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的外形纤细圆滑,茶叶挺直,茶身密布白毫,茶叶清香浓郁,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绿亮丽,茶叶冲泡后片片舒展,婀娜多姿,在国内外颇负盛名,深受爱茶人士喜爱。中国是茶的故乡,信阳是中国北方古老而美丽的茶都。考古发现信阳种植茶叶源于战国中后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1915年,在信阳茶人陈雨人等人的努力下,信阳选送了著名的车云山的毛尖、贡针、白毫、雀舌等11种茶样,经过几度遴选,最终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  相似文献   

2.
"看山看水看蓝天,品红品绿品毛尖!喝信阳茶,吃信阳菜,我在信阳等你来!"3月28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的文新茶村内,茶园叠翠、茶叶飘香,2020年信阳毛尖开采仪式在和煦春风中开启。信阳市市长尚朝阳走进网络直播间,手捧一杯香气四溢的春茶,推介起信阳毛尖和美丽信阳,引来全国网友点赞连连。  相似文献   

3.
山青水碧吐新芽,采茶巧手正忙时。今年“信阳毛尖”开采面积110万亩,需要采茶工80万人、为招揽采茶工,河南省信阳市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在汽车站、火车站等设立了春茶生产服务点,想方设法为采茶工提供便捷服务。4月8日清晨,外乡采茶工在河南省信阳淅河区郝家冲万亩生态茶科技示范基地正赶采新芽。  相似文献   

4.
正信阳位于河南南部大别山区,淮河穿境而过,地形以浅山丘陵为主,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丰沛、植被丰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从"十一五"开始,信阳始终抓住茶叶产业不放松,扎实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06-2015年,全市茶园面积从65万亩发展到210.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跃升到9844元;"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脱贫39.8万人、64.3万人。"一人一亩茶,致富有奔头",茶叶已成为  相似文献   

5.
正信阳作为农业大市,经济要高质量发展,"三农"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就能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近年来,信阳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拉长产业链条,已形成毛尖茶、油茶、华英鸭、固始鸡、生态猪、植物油、弱筋面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75家、各类规模化养殖小区1200个、养殖水面100多万亩,特色农业种植面积位居河南省首位。  相似文献   

6.
西湖龙井、铁观音、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君山银针并称我国十大名茶,芳名远播,成为品茗上选。然而近来年十大名茶也出现了很多假冒产品,下面给大家介绍这些名茶的主要特征和识假方法。  相似文献   

7.
河南信阳县泗河港信用社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扩大收入门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山区经济振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扶持扩大名茶种情面积,提高产量。泗河港乡是“信阳毛尖”名茶生产基地,此种茶曾荣获国家金质奖,是市场抢手货。茶叶种植在该乡已成为支柱经济,是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门路。为扩大名茶的种植面积,泗河港信用社每年为农民提供近20万元的信贷资金,帮助茶农扩大、改造茶同。仅今午年初,信用社扶  相似文献   

8.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由于政府监管不力、标准不统一、缺乏知名企业品牌支撑、分销渠道狭窄、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目前的知名度不高,保护和推广效果不理想.根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点以及保护与推广理论.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加强法律保护的执行力,通过开发新产品、建设全国性销售网络、创新促销宣传等策略,促进"信阳毛尖"茶品牌的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9.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由于政府监管不力、标准不统一、缺乏知名企业品牌支撑、分销渠道狭窄、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目前的知名度不高,保护和推广效果不理想。根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点以及保护与推广理论,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加强法律保护的执行力,通过开发新产品、建设全国性销售网络、创新促销宣传等策略,促进“信阳毛尖”茶品牌的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市,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省政府主推的"三绿一红"品牌之首。都匀毛尖现有种植面积达144.67万亩,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山谷起伏、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为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  相似文献   

11.
关于都匀毛尖茶的生产历史,民国《都匀县志稿》上记载:“茶,四乡多产之,产小菁者尤佳(即今都匀市的团山、黄河一带),以有密林防护之。”而且说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茶获优奖。 黔南《农业名特优资源》(黔南州农业区划办公室主编,1988年6月)上说:“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展区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开放创新的人文精神为基本理念,整体造型稳重大气。毛主席亲笔题字"河南"嵌入颇具历史感的特殊纹样门廊,体现了中原大地的独特气质。采用发光地台展现黄河,使展厅整体造型新颖而不失底蕴,灵动而不乏厚重。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河南茶叶的发展史。展厅划分清晰,重点展示了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之一的信阳毛尖还有信阳红、黑茶、白茶、洛阳花茶等品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叶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已有10多年,不同名茶保护模式各异。本文以龙井、信阳毛尖和印度大吉岭茶为例,比较分析不同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及效益情况,为建立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最佳模式,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都匀毛尖茶故乡的饮茶习俗 都匀毛尖茶由于种质资源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加工方法独特,品质醇厚清纯,深受产地各族人民的青睐,“客来敬茶”已成为待客的普通习俗。加上布依族、苗族、水族同胞有“来的都是客”的传统,因而一家的客人也就是全村寨的客人,不论认不认得,到家便要敬上一杯地道的毛尖茶,民风是那样地亲和、纯朴。由于长期种茶、饮茶的历史,所以各族人民也逐渐形成各自独特饮茶习俗:先烤后沏  相似文献   

15.
“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生长的环境及其纯粹,云雾缭绕、阳光和煦、土质肥沃、水质清冽,这里,就是造化安排的专门出产好茶的地方。都匀毛尖的采摘十分讲究,尖芽只有两丫,一丫含苞,一丫半展。一斤成品茶要有五、六万棵鱼钩状的尖芽;炒茶、揉茶的工夫也相当重要,揉功不到,茶香气出不来。  相似文献   

16.
“我是茶乡的儿子,为茶乡服务、为茶农造福,让信阳毛尖香飘万里,是我一生事业的全部追求。”河南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总经理阚贵元,以自己的智慧与胆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正一步步地把这种追求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旱地农业的开发利用与科学研究是世界农业所关注的问题。联合国已在叙利亚设立了国际旱农研究中心,在印度也设立了有关旱农研究所,面向世界各国。 我省旱农区域广,生产潜力大。据调查:在旱农区城内约有6600万亩靠自然降水,灌溉农业不超过2700万亩(不包括信阳水田)。为了作好旱地农业的开发,我们联合本省有关的十余个单位,进行了旱地农业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特产中,素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美誉。都匀毛尖茶从明初起就是历朝贡茶。因茶叶外形紧细卷曲,形似鱼钩,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澈、清香持久、味醇回甘,深得崇祯皇帝喜爱,并赐名“鱼钩茶”。清朝乾隆年间已行销海外。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比与茅台酒一起获得金奖。1982年参加长沙全国名茶评审,被认定为中国名茶。1988年参加合肥全国名茶评比,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19.
贵州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是都匀市委、市政府为加快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的产业化进程而建立的以“公司+基地+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的以茶叶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也是贵州省和黔南州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截止2004年底,该公司现有资产总额57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7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3%。现有职工人数42人,其中具有中  相似文献   

20.
都匀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屹立于中国名茶之林。 都匀毛尖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名茶,早在明朝即为上贡佳品,崇祯皇帝名为“鱼钩茶”。1925年的《都匀县志稿》记载表明:都匀毛尖茶原料要求极其考究,每年“清明”前采摘头道芽头,选一芽一叶初展,俗称“瓜米茶”或“雅雀嘴”的茶青,用手工精心炒制而成。加工出来的毛尖茶突出“毛”和“尖”两个根本特征,干茶外形紧细卷曲,毫毛满布,色泽翠绿滋润,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