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年1季度-2007年4季度管理层盈余预告样本数据,检验了盈余预告消息性质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精确性、及时性及态度倾向选择的影响。检验的结果表明:管理层对消息性质为好消息的盈余预告比坏消息的选择了更为精确的预告方式;而对坏消息的盈余预告态度倾向于欠悲观或相对乐观。实证结果说明,管理层在对不同性质消息的盈余预告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操控性披露选择。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是代替股东监督管理层的主要机构,根据管理层的能力、努力程度和业绩作出监督决策。但在实际监督中,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影响监督决策强度,进而影响业绩。文章由不确定性理论研究出发,通过对2011年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分析,用直接监督行为(董事会次数)和监督结果(高管薪酬、盈余管理)以及ROA作为被解释变量,从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不确定性两方面考察不确定性条件下董事会监督管理层的行为以及对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团队异质性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与业绩负相关;业务复杂性和规模与高管薪酬和业绩负相关;独立董事构成对监督和业绩影响不显著。而董事会会议和盈余管理与这些变量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此外,财务危机导致的不确定性对监督强度和业绩都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体说来,不确定性弱化了监督强度,与业绩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各种缺陷常常会引起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连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无疑对公司盈余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以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内部人控制理论为理论指导,选取2011—2012年上交所 A 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初始样本,利用截面修正的 Jones 模型来计算盈余管理程度的大小,分析检验高管层实施盈余管理程度,并建立相关模型研究其与董事会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比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和董事会会议次数等一系列董事会特征因素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具体而言:(1)董事会规模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2)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和董事会会议次数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笛 《商业科技》2014,(17):93-93
董事会是公司管理层的核心,而董事会规模及其独立性是董事会特征的关键方面,本文经实证分析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不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Jones模型计算出可操纵盈余,并以之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验证了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内外部审计机制并没有发挥保护股东的作用,管理层持股比例、两职分离与否、债务治理机制、独立董事比例以及法律环境对盈余管理程度并无显著影响。在划分为正负盈余管理的基础上,发现了第一大股东存在显著的掠夺动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2007年188家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初步检验了不同行业及董事会治理结构的三个因素即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科学、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较高的公司,其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就比较高,而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并没有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地缘关系角度对董事会决策进行研究,认为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总部同处一地,与CEO及其他高管易于形成亲密关系,更有获得企业软性信息的优势。本地独立董事这种信息优势会影响到董事会的决策效果,尤其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会有较大价值。本文运用A股上市公司2006~2010年数据研究独立董事地缘关系对董事会决策的影响,发现本地独立董事数量的增加对企业并购规模和并购频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国有企业本地独立董事与企业并购决策的关系更加显著,表明国有企业的本地独立董事发挥信息优势,显著影响了董事会决策,在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并购冲动的情形下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有企业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独立董事获得更多信息是有效治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兰玉杰  王春凤 《财贸研究》2010,21(6):129-132
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董事会规模、董事薪酬与董事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积极作用;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与董事变更对公司绩效影响不显著;过多的董事会会议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投资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四方面特征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会议频率、董事会领导结构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过度投资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任梦 《商》2014,(29):154-154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银行债权监督与管理层激励、董事会治理间的互动效应。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对管理层激励和两职合一有影响,独立董事规模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负相关,从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持股比例的关系而言,高管持股比例越大,其与股东的刺益就越倾向于一致,则公司对监督的需求量就越小,从而独立董事的比例就可能越低。独立董事规模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从经理层激励机制内部路径图可以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管理层薪酬呈正相关。在实证研究模型上选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Panel Data模型检验了公司治理因素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国家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产品要素市场竞争程度、创新战略指标和私人收益指标与资本结构水平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频率和股权制衡度指数与资本结构水平正相关;法人股比例、总经理是否兼任董事长与资本结构水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经营者为了私人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主要从独立董事专业背景与盈余质量信息、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制度与盈余质量信息以及独立董事兼职数量与盈余质量信息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对策,加强其对盈余质量信息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4.
董事会结构特征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董事会结构的有效性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市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董事会规模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董事会结构特征中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最显著的因素;而董事会持股比例、两职合一的情况与独立董事数量和比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的关键不是独立不独立,而是其利益与股东的利益是不是一致。现在的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因为以下两个决策问题而失效。首先,由于不是决策风险的承担者,可能导致独立董事无法从股东的角度决策。其次。由于独立董事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在管理层隐藏信息的行动下,独立董事可能无法获取有效决策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16.
文雪莲  张华明  李君 《商业会计》2012,(15):109-110
本文以深市A股2008-2010年年报发布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董事会特征对发布年报更正公告的影响。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年报更正公告显著负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和未领薪董事比例与年报更正公告显著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董事持股比例与年报更正公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受托经营管理及公司战略发展负有监督责任,其治理监督职能主要通过董事会会议来实现。而独立董事制度是董事会制度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公司规范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信托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率,年度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法律规定和公司实践赋予独立董事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独立董事能否担当有效的监督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其中,"管理主导"(managerial hegemony)说便持消极态度。一、"管理主导"说的缘由"管理主导"说认为,不仅董事会成员(包括独立董事)由管理层推荐选拔,而且董事会决策需依赖管理层提供的信息进行,因而董事会很大程度上受管理层控制,成为"被拉拢的附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4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处置非流动资产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公司董事会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的目标,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董事会治理机制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开会次数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更强,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独立董事比例抑制盈余管理的功能优于民营上市公司,而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开会次数的监督功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以46家辽宁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董事会报告透明度因素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董事会报告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审计意见类型与董事会报告透明度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应该通过股票期权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激励他们积极治理公司,提高董事会报告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应适度提高持股比例,防止一股独大现象;同时减少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也会有助于提高董事会报告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