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5,(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2003年起国家陆续实施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推行,不仅促使农业更好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粮食增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粮食生产利益补偿财政政策,平衡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对农支出依存关系,文章以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理论依据为切入点,分析利益补偿的必要性和立足点,进而有效发挥政策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理性认识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仅用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多的人口。党和政府一直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问题。尤其我国1998年以来,从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到推进“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改革措施,放开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及开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试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强调,决定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并且提出了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直接补贴和实行减免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的政策。2004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并且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宣布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然而,近十几年其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分析,发现(1)内蒙古耕地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主要作用。移动份额法分解显示,2004-2014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2.42%,与单产贡献率基本持平。分粮食品种来估算,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85.11%和7.55%。(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于维护内蒙古草原生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对于内蒙古牧草地转耕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内蒙古应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粮食生产服务于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的建设。调整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提高还林还草补贴,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屏障建设方面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直接补贴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粮食直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明显的效果,但由于这一政策还处于实施初期,因此,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同时,粮食直补只是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政策中的一项措施,要真正达到粮食安全目标,还有赖于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两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一阶差分模型,从土地转入户的视角考察农业补贴改革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补贴改革显著促进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改善;从内部构成来看,农业补贴改革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补贴改革通过促进农户扩大土地转入规模、增加农业生产投资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改善粮食生产效率。(3)农业补贴改革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改善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经营规模大、流动性约束强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对农业补贴改革的反应更为敏感。研究发现有助于厘清农业补贴改革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完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1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粮食补贴改革达到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2004年水稻生产的恢复性增长是粮价上涨、农业税费减免和直接补贴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按照农田计税面积补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很可能会减少粮食生产。如果按照粮食交售量补贴,可以起到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和稳定粮食生产的作用,但不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多元化粮食流通渠道的形成。应该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合理确定补贴标准。粮食直接补贴和新型保护价配合使用,建立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惠农政策对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补贴低、补贴分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而且,粮食风险基金的筹措办法容易挫伤主粮区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议粮食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收益差额为参考依据加大补贴比例,进一步调动农民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应让工业发达地区承担相应的扶农、护粮义务,根据上年各省工业总产值,抽肥补农,建立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帮扶粮食主产区,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际粮食供给减少,而需求明显上升,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在严峻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下,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而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入手,研究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福利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一点早已成为共识。与此相应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彻底改变8亿农民的贫困面貌,即农民增收问题。经验表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主要粮食补贴方式政策效应的基础上,首先指出了现有粮食补贴方式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不足,然后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成功经验以及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须品,其安全性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近几年,我国由于食品安全而引发的事故越来越多,在这些安全事故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分析.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发现,食品市场也存在着“逆向选择”,应从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监督考察等方面,促使食品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司晓杰 《经济与管理》2009,23(11):14-18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补贴的核心是粮食补贴。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来看,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上,生产性专项补贴与农资综合直补比直接补贴更有成效,直补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更具优势。我国应该合理整合各项补贴政策,发挥其协同效应,以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Agricultural subsidi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many developed economies. Countries have implemented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ies with a focus on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risky and uncertain,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This study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roduction uncertainties on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ies under the double constraints of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basic model is investigated under six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expanded research also is presented. Our models show that uncertainty, including output, cost, and price uncertainties, and technolo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Under high technolo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utput-oriented subsidies are appropriate for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als. Policymakers should take both uncertain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between input-oriented and output-oriented subsidy policies.  相似文献   

15.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的《农业协议》规定了三个基本的农业政策,即"黄箱政策"、"绿箱政策"以及"蓝箱政策"。"黄箱政策"明确规定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达到的关于粮食补贴的水平,而我国加入WTO11年来,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仍然与WTO的规定有着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立法和完善政策等方式弥补差距,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与201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顿的接近理想需求系统 AIDS 来源相同的EASI需求系统 ,采用CHNS调查数据 ,运用 EASI需求系统实证分析了各类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与福利的影响 ,并比较了收入补贴与价格补贴的经济效果.研究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总支出的比重最大 ,其次是粮食和蔬菜 ,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为"动物性食品+粮食+蔬菜" ,这说明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日常膳食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2)粮食价格对困难户和最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影响最大 ,动物性食品价格对较低收入家庭的福利影响最大.(3)对低收入家庭而言 ,当动物性食品价格上涨时 ,收入补贴政策的效果优于价格补贴政策 ;当粮食价格上涨时 ,价格补贴政策的效果优于收入补贴政策.文章最后从生产、补贴政策和分配制度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粮食直接补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光焰 《经济经纬》2005,(1):117-120
粮食直接补贴是我国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直补经过四个阶段的探索和改革,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良好效应。但改革是对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在补贴方法、标准、资金等制度设计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建立产销区间的直补资金转移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地方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执行者.近期食品安全问题凸现,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相关执法部门监管不力.因此,优化政府目标、合理匹配事权和财权,完善问责机制,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立法,借鉴国外经验,才能使监管体系切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瘦肉精""苏丹红""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如何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百姓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将逐步形成有效控制,但纵观食品的生产过程,尤其是结合近年来几次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的特点,还应看到,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应结合食品生产的特点,对食品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从农田到餐桌"监管理念的产生,体现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为理解当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民生,是天字号工程。近年来,三明市切实把粮食安全当作系统工程来抓,统筹产、购、储、加、销,确保全市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三明市粮食安全保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