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该茶创制于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的品质位于尖茶的魁首,首创人又名叫魁成,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此茶被称为"太平猴魁"。太平猴魁外形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  相似文献   

2.
<正>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前身黄山区新明猴村茶场)成立于1992年,是生产、加工、经营太平猴魁系列茶的重点龙头企业,是黄山区国家级标准化太平猴魁示范区和国家星火计划——太平猴魁茶产业开发项目承建单位,是安徽省供销社系统  相似文献   

3.
安徽自古生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都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可谓家喻户晓但是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天方茶业所拥有的品牌绝不亚于这些名茶公司成功开发的古典名茶“雾里青”,进入人民大会堂被指定为专用收藏产品..“雾里青”在260多年前就是中国与瑞典人民友谊的桥梁,中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地方茶产业”为己任,260年后再现了“雾里青”的传奇与辉煌.  相似文献   

4.
每年4月中下旬太平猴魁进入采摘期,家住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湖镇南山村黎家村民组的孙兴和家人都要忙碌起来。与当地大部分村民一样,孙兴拥有一家制作茶叶的手工作坊,每天早上采完茶,他和家人将新鲜的茶叶嫩芽带回到家里,将嫩芽加工成成品茶。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作通讯》2006,(12):64-64
本刊讯11月9日“,安徽名茶、名蟹、名菊推介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近300位来自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和北京市企业,首都主流媒体和皖籍在京人士欢聚一堂。会上,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省农委主任毕美家对以名茶、名菊、名蟹为重点的全省特色农产品进行了推介。全国十大名茶,安徽就有三种: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霍山黄芽、石台雾里青、岳西翠兰等,在国内外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国四大名菊,安徽占了3个:黄山贡菊、滁州贡菊、亳菊。另外,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粮食、棉花、油料、肉禽蛋、蔬菜等均…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展区以"品质徽茶,誉满天下"为主题,重点推介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优质品牌名茶,通过运用灯箱图片、文字图表、电视视频、VR互动等不同的展示形式将安徽茶历史、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进行生动展现。专家认为,安徽展区设计充分运用徽派传统建筑艺术元素,以大范围的白墙灰瓦墙体结构形成展区外部轮廓,以特有的门拱和窗花造型加以装饰,整体色调清新淡雅,形成优美的园林效果。展区主入口的制茶  相似文献   

7.
茶叶作为中国农业特色及文化传承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茶叶生产大省安徽,产茶历史悠久,伴随着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传统名茶蜚声海内外,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徽茶独占四席。在皖西大别山区,有一家公司自2010年进入茶叶行业,短短两年多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茶厂,成为一个省级农业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传统茶”和中国茶不同,韩国“传统茶”里不放茶叶.但可以放几百种材料。中国人一般不会在茶水里加糖.但是韩国的“传统茶”不是加糖就是加蜂蜜,没有不甜的茶。“传统茶”不用开水冲泡.而是将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而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十大名茶中,就有"徽茶"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四种,但"徽茶"的认可度并不如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等。"徽茶"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影响力相对薄弱。随着互联网业务及技术的发展,"徽茶"企业与电商结合不仅是大势所趋,同时更能将电商与"徽茶"产业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徽茶"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都匀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屹立于中国名茶之林。 都匀毛尖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名茶,早在明朝即为上贡佳品,崇祯皇帝名为“鱼钩茶”。1925年的《都匀县志稿》记载表明:都匀毛尖茶原料要求极其考究,每年“清明”前采摘头道芽头,选一芽一叶初展,俗称“瓜米茶”或“雅雀嘴”的茶青,用手工精心炒制而成。加工出来的毛尖茶突出“毛”和“尖”两个根本特征,干茶外形紧细卷曲,毫毛满布,色泽翠绿滋润,有一  相似文献   

