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作为一个出口依赖型的国家,也未幸免于难。全球的经济衰退导致我国的出口几乎瘫痪,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从"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从2008年底,各地方政府就接连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对于发放消费券来拉动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众说纷纭。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发放消费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脆弱性强的行业,同时又是带动性强的行业,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发放旅游消费券的形式刺激旅游消费.而旅游消费券使用的地域性限制和高门槛以及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注重积累、重视有形产品消费等因素制约了旅游消费券的消费.  相似文献   

3.
康乐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8-29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自救"措施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向部分居民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经验不足。消费券能否拉动内需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消费券的效果如何?政府是否应该发放消费券?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认为:消费券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寄希望通过发放消费券这一近乎救济的方式来拉动内需的做法不是解决危机的治本之道。各级政府不宜把这种做法当作医治消费不振的灵丹妙药,而应努力在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解除消费者对于未来的后顾之忧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消费券发放是否能达到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使经济平稳发展之经济目的进行探讨。进而深入分析发放消费券的弊端以及不可行原因,主要包括消费券本身局限性;生命消费假说使消费券变储蓄;易产生替代效应;发放数额增加国家财政压力;是否具有变相货币嫌疑;日本实例考证消费券无效。最后本文提出拉动内需的政策建议,包括拉动内需从拉动投资内需入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免除民众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自救"措施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向部分居民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经验不足.消费券能否拉动内需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消费券的效果如何?政府是否应该发放消费券?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认为:消费券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寄希望通过发放消费券这一近乎救济的方式来拉动内需的做法不是解决危机的治本之道.各级政府不宜把这种做法当作医治消费不振的灵丹妙药,而应努力在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解除消费者对于未来的后顾之忧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魏玮  陈荣 《消费导刊》2010,(4):20-21,220
本文对时下所刮起的“消费券热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现行的消费券发放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对消费结构、体系、消费热点及目标人群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低收入的人群,虽然收入低,但消费倾向最强,购买能力却很低;中高收入人群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等个性化消费的需求。本文对不同目标人群的发放类型、发放时间、发放地点进行归类并提出建议,使“消费券”更好达到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倩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66-67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出口受到重创,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积极扩大内需显得尤为重要。成都、杭州等地方政府先后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与台湾地区全民发放消费券政策以及蒙代尔的中国万亿消费券建议相呼应,来满足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现实之需。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背景和现状,其次,利用相关数据和经济学原理从利弊两方面对消费券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发放消费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如何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话题。而消费券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无疑被寄予厚望,随着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实践,效果逐渐显现,争议也随之而来,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为此对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进行分析研究,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如何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话题。而消费券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无疑被寄予厚望,随着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实践,效果逐渐显现,争议也随之而来,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为此对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进行分析研究,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的战略有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旅游业和每一个战略都有直接关系,近十年旅游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它的战略性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和意义,以对加快发展旅游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海梅 《消费导刊》2009,(11):24-25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袭击全球,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国内旅游消费值得重视,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拉动性强;覆盖面广,消费层次多;消费潜力大,增长趋势猛。在经济危机中,旅游业还能发挥"口红效应",经济危机时对其的需求量不仅不会减少,相反还会增加。所以,本文认为应更加注重国内旅游市场,更加注重农村居民旅游市场,降低门票价格,让旅游业成为拉动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旅游消费券"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城市旅游谋求经济自救与拉动消费的一种新生营销手段。除了显性的经济价值外,研究旅游消费券在杭州发放所产生的休闲传播效果,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此次大规模城市营销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消费券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发放主体、发放对象与发放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消费券发放模式的利弊。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发放旅游消费券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消费券的弊端分析——基于金融和经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中国台湾、杭州、成都分别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其在短期内拉动消费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从金融和经济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存在弊端。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中国较早的在国内部分城市发放"消费券",这一政策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质疑.本文试图从中国国情来看"消费券"现象的积极影响和发展局限,并指出,"消费券"发放只有注重对发放对象和范围的研究,才能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旅游消费券发放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郑州市政府组织的旅游消费券发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申领周期过长、客源市场缺乏细分等问题。今后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协调职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便捷的申领方式,树立游客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构建合作共赢机制,注意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的有效结合,最终达到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08年以来,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的网上旅游市场进入缓慢发展期,为鼓励消费,国家的出境旅游政策不断开放,而旅游消费券的发放也同样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在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网上旅游代理商担当起重要的发放渠道,足以证明网络旅游代理商在我国整个旅游行业中地位的攀升.除此之外,网上旅游产业链日益丰富,各环节的新进入者增加,影响着整个网上旅游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国家采取发放消费券的政策措施来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我国很多地区也发放了消费券,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发行消费券的实践,指出我国消费券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杭州政府为了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初对广大市民发放了合约7亿元的消费券。这一政策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质疑。消费券可能产生乘数效应,带来数倍于消费券数额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可能产生替代效应,人们用消费券代替现金,对消费起不了促进作用。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杭州发放消费券对拉动消费需求的影响有限,并提出了杭州如何刺激消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200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但进一步扩大内需依然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专家学者建议中国应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之后,我国部分地区也发放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将就我国发放消费券的短期作用、长期影响和特殊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在我国发放消费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