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金经理个人特性对基金业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豫湘  程剑  彭聪 《价值工程》2006,25(12):151-155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市场状况、个人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找出影响基金业绩的基金经理个人特性,再采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构建模型,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基金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不成熟,基金经理个人特性中的某些因素对基金业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基金经理特征对其业绩的影响及解释力,发现基金经理的业绩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其职业稳定性对基金业绩的提升是必要的,在基金公司内部出于管理或人事安排的需要进行频繁的岗位轮换或人员搭配往往不能起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但基金经理来自其他基金公司的从业经历却有助于其业绩提升;一定的证券从业经验对基金经理的业绩提升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从业时间越长,就能获得越好的业绩表现;没有证据表明基金经理学历、历任基金经理的持续时间对其业绩提升有显著的贡献,但性别对基金业绩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基金公司在选拔和任用基金经理时,秉持“业绩至上”的原则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度沉溺于“经验至上”的迷信,不同经验对基金经理的业绩提升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基金经理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考察了年龄、性别、任期、工作经历、银行背景、教育背景、资格证书等经理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年龄、任期、MBA与基金业绩负相关,银行经历与基金业绩正相关,博士学历反而没有硕士学历的经理基金业绩好,女性经理业绩强于男性,工作经历对业绩影响不大,CFA证书持有者业绩略好,金融专业背景经理业绩强于其他专业。研究还发现,硕士毕业于国内排名前十位高校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业绩,获得比其他经理管理的基金高出13.6%-15.4%的投资收益率。研究结论表明,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利于基金业绩的提升,而经验资本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很多,诸如基金规模、基金费率、基金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等。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文献来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主要偏重于论述公司治理结构与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试图对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基金公司通过相对业绩排名考核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会根据前期业绩排名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及其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在金融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股东影响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角度,文章对比了银行系与非银行系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的差异。以2005—2020年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为样本,考察了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系基金经理更在意业绩排名。当前期业绩较差时,银行系基金更有动力进行风险调整。另外,银行系基金风险调整对未来业绩产生更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更强的业绩持续性。通过比较发现,银行系基金的离职率更低且团队更稳定,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策略选择和投资组合调整。该发现扩展了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研究,也对基金投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去两年的疯牛行情催醒了百姓的理财意识,随着理财产品的复杂度和多样性的增加,普通投资者更加愿意通过投资共同基金这一专家理财产品来实现自己的财富的保值增值。 投资哪一只共同基金,一般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往往最优先选择基金经理、研究其管理基金的历史业绩,一时间,最近两三年中在市场管理过表现比较好的基金的基金经理成了香饽饽,一些基金经理被神化甚至被妖魔化了。  相似文献   

7.
2001年中国股市步入漫漫熊途,拖累各家券商和基金业绩走低,不少基金经理、董事也频频更换。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加大关注的时刻,各大基金又该如何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呢?在开放式基金早已蓬勃发展的美国,已有专业机构——美国投资公司协会对共同基金董事所应扮演的角色做出了细致的规范。这些规范对目前中国正在发展的机构投资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借助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收益率指标、风险指标、三大单因素整体业绩指数以及考察基金择时能力的模型,对我国2004年3月之前成立的25只股票型的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表现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高于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经风险调整后,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高于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不同的是,我国开放式基金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湛  韩甜甜 《会计之友》2007,(15):34-35
本文针对我国基金经理绩效考核的现状,充分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提出了新的基金经理绩效考核方案,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基金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考核.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部分开放式基金在成立初期会在基金契约内约定最低分红占前期收益的比例,这种红利承诺可以对基金管理人产生激励和约束效应,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这种红利承诺传递基金收益能力的信号.本文构造了开放式基金最低红利承诺的信号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我国最低红利支付率与现金净流入量相关,所以红利承诺的约束机制能够有效,但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削弱了红利承诺的激励效应,从而使得高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选择稍低水平的红利支付率以弥补规模损失,所以中等承诺红利水平的基金经理具有最突出的业绩表现和最高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98年4月7日,沪市、深市分别上市了第一批规范式的封闭式基金,包括开元、金泰等,我国基金业从此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到2003年1月1日止,我国证券市场上共有54家封闭式基金,17家开放式基金。在这近5年的发展中,基金经理的更换逐渐成为了热点问题,尤其是2001年以来,基金经理的变动趋于频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我国基金的短期和长期业绩持续性,所得结果表明我国基金的短期业绩持续性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对比,发现封闭式基金的短期和长期业绩都具有持续性,而开放式基金长期业绩持续性不显著。最后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决策权分配与效率是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比较决策权集中的单独管理基金和决策权分散的团队管理基金的投资策略差异,提供开放式基金决策权分配结果的证据。研究发现:团队管理基金有显著为正的选股业绩,单独管理基金表现出在股票和债券间配置组合资产的市场择时能力。研究还发现:团队管理基金没有市场择时能力是由于协调成本高;团队管理基金的专业化收益不能完全弥补其协调成本,而单独管理基金的择时收益则能够弥补其专业化的不足;多任务管理进一步影响决策权分配和投资策略的选择。单独管理基金的经理如同时管理其他偏股型基金时择时能力最突出,团队管理基金的经理如有多任务管理则其选股业绩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0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经理离职事件为样本,以其离职前半年和离职后半年为时间窗,对基金经理离职的绩效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之前绩效较好的基金,基金经理离职对绩效具有负影响;之前绩效较差的基金,基金经理离职对绩效具有正影响;基金经理证券从业时间和CFA\FRM\CPA等资质对离职后与离职前选股择时能力的差异具有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赎回机制是开放式基金区别于封闭式基金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要应付赎回的需要,开放式基金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较高,一旦基金经理人业绩不佳,就会遭到市场无情抛弃。但资产的流动性又并不完全取决于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经理人业绩是一方面,而信誉对开放式基金的生存更为重要。信誉是开放式基金的生存之本。根据我国当前金融市场惯用的竞争手法,有三项收入很可能会从根本上打击赎基金管理公司形象,即:证券交易佣金返还收入、银行附加利息收入和杠杆式股票暗仓差价收入。证券交易佣金返还是指证券公司对月交易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基金经理绩效考核的现状,充分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提出了新的基金经理绩效考核方案,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经理的基金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考核。  相似文献   

17.
公募基金团队的投资能力是关键。作为公募推出的“私募基金”,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完善的投研体系是做好“一对多”业务的基础。“一对多”产品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露前,各大基金公司纷纷为“一对多”业务的开展配备了精良的团队,团队的沥史投资业绩、管理人的投资经验、投资风格等就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除了公募基金以往的管理业绩以外。基金公司管理的年金。社保等基金的投资情况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封闭式基金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基金净收益、风险收益及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三大方面进行。封闭式基金虽然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总体上我国的基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谢青青 《会计之友》2012,(19):35-37
文章以5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100只开放式基金2008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离职率与基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离职率与基金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峥 《财会通讯》2009,(7):88-88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长期的创造现金使企业价值得到增长与支付红利给股东的能力。然而,基金经理和公司管理层都侧重于关注公司的短期盈利表现,本文拟分别从基金经理和公司管理层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企业业绩报告,激励公司管理者,使基金经理减少对短期表现的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