11.
云南茶叶之乡临沧流传着“好吃不过茶煮饭,好玩不过踩花山”的山歌民谣。而最近,用茶煮饭己成为爱茶人士的“食”茶新时尚。  相似文献   

12.
正本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是以生产地方特色品种太平猴魁茶为特色的茶文化系统。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猴魁岗,故而得名"猴魁"。遗产核心保护区位于黄山凤凰尖一带,茶树种植面积5.4万亩。太平猴魁茶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金花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的活化石”,是中国茶花的贵族且备受瞩目。 刘志新,作为茶族尊贵靓丽名片“‘金花茶’茶”的创造者,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堪称茶叶界典范。——记者手记  相似文献   

14.
<正>张家界永定区是革命老区,如今是我国莓茶的重要产区,被称为“中国莓茶之乡”,“张家界莓茶”已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湖南省永定区农科教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一县一特”莓茶主导产业发展,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彰显亮点,保证效果,大力推动全区高素质农民培育,极大地促进了全区莓茶特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八哥品茶记     
凯亚先生从江苏人民出版社离休之后,戏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终身伴侣”,他每日喝茶、问茶、渎茶、咏茶、写茶,持续不辍,已编纂出版了数部茶书。最近从他的“三味茶寮”中传出趣闻,他喂养的3只小八哥在他的耐心驯教下,竟然学会了喝茶。  相似文献   

16.
壮乡茶道     
《农家之友》2005,(3):38-38
古往今来,边陲壮乡许多壮民习惯饭后全家人围拢品茗聊天,其乐融融。倘若有贵客前来,更是要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奉上。壮家的香茶除了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还对某种疾病有“茶到病除”的作用。以下是壮乡儿味有趣的茶。清明茶——壮乡山野有一种野茶,每年“清明”前后,枝头萌发出一簇簇浅红色的芽,壮民采回后先蒸后晒,待其干爽后便成。因是“清明”采集的故叫“清明茶”。制好的茶叶乌黑油亮、芬香扑鼻,泡好的茶水呈浅  相似文献   

17.
在贵州特产中,素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美誉。都匀毛尖茶从明初起就是历朝贡茶。因茶叶外形紧细卷曲,形似鱼钩,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澈、清香持久、味醇回甘,深得崇祯皇帝喜爱,并赐名“鱼钩茶”。清朝乾隆年间已行销海外。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比与茅台酒一起获得金奖。1982年参加长沙全国名茶评审,被认定为中国名茶。1988年参加合肥全国名茶评比,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18.
<正>绍兴素有中国“茶都”之美誉。史料记载,绍兴茶始于汉,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旺于宋元;明清时期,更是越茶行天下,深厚底蕴赋予了绍兴茶特有的文化气质,成就了绍兴茶驰名海内外的独特魅力。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浙东,以越州上”,盛赞绍兴茶。目前,绍兴市6个区、县(市)有5个被命名为“中国茶文化之乡”。近年来,绍兴市传承千百年来厚植于本土的茶文化,融文化于产业基因,以文化驱动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绍兴茶产业品质、品牌、品位的建设,加快新时代“越茶行天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战国以前无茶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健 《中国农史》1998,17(2):6-14,39
本文考辨了先秦古籍中有关“荼”字的各种含义,对被误认为今之茶的“咤”、“葭萌”、“”等字的确切释义也作了逐条考辨。笔者认为:茶起源于战国以后。有些论著之所以产生认识上的迷误,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对史料的认识和理解有意、无意间发生了偏差;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小学知识,对“荼”字的形、音、义进行望文生义的曲解、臆解;三是古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鲁鱼之讹导致的夹缠不清。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证明:战国以前无茶,茶当起源于秦汉之际,这丝毫无损于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秉承和发扬了其优秀的传统,并以其一脉相传的皇室气度诠释“中国礼徽六茶”台勺国宾体验。百年的传承发展积淀成就了徽大茶业,通过品质与文化的支撑,“徽大”牌六安瓜片集“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老字号”、“安徽省名牌产品”、“国宾礼茶”、“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供应商”等荣誉于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