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敏 《农民科技培训》2012,(7):19+36-19,36
目前,大力发展沼气建设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沼气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沼液和沼渣,如何引导农民正确使用沼液和沼渣是科技人员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表明,同等肥水管理条件下,在温室蔬菜中应用沼渣、沼液与不应用沼渣、沼液蔬菜相比较,黄瓜、番茄、西葫芦平均增产13.35%,施用沼肥的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大大提高了温室蔬菜的经济效益。现将温室沼肥施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04,(12):22
沼肥是沼气发酵后的剩余物,如沼渣和沼液,是一种营养丰富,迟速效兼备的肥料。在柑桔上施用沼肥,可使柑桔甜度提高0.5~1度.增产10%~30%。定植1~2年的柑桔幼树,每株年施沼液100公斤或根部沟施沼渣50公斤。春、夏、秋三梢肥应重施,每株施沼渣10公斤,另辅以适量磷、钾肥。3~5年试果和初挂果树,每年重点施好3次肥,1、花前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5%,每株施沼渣25公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09,(8):47-47
与有机肥料相比,化学肥料所含养分较高,由于有效成分含量高,因而体积小,运输和施用都较方便,但一次用量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肥料和农产品的损失;除少数品种外,化肥大多易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是速效性肥料,但易潮解结成硬块,引起养分的损失或施用的不便;同时有的化肥所含副成分对土壤和作物可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有的化肥如硫酸铵在作物生长期单独使用可造成土壤板结;另外,施化肥过多还可能导致环境的污染。所以施用化肥,要根据化肥性质,结合其他作物生长条件如气候、土壤等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4.
一、沼肥作肥料 1.作底肥。由于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类物质,因而应用沼渣作底肥不仅能使作物增产,长期使用,还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容重下降,团粒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5.
赵敏 《农家之友》2003,(9):25-25
化肥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的好处有以下四点。一、可以提高肥效如过磷酸钙、微量元素等肥料,施入土壤后被土壤固定而失效。和有机肥混合用,由于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了养分的固定,有机肥又可提高磷矿石的溶解度,在水田条件下更好。又如许多化肥与有机肥混合后,化肥可以被有机肥料吸收保蓄,减少流失。此外,化肥掺有机肥料还可以促进有机肥腐熟,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6.
许多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基本不考虑耕地土壤酸碱性,也不考虑化肥的酸碱性,只考虑化肥的养分含量和氮磷钾养分配比,导致施肥效果不佳。其实,掌握肥料的酸碱性,对合理施肥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有些化肥施用于蔬菜后,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与产量,但有些化肥施用于蔬菜后,虽能提高产量,却会对蔬菜产生污染,引起食用者中毒。  相似文献   

8.
一、沼肥作肥料 1.作底肥.由于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类物质,因而应用沼渣作底肥不仅能使作物增产,长期使用,还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容重下降,团粒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9.
一、农作物→食用菌→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收获食用菌后的菌渣还田作肥料。二、农作物→食用菌→沼气→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菌生产沼气;沼水沼渣还田作肥料。三、农作物→食用菌→猪→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菌渣加工成菌糠饲料养猪;猪粪还田作肥料。四、农作物→食用菌→猪→沼气→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菌糠饲料养猪;猪粪生产沼气;沼水沼渣还田作肥料。五、农作物→食用菌→鸡→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菌糠饲料养鸡;鸡粪还田作肥料。六、农作物→食用菌→蚯蚓→鸡→农作物即用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
李荣刚 《农家之友》2009,(15):I0020-I0020
利用沼渣养殖黄鳝,沼渣中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可供鳝鱼直接食用,同时也能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为鳝鱼提供饵料,减少商品饵料的投放,节约养殖成本。沼渣是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的,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卵绝大部分被杀灭,为此用沼渣作饵料喂养黄鳝能有效地防止鳝鱼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近来大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老菜田逐渐减少,新菜田不断扩大,蔬菜施肥的种类和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地区有机肥料施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却日益增加,且品种单一,重氮肥轻磷肥、钾肥,化肥的利用率较低等现象。这些因素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缓冲性能力变差,蔬菜作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造成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现将蔬菜生产中肥料的施用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沼肥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在密封的嫌气条件下发酵制取沼气后而成的一种农家肥。由沼液和沼渣两部分组成。可分开施用。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13,(12):44-44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畜禽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粮、菜、林、果)”。其基本做法是,在养畜或养禽业的基础上,建立沼气池,将养殖业废弃物通过沼气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即将沼气作为养殖场照明和加热的能源,沼液、沼渣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于周边农田。增产增效情况:实行农牧循环生产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牧产品品质提升、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10,(2):33-33
尿素使用方便,肥效高,是园林养护管理者乐于使用的氮素化肥。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但如果施用不当,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而且还会引起“肥害”,危害植物。施用尿素有“八忌”。  相似文献   

15.
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化肥施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本文分析了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回归模型对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弹性及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化肥投入是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1978-2006年间化肥投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弹性值为0.20,贡献率达56.81%,是所有投入要素中贡献最大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一、安全高效施用"五不要" 1.不要出池后立即施用.沼肥一般应先在储粪池中存放5~7天后再施用.沼渣与磷肥按照10∶1的比例堆沤5~7天后再用效果更好. 2.不要不对水直接追施.沼肥要对水后施用,否则会使作物出现灼伤现象.所以沼肥作追肥时,要先对水,一般对水量为沼液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清晰识别生计分化对农户施用化肥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农户生计不断分化的现阶段化肥减量化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基于江西省9市19县(区) 1 421份农户调查问卷,在分析生计分化的农户化肥施用特征变化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分化对施用化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1)农户生计分化的化肥施用特征变化主要体现在化肥施用技术与认知特征、化肥用量依据及种类变化特征以及科学施肥激励措施特征3方面。(2)影响纯农户合理施用化肥的因素有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比重、家庭耕地经营规模;影响Ⅰ兼户合理施用化肥的因素有性别、家庭耕地经营规模、负面影响认知、土壤污染认知、种类变更;影响Ⅱ兼户合理施用化肥的因素有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比重、负面影响认知、种类变更。[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施肥宣传、技术推广、肥源替代以及引导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化肥施用水平可以从农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学三个角度进行衡量,但三者的衡量标准存在差异。本文在讨论和比较上述三种角度的化肥施用水平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获得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小麦数据资料为依据,重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成本最小化原理为基础,利用C-D函数对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化肥施用量进行测算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三省总化肥施用经济过量程度达到116.04%,氮肥、磷肥和钾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过量施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是危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黄河流域5省940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化、社会服务规模化、集中连片规模化、复合经营规模化四类规模经营模式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层面的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并非总是有利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二者间呈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中下游地区尤为如此,上游地区则不成立;社会服务规模化能够显著降低流域农户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且对上游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复合经营规模有利于带动上游地区农户的化肥减量施用,而对中下游地区农户减量施肥无显著影响;集中连片规模化在整个流域对农户减量施肥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政府应当针对黄河流域不同区段鼓励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化肥减量施用和流域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施果畜循环发展经济模式,可以满足苹果产区有机肥供应,为生产优质果品打下坚实基础。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必须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二是应大力推广"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三是防止由超量施用化肥变为不施用化肥问题的出现;四是要注意施肥方式方法改进;五是要配套推广果园沃土养根技术;六是要注意坚持长效培养果园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