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诺斯等人的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制度创新的本质和演化规律进行了解析,得出结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是协会组织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农技协发展的成功案例进一步说明,以科技为支撑,以利益为纽带,依托实体经营的经济、技术合作并重的规范化运作模式,将成为农技协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与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军  盛军锋 《经济前沿》2002,(12):28-32
广东和香港地域相连、文化相通,两地历来保持着难以阻隔的正式和非正式经济合作与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以生产要素的资源互补、技术发展阶段差异、国际产业阶梯位置差异为基础,以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相应的资本北移珠江三角洲为契机,粤港产业合作走过了以“工业合作”为主体的辉煌经历,形成了成熟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但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原有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面临种种冲击,尤其是香港产业结构轻型化、科技含量低,产业国际竞争力趋弱,粤港旧的合作模式的基础逐渐削弱,因此,粤港急需在产业合作层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报业制度变迁的一个理论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提供了一个解释中国现代报业发展变迁的“两阶段论”基本理论框架,第一阶段即政府主导、以经营分配环节为制度变迁突破口的“财政成本拉动型”的强制性企业化;第二阶段是指报社主导、政府规制、以采编运作环节为制度变迁突破口的“市场利益推动型”诱致性市场化。本文暗示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未来中国报业必然要在政治-经济的双重角力下渐进式前行,相比于国有企业等经济制度的变革而言更为曲折与反复,但是报业的产权市场化进程对中国报业未来的发展影响可能较之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胡彬 《财经研究》2008,34(6):16-29
在苏南与温州地区,处于经济增长转型期的进取型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采取了学习“最佳实践”的制度策略。竞争与合作的制度学习动机,使两种发展模式在转变中出现了“趋同”现象。然而,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两种模式为协调全球化与本地化关系的制度学习实践却有着迥异的理性出发点,维护本地利益仍然是地方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的准则。当地区利益与区域利益相抵触时,这种边际创新意义上的制度学习效率就会下降。为摆脱“单边嵌入”中的“锁定效应”的影响,亟需从国家战略和区域行政治理模式创新的角度寻求经济区域化“系统嵌入”的制度平衡力量与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中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着国际规则制度的更新与变迁,发达国家主导了便于化国际规则,承担了较少的成本,获得了较多利益,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为争夺新全球化规则主导权和进入权而进行斗争。以科技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出了上游产业控制下游产业,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超级国际垄断资本挑战民族资本等特征,使原有的富国剥削穷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判断发生了变化,世界大规模战争的诱发因素被遏制,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成为新的国际不稳定因素。中国应正确评价自己的国际地位,正视经济全球化现实,参与国际合作,在新国际秩序规则构建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为中日经济技术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总是以建立从各自利益和需要出发的国际分工体系为基础的。就国际分工体系来说,由于中日两国政治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一时难以形成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但由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的提出,为中日经济技术合作找到了新的对接点。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电信业制度变迁历史沿革中国电信业改革进程与经济转型和制度转轨的“渐进式”改革进程相一致,是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实行电信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电信业的市场化,从而避免了在市场和制度环境尚不完善时进行“激进式”私有化改革可能造成的产业危机。中国电信业制度变迁沿着宏观和微观两条主线展开。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是一场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经济制度转变包括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的改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正式制度约束在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中固然起主导作用,但道德文化、社会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约束在制度演进中的巨大影响亦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制度变迁角度阐述农户对道德与经济利益取舍时关于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本文强调要大力发展和引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依靠农户间互相监督作用;其次,要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和诚信道德教育;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最后,需要加强对农产品销售中介组织的监管力度,以减少因中间流通环节的不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农产品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金融制度渐进变迁中的“政治银行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变迁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形式、广度、深度和时间路径完全取决于“政治人”和“经济人”的特定利益偏好结构及利益行为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因此,副主席认为政治银行家对政治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是对制度变迁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现象”与“浙江现象”本质差异在于体制变迁路径及其实施环境的不同。“贵州现象”的根源不仅在于体制创新差距,还在于其实施环境和条件的差距。贵州省体制改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变革的正式约束与滞后的非正式约束长期对抗,导致体制转换过程中“功能耗损”和“成本加大”。“浙江现象”的源动力来自于制度创新,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传统产权制度变革和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浙江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制度创新有效地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和利益分配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活力;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未能对农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固有的利益机制对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形成的路径依赖 ,而农村的制度环境、产权制度以及组织制度又是其利益机制形成的客观条件。摆脱路径依赖 ,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金融深化、增大制度创新供给 ,注意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式的渐进性和历史继承性 ,加强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创新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论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竞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通过运用企业的契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博弈论来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对抗性竞争走上了合作竞争的道路,是什么力量推动许多企业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竞争,以及经济效率,交易费用等发生了哪些变化。同时说明当前企业之间由对抗性竞争到合作竞争的转变,其实质是一个外部利润内在化的过程。通过这种制度变迁和创新,以增加“合作剩余”,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3.
走出路径依赖困境——跳跃性制度变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跳跃性制度变迁主要是针对路径依赖的特性来说的。路径依赖使得制度难以冲破历史约束,而跳跃性制度变迁则是相对于事物原有的发展趋势发生方向性改变,打破了原有的路径“锁定”而进入新的”路径槽”。由于方向的改变,变革呈现出一定的跳跃性或间断性。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与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上世纪80年代产生并蓬勃发展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政府和企业三者的共同需求诱致的一次新的制度变迁。由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变迁原因的理论解释,可以发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存在内外动力,而这也正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彭东生  董新春 《经济研究导刊》2013,(16):232-235,239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合作理论分析“校政行企”各利益主体合作办学的经济利益可行性,从而提出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从银行卡产业的运行机制看"银商纠纷"的制度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近来中国部分大城市先后出现的银商之间POS机刷卡手续费纠纷现象入手,探讨了银行卡产业的外部性与双边市场等经济特征,并在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运行机制基础上从中国银行卡组织的定位与职责、银行卡产业定价与利益分配机制的变迁及现行定价与利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剖析了银商纠纷形成的制度根源及相应的制度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顺畅运行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云南省应当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争取先行一步,超前实践”的精神,遵循“法制先行”的路径,大胆构建云南地方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性法律制度,从制度上和法律上确保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便利化和贸易的安全,促进投资自由和保障投资利益,维护环境和资源以持续发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8.
董瑞华 《时代经贸》2011,(2):138-140
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作为海洋经济的制度软件支撑,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发晨水平和发展速度。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研究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海洋产业之间的利益争夺才是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9.
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区域能源储量丰富,是正在崛起的中国能源新基地.由于“金三角”能源产业合作是各省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寻求利益交集的博弈过程,作为理性参与人的四省区会通过有效谈判达成强制性的合作协议,因此,本文采用合作博弈论的Shapley值这一概念对“金三角”能源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促进“金三角”能源产业合作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一个农业制度变迁模型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个农业制度变迁模型的再探讨王红玲(中南财经大学博士后)与已有的关于合作经济的规范理论不同,林毅夫(1988、1992、1994)开创性地将制度性变量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了一个关于农业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以下简称“林文”和“模型”),并用这一模型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