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树立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口调控.,突出人口均衡、建立奖励扶助制度、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完善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加强计划生育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积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地区经济建设打造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本文从加强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体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解决农村棘手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已经超过106的警戒线,近十几年来婴儿出生性别比过高的趋势有进一步加剧的倾向。拟从影响人口性别比的三个方面即婴儿出生性别比、两性保存几率的差异和人口迁移,特别是婴儿出生性别比方面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形成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一直是人口研究和性别研究中广受关注的问题。在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现状、出生性别比失衡原因、出生性别比失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根源的再认识,即出生性别比失衡和生育率下降存在着某种联系。当一个国家生育率下降速度过快,且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就会出现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之间的矛盾激化,这种矛盾的激化最终形成了质量换数量的生育行为,从而造成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与否,不仅直接决定着人口再生产的速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本文以广西农村人口性别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生人口性别比发展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观点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注意人口安全等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新的课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有效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和创新教育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它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大工程,关系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7.
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值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陕西出生人口性别比显著高于正常值,且有加剧趋势。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8.
人口转型是河南省跨世纪发展最基本的特征,但河南人口总量仍呈增长态势,低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人口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今后,应进一步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人口管理的政策导向,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改进养老保险体制,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河南省人口的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但在贯彻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空粱”家庭的养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我国养老保阵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把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阵制度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结合,适度调整现行的生育政策,是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持续偏高的现象,我国目前公布的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准确性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最新的公民身份信息数据、历年全国在校小学生人数统计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等几组不同来源的出生性别比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相互比对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低年龄组女孩漏报、瞒报的原因,我国目前公布的人口出生性别比略有夸大,但是从程度上而言夸大不多,大概在2-3个百分点左右。即使扣除了这2-3个百分点的影响,我国的出生性别比水平依然严重偏高,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是毛泽东在1956年前后所创造的一个新词汇,意指计划经济中与政府生产计划相联系的家庭生育计划。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计划生育常常在两种含义上被使用,一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渐盛行的避孕和节制生育,二是指目前我国实行的政府根据计划或政策向各个家庭分配生育指标的现行计划生育制度。共和国60年的计划生育恰好可以按照这两种不同含义划分为前后两个30年,第一个30年即1949—1979年,是我国逐步建立和强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新生政权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的避孕和节育要求当作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和民主权利,积极调整和改变传统的相关限制性的规定,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国家公开倡导和支持的避孕和节制生育制度。第二个30年即1979-2009年,是党和政府开始反省并摸索改革和改变计划体制,寻求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本来是计划经济体制内在性的因素决定无法实现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人们却受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从束缩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以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急于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希望尽快把人口增长速度降下来的思想支配下,人们继续沿着计划经济的思维并进一步强化了毛泽东的计划生育的设想,要求居民生育必须符合计划,迅速建立起由政府决定居民生育行为的现行计划生育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财务风险防范、提高行政效能以及促进高校发展创新的需求。高校内部审计在工作认识、工作定位以及发展规划方面已相对滞后,今后还应适时转变职能定位,完善内审机构设置,提高内审人员自身素质,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才能保证内审工作质量,推动高校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测度及其变革的制度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发现,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同时,借鉴国际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经验,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屋拆迁,既关系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因而在拆迁过程中,必须给予被拆迁人合理补偿,对其进行妥善的安置。但在目前的城市房屋拆迁领域中,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的现状令人堪忧。房屋拆迁管理制度不完善、拆迁补偿标准过低等都是造成被拆迁人利益受到损害的原因。只有建立房屋拆迁价格评估制度,完善我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人口增长性压力逐步降低,但与此同时流动性压力不断增大,并逐渐取代增长性压力而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农村人口流动不但对计划生育工作,而且对社会稳定;不但对城市发展,而且对农村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压力。优化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化解人口流动性压力的基础。要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模式为目标,以育龄人口为重点,创新管理模式和政策机制,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年城乡新增就业人数,大致维持在700万左右,就业人口增长率保持在1%左右。从1999年到2004年,就业岗位缺口有逐步增加之势。城镇正规就业人员的比重下降,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加强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增加,超过了4%的自然失业率,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总体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国家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以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17.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而小城镇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则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人口知识化及城市化的互动作用。为了使农村城镇化有质的飞跃,必须以工业理念管理现代农业,以园区管理理念整合农村工业,以育人理念提高人口素质,以城市管理理念提升城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的分析研究,认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好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又是资源、环境问题的诱发点,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