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论《颜氏家训·勉学》篇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连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5):161-161,176
《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在传统中国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被誉为“家教规范”。其中《勉学》篇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玲 《价值工程》2012,31(6):151
近些年来,在我国,由于生活压力、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养而不教"的问题比较突出,家长思想上的忽视更是导致家庭中学前教育的不当或缺失的主观原因。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分析挖掘处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的有关家庭教育及学前教育的基本思想及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都家教专著,受历代学者所推崇。目前学术界对《颜氏家训》的研究从以往的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扩展到家庭教育学、社会学、风俗学等各个方面,且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在此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颜氏家训》作为第一部家教专著、家训经典,因此其家庭教育思想历来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尹红霞  卢国强 《价值工程》2010,29(16):218-218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也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行为规范习得的基础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探讨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改造犯罪青少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君 《活力》2014,(10):9-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我们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开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使学生自觉承担和履行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了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本文从分析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入手,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和策略进行论述,旨在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促使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木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辞》.在中国,花木兰的故事代代传颂,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其内在的主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相符合.而美国动画片《木兰》则将中西方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在此影片中,花木兰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思想"忠与孝"的代言人,而是一位具有独立思想,勇敢,个性解放精神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美国动画片《木兰》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孝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根源,传播发扬孝道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具体理论基础。孝道思想在儒家学说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人的一切道德都是由孝生发出来的,故而,《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抹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文化,文化是组织结构的基石,约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及关系准则.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讲: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的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也讲:以“已”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相似文献   

10.
名家说管理     
中国特色的管理,尤其是管理哲学,在传统管理思想中有充分体现,更在几千年中国社会活动中得到了实践和完善。本文从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名家的思想中探讨管理方式,对《道德经》《大学》《中庸》部分章节蕴含的管理元素、规律、价值观等管理哲学的基本思想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论语》 一书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学思想智慧的宝库.宋朝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包含了中国古代政治、 文化、 历史、 哲学和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不饱含精警的启迪,充满哲理和智慧.从 《论语》 中,我们可以品味仁爱之道、 忠恕之道、 学习之道等人生的大智慧."孝敬"作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在 《论语》 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也提倡"百善孝为先",故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品读 《论语》,感悟其微言大义,体味其孝敬之道.  相似文献   

12.
杨烈红 《现代企业》2014,(11):35-35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中的主导地位,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是新时期党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指导思想。道德作为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规范调整着人们在社会交往的利益和行为,是社会价值观的基础。由于生产方式起源的差异,经济基础的不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文化必然呈现出各自的独特形态,表现在中西道德价值观上就是对道德的基础、本质、效用等方面的分歧乃至冲突。  相似文献   

13.
袁伟时 《中国企业家》2013,(10):125-126
民主制度、言论自由、法治制度是根除道德沦丧的唯一正确道路现在讨论儒学在中国转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不是学术问题,是一个事实判断的问题。整个中国社会转型说到底是,怎么样冲破以儒学为支撑的传统制度和传统文化。从历史上来看,儒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是主要的。不冲破这些所谓的传统制度和文化,中国的现代经济就无法发展起来。胡适在《说儒》中讲到,儒者来自殷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操论》是一部伟大的伦理学巨著.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谦逊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和影响.在阅读《道德情操论》的过程中,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的德育思想,在此对其内容和得到的启示进行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公元前五世纪到二世纪的古代中国,在《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等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关于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优良传统道德,可以使其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可以保持其本土化特色,可以增强其渗透力和感染力;典型优良传统道德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实实在在的具体价值;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让这些价值得以实现,必须采取将传统道德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将传统道德中蕴含的进取精神与成才观教育相结合、将传统道德所体现的诚信自省精神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有无好的东西继承?传统道德简单说是历史上世代沿传下来的道德,包括传统道德的思想与学说,传统道德的风俗习惯,传统道德的民族心理,以及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它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的整体.不同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幸聆听了三门峡市农信办党组书记刘安强主任主持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廉政党课,其学习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发表的讲话,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主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我们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本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思想,分析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积极弘扬传统优秀道德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广强  邓朦 《中外企业家》2012,(10):105-107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总体和谐的基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是和谐的,因追逐物质利益愈已成为诸多人的行动的直接动力,甚至将经济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追求,不惜抛弃了道德准绳,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文化向“陌生人社会”文化不断转变.针对这种状况可以从其本源——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义利统一”的思想去塑造当代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