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集体行动理论以传统经济学的自利偏好假设为前提,得到集体行动难以实现的结果,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集体行动的情况。文章引入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博弈的涉他偏好观点,弱化理性假设前提,讨论当个体在关注自身收益的同时也关注收入分配状况下时,涉他偏好对集体中个体行为的影响。以保险代理行业为例,研究表明涉他偏好是集体行动成功的关键,而涉他心理轻度和惩罚力度是确保集体合作持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朱家欣  沈转霞 《物流科技》2024,(4):117-122+153
文章以一个绿色制造商和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组成的二级电子商务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和信任以及制造商的公平偏好特性,建立了引入区块链前后制造商公平中性和公平偏好四种情形下的博弈模型。通过比较四种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和最优利润,探讨制造商的公平偏好和区块链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的公平偏好能使自身的利润增加,但对电子平台和整个供应链系统是不利的,且偏好程度越大,影响越大。引入区块链后,当区块链的应用成本很低时,产品的绿色度、电子平台的利润、制造商的利润以及供应链的总利润都比引入之前高,但他们都会随着成本的增加而降低。成本超过某一阈值后,绿色度和利润都比引入区块链前更小。  相似文献   

3.
打破“经济自利人”假定,将代理人公平偏好心理因素引入科技保险风险补偿合同。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研究公平偏好倾向和风险厌恶对风险补偿合同设计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边际补偿系数随着保险公司公平偏好强度及委托人的风险厌恶系数的增加而递增,但随着保险公司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减。当风险厌恶系数取值适中时,保险公司公平偏好的引入显著增加了合同的边际补偿率。  相似文献   

4.
在一件事上,当脚踏实地的人不再谦虚,甚至表现得当仁不让时,那他一定是具有了相当的优势。赵志国就如是。他强调自己很务实,但又清晰地表明:“在业内,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对手了。”这话他是笑着说的,笑容真诚,也透着自豪。  相似文献   

5.
针对员工公平偏好作为个人特征是一种不对称信息的事实,建立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分析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公平偏好能够促进知识共享,但是不能保证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存在多个均衡结果;当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时,只有在认为博弈对方也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较大时才可能实现知识共享,并且一旦认为对方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足够大时,就能够确保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此时只有唯一的均衡结果。因此,培养员工公平偏好和提高行为预期,既是促进知识共享的两条措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针对员工公平偏好作为个人特征是一种不对称信息的事实,建立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分析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公平偏好能够促进知识共享,但是不能保证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存在多个均衡结果;当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时,只有在认为博弈对方也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较大时才可能实现知识共享,并且一旦认为对方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足够大时,就能够确保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此时只有唯一的均衡结果。因此,培养员工公平偏好和提高行为预期,既是促进知识共享的两条措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针对员工公平偏好作为个人特征是一种不对称信息的事实,建立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分析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公平偏好能够促进知识共享,但是不能保证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存在多个均衡结果;当公平偏好信息不对称时,只有在认为博弈对方也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较大时才可能实现知识共享,并且一旦认为对方是公平偏好者的可能性足够大时,就能够确保知识共享一定会实现,因为此时只有唯一的均衡结果。因此,培养员工公平偏好和提高行为预期,既是促进知识共享的两条措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当记问营销员,你的客户都有些什么人?营销员们则很会自豪的告诉记,有公司老总,有政府公务员,有高级工程师,有律师……似乎要将各种各样的社会风流一网打尽。其中,律师因为其群体人员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较高的收入,成为保险营销人员青睐的对象。营销员们借律师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律师们通过保险营销员来完善自己的保障。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9.
总结长期的秘书工作实践,笔者以为,做好秘书工作需要达到五个境界,可以用五视来概括:1.视单位为家庭。人对于家的感情通常表现在热爱、建设和自豪这三个方面。热爱是前提,建设是过程,自豪是结果。秘书视单位为家,就会认清自己的角色,树立协作意  相似文献   

10.
嫉妒是对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嫉恨情绪和扭曲心理,它企图削弱别人的优势以显自己强大.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是一方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又干扰了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为害不浅.而受人嫉妒的人更是陷于烦恼之中,他们在交往时受到排挤,在工作中受人阻挠,在生活中受到骚扰.笔者认为,受人嫉妒时,不可等闲视之,特别是秘书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主动化解.具体来讲,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一、土地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经济学分析中把每一个分析对象看作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这里的利益最大化不单单表现在货币收入或财富水平的高低,所有参与人希望得到有形的或无形的利益都包括在其中。当人们从事某种活动(腐败或寻求某种非法利益也包括在内)的  相似文献   

12.
发改委拟扭转利用公权获得高收入现象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范恒山3月23日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深化改革必须着力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除通过公平就业缓解收入差距外,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解决利用公权、动用公共财力、依靠特许经营获得垄断利润提高少数人收入水平的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他指出,目前,部分已占据利益制高点的人群不愿在深化改革中失去利益。进一步增强改革动力需要围绕利益关系进行体制协调和政策疏导。国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欠妥中国…  相似文献   

13.
佚名 《财务与会计》2009,(11):74-75
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 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在其子李泽钷、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  相似文献   

14.
一、供应链管理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供应链管理要用系统的、全局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供应链各成员必须放弃一些看似合理的本位利益,将共荣共利看作采取共同行动的驱动力,实现企业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当某一企业短期内因服从整体利益而造成自身利益下降时,可以通过新增利益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分配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受到有限理性及其它诸多因素制约,物流组织无法依据自身比较利益的驱使,自觉向产业集群式建构演进,推动演进的主体仍是上层建筑。我国各级政府在提供物流产业集群的路径安排时,由于缺少对物流组织自身利益诉求的关注,使得路径安排表现为刚性化的特征,无法产生激励兼容的效果。因此,将物流组织的利益偏好,内生为集群建构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则是有效推动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公平偏好的博弈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一系列博弈实验一致显示出人们具有公平偏好。现有描述公平偏好的理论模型要么强调收益分配公平、要么强调行为动机公平、要么强调收益分配和行为动机的综合公平。相比之下,基于收益分配公平的理论模型在假设的真实性和模型的可操作性之间取得了较好权衡,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平偏好能够解释许多纯粹自利偏好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结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建立符合我国文化和经济条件的理论模型,分析公平偏好在我国人文社会环境中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解决经济改革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及精神都是一致的,即:没有不受制约的利益和没有不受制衡的权力。市场经济的主体部分是私人部门人们利益相互制约的一种机制。个人和企业都各自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又都受到其他人利益最大化行为的制约。社会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防止一部分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侵害其他人的利益,使人们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收入分配按照效率的原则、按照各种生产要素所做出的贡献进行分配,不使一部分人占其他人的便宜。在公共领域,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就是不应该存在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祖国的日益昌盛,使得每个中国人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日益凸显且愈益严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多关注环境成本控制问题,较少涉及环境收入.笔者认为对环境收入的研究不可忽视.企业的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不仅需要环境成本信息,而且需要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收入信息.本文将对环境收入的来源与分类、确认与计量、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主要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强调,今后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中央政治局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会议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受鼓舞,而如何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