣堡枢纽、永安洲互通、桥北主线收费站、扬中互通、桥南主线收费站、姚桥互通、大港枢纽、新桥互通、小黄山服务区、春江互通、安家互通等设施。主桥采用6KV中压电能传输系统为所有机电设备供配电,除永安洲互通由大桥开闭所提供两条10KV线路供电外,其余均为一条10KV线路和一台柴油发电机为备用线路供电。泰州长江大桥供配电工程是一个牵涉到不同行业、部门、单位之间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是一个纷繁复杂、受一定时间和特殊环境限制的施工过程。选用成熟的供配电方案是供配电工程成功实施的主要体现,而合理安排供配电工程主要施工环节时序,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保证桥梁结构安全,泰州大桥在主桥段设置了较为完善的限载设施,全面杜绝了超重车辆驶入大桥,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桥限载设施的设置情况,为大跨径桥梁的超限治理提供相关参照。概述泰州大桥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交叉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的汤庄枢纽,全长约61983公里,跨江大桥采用三塔悬索结构,两个主跨1080m,总长6820m。项目沿线设有宣堡枢纽、永安洲互通、姚桥互通、大港枢纽、新桥互通、春江互通、孟河服务区、安家互通、汤庄枢纽等设施。  相似文献   

17.
<正>泰州大桥上游距润扬长江大桥约66km,下游距江阴长江大桥约57km,北接泰州市,南联镇江市和常州市。路线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交叉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的汤庄枢纽,全长约61.983公里。泰州大桥的建设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沿江开发,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苏中地区与苏南的融合,促进两岸联动开发以及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主体建设技术标准如表。  相似文献   

18.
润扬大桥北起扬州、横跨江心世业洲、南达镇江,全长35.66公里,总投资58亿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两座大跨径桥梁组合而成的特大型桥梁.  相似文献   

19.
<正>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位于长江江苏南京区段内,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0km处,距长江入海口约320krn,行政区划属南京市栖霞区和六合区,是南京市绕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长江北岸宁通高速公路横梁镇东侧的横梁互通,向南经红光村东、红山窑东、龙袍镇西,于石埠桥附近跨越长江,在栖霞区跨越京沪铁路和九乡河,再向南沿九乡河以东,按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预留通道布线,经仙林大学城西,止于路线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规划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路线全长28.996Km,为平原微丘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主、引桥采用100Km/h,接线段120Km/h,路基宽度345m;全线设有互通立交4处,服务区1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包括主、引桥及南、北接线工程:其中主桥为2476m的双塔三跨悬索桥,主跨1418m,北引桥长  相似文献   

20.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起扬州、横跨江心世业洲、南达镇江,全长35.66公里,总投资58亿元,是迄今我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的现代化公路桥梁,也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两座大跨径桥梁组合而成的特大型桥梁.润扬大桥下属6个收费站,对收费站采用了大站带小站的管理模式,6个站分别由镇江收费管理站及扬州收费管理站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