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存在于股东-经营者、股东-债权人之间,其缺陷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文章对完善国有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在所难免,对于此种关系研究也相应层出不穷,组织理论认为,企业中存在着三种代理关系:(1)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委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内含的委托代理关系 现代企业在所有者、支配者和管理者之间发生了两次委托代理关系,一是所有者作为股东将资产委托给企业法人代表董事会,这是所有者与支配者之间的委托代理;二是董事会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这是支配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三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即管理者将资产的具体使用权委托给员工。现代企业就是建立在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问题有两类:一类是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面对的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涉及到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现代公司主要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经过对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认为: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假设条件--期望效用函数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不合理性,不具有可操作性.由此提出了龙格现象,设计了委托--代理区间化模型,并相应地提出了减小契约效力角,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趋于一致,增加公司价值的两种方法: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和加强独立董事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与传统公有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特征 ,分析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旨在为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的普遍存在,都让原本单一的委托代理关系演变为两类委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中小股东与其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从公司治理尤其是大股东控股权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着重论述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构建适宜的公司治理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一)国有商业银行较一般企业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 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所要协调的主要是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就是要消除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降低代理成本,保护股东及其他相关利害者的利益不受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的侵害.  相似文献   

8.
由于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在所难免,对于此种关系研究也相应层出不穷,组织理论认为,企业中存在着三种代理关系:(1)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3)企业与非投资的利害关系人(如雇员、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企业系列契约理论,将“委托人一代理人”的关系视为一种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而又假设契约的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理性的经济人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效用最大化,特别是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由于效用函数可能不完全一致而产生了某种冲突,这种冲突便是代理冲突。又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受托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一定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企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随着公司制企业的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公司治理与代理问题也随之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股权结构由分散趋于集中时,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正由外部股东与内部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向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转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缺失。名义上,四大银行均有国有银行,但是所有者缺位问题十分突出。由于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把国有银行当作行政机关对待,致使其不仅缺乏严格的董事会制,甚至连银行行长的任免亦缺少规范的委托—代理程序。因此,如无行政上的压力,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国有银行的资金风险和经济效益。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前中国政府已提出一项改革,拟用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把四大国有银行改造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商业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罗琦  孔维煜  李辉 《改革》2020,(5):108-121
现金股利发放反映了债权人、股东、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受到委托代理问题的影响。采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研究表明,发放现金股利可能会损害债权人利益,过度债务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小,而债务不足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基于管理者代理问题视角的研究发现,现金股利可以有效发挥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的作用,当管理者代理问题严重时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更大。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替代性的治理机制约束控股股东行为,当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严重时现金股利具有更高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的性质在于其是以经营才能方面的人力资本优势加入企业和约,实质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而董事和董事会拥有企业控制权时,他们都是企业的经理人,其与股东之间存在实质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作为经理人的独立董事也与股东之间存在代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只有解决好董事会、独立董事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独立董事制度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3.
投资活动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投资活动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从而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相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为了使企业的投资行为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率,避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别从股东-经理层、大股东-小股东和股东-债权人这三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分析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包括公众—政府、政府—高校、高校—项目组等委托代理关系。由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代理人问题,高校重申报轻建设,履行好代理职责的动机较弱,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基于监督成本考量,重评审轻监督。文章运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项目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本科高等教育项目的管理进行治理机制的探索,力求为思考项目管理问题提供另一个视角,进而提高"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管理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货币资本为中心提出来的,股东为企业的所有者,经理层以“代理者”的身份对企业进行日常经营管理。但由于二者根本利益的不一致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或“内部人”控制而损害股东的利益。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给予人力资本平等的产权地位,这尤其适用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后,物质资本投入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人力资本所有者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出现,人力资本的投入以企业所有权的形式确定下来,通过制度安排实现所有者的权益和权能。这将从根本上抑制代理问题的产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栾彦  田赫 《辽宁经济》2012,(2):50-55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网络团购交易中。作为"线上订购,线下消费"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商家、团购网站、消费者相互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了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引入政府机构的规制监管可以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及保障服务质量的作用,但政府与消费者、商家、团购网站的信息不对称又会使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本文旨在探讨团购行业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并通过分析现行规制的不足找到理顺委托—代理关系的途径,引导团购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德国的国有银行效率差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分别将中国和德国的国有银行与其国内的其他所有权类型银行的效率进行比较 ,并对委托代理机制的完善程度、银行市场竞争、银行所有权的转移、银行经理市场的竞争及金融市场结构等影响国有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了提高国有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有效的治理机制对投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委托代理的基础上将代理成本细分为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从这3个层面对会计稳健性与非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梳理、总结以及分析。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过度的关系较为明确,即稳健性可通过作用于3类不同代理成本来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以及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进而抑制投资过度,降低非效率投资。对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现有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19.
委托代理关系与独立董事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 《湖南经济》2001,(9):46-47
一、完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为何要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通常的议论和解释有二: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深入的分析需要解剖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我们研究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国家上市公司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是因为股权非常分散,以致没有一个股东能够对公司进行有效控制,结果自然是经理层“说了算”。我国上市公司则一般都有控制股东,其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来自国有股权主体的“虚置”,国有股权代表的“缺位”,国家作为最终所有者缺乏对上…  相似文献   

20.
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公司的两权分离,使得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二者之间必然有冲突。从股东对管理层的直接约束和间接约束两个新的角度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探讨,把约束与监督制度置于一个全新的框架内加以分析,以期完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