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建立和实施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辉 《经济师》2008,(1):50-5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既是一项环境保护战略,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文章通过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的途径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各市场参与主体影响的分析,阐述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废弃产品问题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在消费后阶段所凸显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即废弃产品问题,源于产品的资源性和潜在污染性,自然处置方式的不能和焚烧、填埋处置方式的不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念的提出为废弃产品问题的解决找到了合理的责任承担主体,减轻了政府在此方面的责任,为通过立法建立具体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供了雏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施行回收处置方式是破解废弃产品问题的制度回应。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外部性内部化理论,通过对相关主体责任的追加来实现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循环利用,以达到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随着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严格意义上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经在我国正式确立.我国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实施对象的选择、实施方式的确定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工业社会及其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催生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同时也促成了旨在解决废弃产品问题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诞生。生态文明与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具有共同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与历史渊源。生产者责任延伸概念及立法实践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后,逐渐融入相关法规与制度中用以解决废弃物污染与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一系列相关立法程序相继启动。基于我国国情,确立生态利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是现阶段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必然要求,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论及其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文举  李忠 《经济师》2006,(4):29-30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以现代环境管理原则实现产品系统环境性能改善的一种主要制度,是一种政策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把生产者和输入者在传统政策下承担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责任延伸到产品弃置后回收、利用和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这种责任承担打破了传统的产品生产者与输入者、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关于废弃物责任的平衡,生产者的责任范围要较传统的环境管理中的责任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物管理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废物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相对电子废物的传统管理模式,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将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介绍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容及各国相关法规政策,分析了我国电子废物管理的现状和政策、法规,并提出了完善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资本逐利的本能驱使下,成本一收益成为几乎所有企业的共同思维定式,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确立压缩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是,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推行也给企业发展带来契机;推动生产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产流程再造,重新塑造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新形象,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电子废弃物回收为例,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及国际经验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在电子废弃物领域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解决工业文明引起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各种废旧产品进行安全处理和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废旧产品的安全处置与循环利用。我国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初期,应吸取发达国家经验,遵循社会成本最小化等原则,有步骤地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特定产品选择特定的政策工具,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还要对产品废弃后的环境管理承担一定责任,这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延伸。如果要对产品废弃后的处理负责。必将促使生产者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重复利用等。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三种企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并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产品在消费后阶段被消费者废弃所引发或可能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即废弃产品问题,它主要源于产品自身承载了大量的资源以及具有潜在的致污能力.依据外部性理论分析,废弃产品问题实质上是一种环境负外部性问题,既包括消费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也包括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但主要是生产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延伸责任作为生产者从佑无到有的一项延伸义务,是生产者环境保护义务的新增,并将内化为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质上就是一种对废弃产品的生产负外部性的政府管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成为废弃产品的生产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论循环型社会的生产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才琴  潘维薇 《经济师》2007,(11):56-57
在循环型社会模式下,要实现资源使用减量化和废弃物的产生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可循环资源,必然要求生产者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生产者的责任在范围、时间和程度上被大大扩张,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生产者从摇篮到坟墓阶段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产品质量责任方面生产者将被增加生态设计、清洁工艺和环保原料选择等义务;在环境污染责任方面被增加承担社会连带责任;在废弃产品阶段生产者将承担延伸的污染预防责任、延伸的回收、处置和循环利用责任、延伸的经济责任和信息披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海洋塑料污染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日本在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方面,经历了从法律制度初步形成到配套健全、国际合作化的时期后,其在管理机制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比较成熟,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法律规范清晰。我国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多元主体治理的法律责任,包括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法扩大非政府组织治理权利义务来完善我国的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针对“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发展概况、内容及特点进行阐述,进而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在电子电器行业推行该制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产品生产者对产品废弃后的废物承担回收处置的责任,责任主体包括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责任形式有行为责任、经济责任和信息责任。我国应遵循必要性、可行性和公平性原则,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细则,选择适当领域,逐步引入生产者延伸责任。  相似文献   

16.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武 《经济师》2008,(9):103-103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而德国是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法规和政策,实行生产者责任扩大制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市场机制,采取DSD运作模式,动员公众参与,以消费促生产等突出特征。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当加快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发挥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行绿色消费,鼓励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产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旨在减少汽车产品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环境影响,制造商由此担负起延伸的环境责任.本文首先介绍了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继而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基于这一制度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优势与实施路径,并结合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产品设计反馈性与流程整合性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实施条件,最后提出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策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微观机制,它要求生产者必须负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再生或处置的责任。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EPR政策法规,并形成了两种EPR执行机制:专用产品回收体系和共同产品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下,汽车生产者参与报废汽车回收处置管理有三种模式:生产者自营回收模式、生产者联盟回收模式和第三方外包回收模式。通过构建生产企业的决策模型,对不同回收模式下生产企业可能实现的最大收益及其条件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生产者最优利润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三种回收模式的适用范围,为生产者对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消耗强度和再生资源价格下降、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技术创新要求的提高,对再生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再生资源管理应体现其基本属性、价格和组织结构三方面的转轨特征,加快完善基本管理制度构建,具体包括:统一监管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领跑者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