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锐 《资本市场》2012,(11):62-65
<正>自从2008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首次超过日本以来,中国在美国第一大债主的席位上已稳稳当当地坐了4年,尽管如此,在对全球主权债券的选择与配置上,中国政府对于美国国债依然情有独钟。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5月,中国已经连续两月增持美债,总计增持256亿美元,从而使得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余额  相似文献   

2.
数字     
《商周刊》2012,(11):14-14
147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截至2012年3月底的世界各国及地区持有美国国债的状况。3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11699亿美元,是世界各国及地区中最高的,超过2月的11552亿美元,环比增持147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美经贸关系始终是全球经济的热点问题。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一直以美元资产为主,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占比高达70%。美国国债的自身优势也使之成为中国外汇管理的重点选择,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远飞 《经济师》2011,(11):71-72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评级。作为美债的最大持有国,我国舆论近期透露出一股对在美资产安全的忧虑。近年来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文章将从美国国债的概念、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历史与现状、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利与弊等方面,对社会舆论的种种疑虑做一个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沈刚 《经济》2011,(9):32-33
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万亿美元,较4月底增持73亿美元,约占其总债务的8%。美债危机发生以后,作为持有上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很多人担心我国持有的外汇资产缩水,甚至担忧由此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始终保持着高额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因此,面对美元贬值、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强对美国国债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成因,主张现阶段中国应在保持一定量美国国债的基础之上,适量减持美国国债,并针对控制和规避美国国债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导致公共债务日益膨胀,已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13年1月末,我国累计持有美国国债1.26万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国债能否按期偿还、偿付能力如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长期看,持续走低的经济增长率和上升趋势明显的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无疑会使美国国债的偿付能力不足。针对美国国债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国应有所警惕,从更深的层次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不仅时间上不同步,出现错配,而且经济波动的特点也不相同,中国是“决起缓落型”,美国是“缓起快落型”.中美经济周期错配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所致.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错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把握中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配的特点,根据中美经济发展的现实,制定相应的反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很大比重集中在美国国债上,金融危机以来,随着美元兑主要关键货币的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会大规模缩水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假设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和中国转而投资欧洲债券两个方面分析其利弊,并提出我国增持美国国债所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志民 《经济师》2000,(4):87-88
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随着世界政治与安全格局的变化 ,西方大国关系中经济利益因素明显加强 ,政治凝聚力不断减弱 ,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相对下降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主宰世界事务的能力 ,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 ,使得美国与日本、欧洲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愈演愈烈。美国要想在一体化、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中 ,重新树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显然首先要加固其已削弱的经济基础 ,而这需要充分利用目前美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地位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金融和投资 ,把这种实力优势变成现实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进入与退出的步骤和次序,系统概括了量化宽松影响美国债券收益率的机制,全面评估了量化宽松退出影响美元资产和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渠道。提出了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政策建议。其量化宽松退出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产生正负双重效应,负向冲击体现为中国持有的长期美国债券价格因收益率上升而下跌,正面效应表现为美元升值与美国股票和不动产的潜在上涨动力增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重点,不是削减美元资产比例,而是调整美元资产结构,减持剩余存续期较长的美国国债,适当增持美国的较短期国债、股票、企业债券和不动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美国全国商会共同主办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双方专家认为,中美两国正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双向投资潜力巨大;加强中美投资合作,不仅促进两国经济增长,也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中方代表认为,目前,中美双向投资规模很小,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面临市场开放不足、技术出口管制、安全审查不透明,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偏见等诸多障碍。美方代表认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遇阻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了解。中美两国应共同努力,加强沟通联系,改善各自投资环境,为双方企业相互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巨额外汇:买美国国债还是买美国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经济前沿》2006,(5):56-60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余额2005年底达到创记录的近5000亿美元,形成一个悖论: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中国资本输出路线图:居民把钱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用部分存款购买央行票据,央行则用这些钱买美国国债。中国高储蓄率、高额外贸增长,在持续补贴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的福利。其实,购买美国国债具有风险低、分散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好处,但收益率偏低。理性的做法是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买美国国债,同时鼓励企业并购美国企业,但具体什么时候买,买什么企业,由企业说了算。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6):F0002-F0002
第一财经日报12月16日讯:一年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量首现单月零增长。昨日,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10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989亿美元,总量与9月持平,继续居各国之首: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美国国内存在一系列影响中美经贸合作的片面认识和消极因素,如认为"中国贸易只惠己"、"中国对美出口剥夺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对美国企业关闭市场"、"人民币汇率导致美中贸易逆差"等.从美国国内政治角度看,这些消极因素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政治博弈的根源;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有其遏制中国的意图.应正确分析影响中美经贸合作的消极因素,以便理性应对,推动中美经贸合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日益增多,过多的外汇储备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持有外汇机会成本的增加,本文旨在说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必要性,让大多数人能够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在美元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然选择持有大量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外汇储备很大比重集中在美国国债上,金融危机以来,随着美元等关键货币的贬值,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持。截止2011年九月底,我国有近3.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1.2亿美元美国国债,再次突破历史新高,这引起了理论界极大的关注。本文试对我国增持美国国债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在资源条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消费水平等要素禀赋结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维持中美两国健康、和谐、稳定的经贸关系至关重要,是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然而。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本文针对贸易摩擦的深层次根源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多层次原因进行阐述,从而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锐 《资本市场》2012,(8):71-72
<正>在2011财政年度海外投资者增持日本国债份额抵至历史新高之后,进入2012年以来国际资本对日债的钟情程度还在节节攀高。据日本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外国投资者共持有0.963万亿美元的日本国债,较一年前增长23%,比2011年末增加1.2%。同时,日本央行预测,未来一年内外资仍然将继续增加日本国债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