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通过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的欣赏教学的现状与要求之间的差距较大,笔者通过对梅州市区中小学音乐课欣赏教学的调查与访谈,发现了音乐欣赏教学的问题所在,针对欣赏教学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了欣赏教学的具体办法,同时也为高师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把弘扬民族民间音乐这一课题融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最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水准和鉴赏力,最终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培养人的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呢?  相似文献   

3.
兰世伟 《大众商务》2010,(10):164-164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这一教学模块之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这一教学模块之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高等学校里,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主要课程.如何通过适当的搭配教学,尽量让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课中都能欣赏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精品,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培养学生高品质的审美情趣,并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使学生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是高校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三个部分的欣赏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的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并且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和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了大胆尝试并改革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一直为学校所重视。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应从节奏练习中培养多声意识、在聆听欣赏中建立和声概念、在发声训练中形成声部层次、在无伴奏状态下训练合唱音准、在器乐辅助下优化教学手段.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相似文献   

8.
熊祎 《进展》2021,(2):77-79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仅仅是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学生的诉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器乐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使用器乐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近几年,我国多地推进器乐进课堂,把这些实用的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提升音乐素养。在各级各类音乐赛课、研究课中,也看到频繁使用各种器乐助推音乐课堂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兰霞 《进展》2021,(1):87-88
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欣赏的重点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怎么欣赏音乐。聚焦疑点、突破难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达成教学目标的两个重要环节。在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调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音乐素养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音乐方法,通过音乐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成果颇受关注。为了提升实际效果,音乐欣赏教学法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音乐欣赏教学法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良莠不齐。本文从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施情况入手,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教学困境、优化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进一步推动欣赏教学法的研究,为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欣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民歌改编成钢琴作品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一大特色,也是对民歌的一种传承和创新,对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改编钢琴作品风格,深入探讨了欣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体会和思想感悟。  相似文献   

12.
合唱指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合唱指挥者除了具备准确到位、娴熟的技能技巧外,还应当具备大方得体、表达恰当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既能让指挥者更好地来表达、表现音乐,也能让观众获得美的欣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诗歌朗读欣赏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诗歌朗读欣赏中要注意发掘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等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提高大学生审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开课,欣赏内容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学方法可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电视游戏、互联网、手机来销售歌曲,有助于复兴音乐产业。音乐一直不仅仅限于欣赏。人们跳舞,唱歌,并且最近,玩电子游戏都要伴着音乐,比如《劲舞革命》(Dance Dance Revolution),《吉他英雄》(Guitar Hero),《摇滚乐队》(Rock Band)。由于全球范围内音乐CD的销售下降,音乐界正努力寻找新法子赚钱,一些公司把赌注压在了游戏上,认为游戏是让消费者为音乐掏腰包的妙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历、作品及其风格,对正确理解斯特拉文斯基,欣赏他的音乐杰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绘画创作和欣赏中的模糊性是绘画作为艺术的必然存在方式,这一必然性不仅由被观照世界的模糊性、情感表现的模糊性、创作过程的模糊性所决定,更是由作品的召唤结构,以及审美感受、审美分析和审美表象的模糊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新智慧》2008,(10):98
大学毕业以后,刘源一直在一家知名的外企工作,有着让人羡慕的白领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尽管工作十分忙碌,但作为发烧友的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摆弄他的视听音响设备,品味音乐和欣赏外国大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创新和变革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与挑战。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们的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疫情期间,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应根据各课程的学科特点灵活改革教学模式,当前“互联网+教育”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发展,文章就音乐类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研究了教学实践方法,并希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既是手段又是目的.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复杂性.对其地位、欣赏内容、音乐欣赏与乐理基础的关系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标准等是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的四个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必将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