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构国有资本主体的有效途径是:将增资扩股同组建国有股份有限公司相结合,实现出资多元化,使企业形成独立产权;转让部分国有股份,降低国有股权结构中的比重;发展法人持股、机构持股和企业交叉持股,银行持股与债转股以及内部职工持股制度;采取企业之间股权置换等。通过上述途径来优化国有资本股权结构,促进出资多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的股权分置改革卓有成效。本研究通过验证发现,股权集中度的降低有效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脆弱性水平,同时独立董事制度在银行业治理、降低银行脆弱性水平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监事会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值得怀疑。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水平不断提高,股权结构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水平呈整体下降趋势。研究发现采用积极可控的股权结构,进一步提高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建立成熟的金融市场,可提高银行业整体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过程表明国有银行具有其所有制方面的优势。强化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也是提高我国危机应对能力的需要。强化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的主体地位,既要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银行业保护方面的经验,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进行必要的限制,防止外资银行进一步蚕食国有银行的市场;又要通过为国有控股银行的国有股权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为大型国有控股银行提供公平的竞争条件等措施,巩固和提高其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导致企业融资行为出现变异,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非上市企业预算约束软化。鉴于融资制度同企业融资行为模式存在内生一致性,应积极推进政府的金融制度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重点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化改造和银行的公司治理建设,实现企业融资行为的合理回归,使之朝着以银行中介为主的融资模式向以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0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从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水平等方面来刻画银行的股权结构,考察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拥有相对控制权对于公司的经营决策是有利的,但是股权过分集中则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在偿债能力方面,股权结构指标对不良贷款率有显著影响,国有股和外资股的存在对提高银行经营稳健性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股权过分集中不利于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相对集中、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适度降低国有股比例,引进不同投资主体,并实施适当的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6.
在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银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国有产权的变化特征,国家对银行的控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银行行为分析的框架。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是最终目标,它的实现要依赖市场制度的培育和政府行政干预的退出。既有的银行制度安排是适宜于政府主导经济的渐进式改革的,政府行为与银行行为的耦合,形成转轨中经济的增长模式,银行行为与政府行为冲突,导出了相对最大化的金融“次优”产出均衡。  相似文献   

7.
雷宏 《全国商情》2007,(12):58-60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相当迅速,但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欠缺,政府监管防止了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银行业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和加强市场约束机制在我国银行业中的作用,既提高银行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又促进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制度缺失导致银行业出现大量腐败问题.文章采用2001年29个城市的横截面数据检验了制度与银行腐败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降低国有银行腐败程度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法律制度并没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股权结构和经营效率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度2007年至2011年14家中国上市银行的利润效率,从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三个维度研究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银行利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国有股与银行利润效率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外资股与银行效率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银行利润效率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建议上市银行选择“主体多元化、股权相对集中、多股东制衡”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一、监管环境:竞争压力与政府管制水平 总体上看,竞争在中国国有银行业中尚不是充分的(贺力平,2000).首先,表现在政府管制水平上,"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产权结构约束,旨在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远未形成.其次,目前银行分支机构的撤并并非由于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第三,企业最基本的价格竞争手段-利率仍受到高度管制,银行使用的边缘性竞争手段之效应相对缓慢.第四,规范、充分的竞争需要相应的信息披露,对此国有银行业才刚起步.第五,由于市场准入上的壁垒,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关系尚未真正建立.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发挥其聚集与调剂资金、加速社会闲置资金周转、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等功能极大地推动了金融生产力发展,是我国金融制度的核心.但是,在政府管制程度还相当高的经营环境下,四大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不充分,竞争压力没有释放,竞争优势得不到有效积聚,竞争力尚未得到充分检验,何谈提高金融竞争力应对人世?  相似文献   

11.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以市场关系的产权结构与竞争性,盈利性银行产业特性的相吻合。尽管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有其客观的合理性,但国家持有控制权的股权结构,仍然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公共部门”,不会形成银行的经营支配权,所以它不是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最终模式。因此,在进行国有银行资本结构分散化,社会化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合理定位,由此才能构建以微观利益为基础的现代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从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出发,建立一个不同股权结构下银行治理效率变化和治理制度演化的理论模型,探讨外国所有权与国内银行治理制度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之间的有效制衡关系是实现银行治理效率的最优安排;只要外国所有权的制度质量高,并且股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的阀值,就可以实现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向国际先进的治理制度演化。为实现我国银行改革的预期目标,监管当局应增加外国股权投资者的制度质量评估,适当提高持股比例、延长持股年限,促使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的面貌,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抓住企业制度创新的机遇,完成了向现代化的转变,。当前,我国的国有银行面临着西欧银行早期的问题,即事实上没能实现有限责任,无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过多地受到政府的干预,这些都从根本上妨碍了国有银行的现代化。西欧银行业在19世纪中叶后的演变为国有银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即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商业银行面对全球金融竞争的必然选择。现代银行业竞争的关键是制度竞争,而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制度的核心。国有银行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国有银行产权虚化。同时,应着力营造国有银行制度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早已成为国内经济和银行业发展的最大顽疾.由于国有银行与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得异常紧密,政府一方面在化解银行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调控不当、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金融和各级政府的地方主义倾向,制造了大量不良贷款,从而引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建设,杜绝行政干预之源;努力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利用市场运行的机制,运用政权力量清收不良贷款;改革司法制度,防止地方政府对法院的非法干预.  相似文献   

16.
刘海申 《西部金融》2021,(1):29-33,51
本文以甘肃省109家中小法人银行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 表明,只有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才能有效发挥激励约束作用,银行经营管理也就越稳健,绩效水平也会越好;股权制衡度与银行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地方政府持股比例、内部职工持股比例与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银行业在继续发展中,面临诸多无可回避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可归纳为:银行股权与社会经济成份结构的不对称、对利率的严格管制与社会商品价格的放开并行、国内银行制度与运行现状不适应国际惯例的要求、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既要满足经营市场化的要求,又受到行政管理的约束、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格局、既要防风险又要降低成本、银行业市场定位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需求、国有银行商业化经营与实际承担的某些政策性职能的难以协调、社会信用严重缺失对银行安全的威胁、银行人事管理高度集中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影响银行长远发展以及银行制度标准化程度偏低等。本文简要分析了这十大矛盾,并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中面临的难题,对当前在国有银行产业组织变革路径选择上存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评述,进而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银行产业组织效率的提升,国有银行产业组织变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松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关键是政策上要扬长补短,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是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的形成有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公司股权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的原因.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从改革企业融资体制着手,解决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进入企业方式选择、证券市场和银行作用发挥、法人组织机构完善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国企对制度转轨的政治支持,政府安排了金融约束型的垄断性银行体系,并通过贷款配额,低于市场出清利率及政策性贷款等方式为国企提供制度补贴。公有产权隐含的政府担保,一方面使国企和国有银行之间的金融交易契约蜕变成特殊的保险契约,从而内生了国企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使银行通过政策性呆账贷款来实现商业性呆账的公共化,内生出国有银行对政府的信用风险。政府既是银行又是企业的所有的制度安排是产生国有银行的信用风险及不良贷款的制度根源。求解不良贷款问题在于通过民营化的制度转轨使二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