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利普·克莱顿和贾斯廷·海因泽克认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有着深层次的联系,能发展出一种"中"西"马"相嫁接的有机范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并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气派,所以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过程哲学与现代西方思想相比照,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更接近;同马克思主义相比较,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陶鹏 《黑河学刊》2011,(12):61+64-61,64
自从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带领着全国人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革命的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华民族取得独立和解放的理论基础。当前,如何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上小康之路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哲学性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和方法等四个方面,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对于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情”和“世情”的转变,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个不可避免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毛泽东哲学是第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为构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借鉴和指导,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但要了解毛泽东哲学,更要明确构建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应该具有创新性、和谐性、开放性、理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其标志性成果已有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内涵,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更多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给我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明了革命斗争前进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其过程是一种逻辑互动关系.党的领导集体不断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其历史进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中国化,也包括其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黄德燕 《魅力中国》2010,(6):318-318,3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互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的重大创新点是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时代主题的内在规律.时代主题呼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破解时代主题的社会实践中催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并使社会实践取得成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完善,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源性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将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蕴涵着民族化的要求。中国化就是要以中国特有的民族形式来诠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化,发挥“批判的武器”的作用。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民族形式和理论内容的中国化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以民族形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这一“移至外域”的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的理论内容“转化”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语言形式,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4—16世纪最早开始于意大利而后又在西欧各国深入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对人的理性的高度弘扬。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与现代化转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不渗透着科学理性精神和人的主体性原则,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理性和谐,这说明启蒙精神已经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积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了。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着重考察思想启蒙的历史渊源,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启蒙的历史变迁,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次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伟大的历史事业,在其起始阶段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准备不足: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受共产国际影响;第三马克恩主义中国化受限于中国不成熟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4.
曾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4):4-6,10
文章按照建构——发展——创新的理论演化思路,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民族化、当代化和普适化。文章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建构基础是其民族化过程;而其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则要求其以"建设性"为基本表征实现其当代化过程;普适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经济理论演化的发展目标,其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存在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丽娜 《理论观察》2023,(12):23-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一个行”到“两个行”,是百年大党理论创新的生动展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优秀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地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为各国破解众多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还用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需要。对其内涵的阐释也有多种角度,从哲学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政治范畴、文化范畴和历史范畴。它是一个不断生成、转化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金涛 《理论观察》2014,(12):7-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实际发展状况,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实践发展的相结合。作为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在经济发展、政治教育中,必须正确掌握科学内涵,在明确难点的同时,深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二者的最完美结合。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继承中国历史优秀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必须把握时代的特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进程中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其实质内涵即是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起来,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将二者相结合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人民民主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就无所谓真正的人民民主。我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民主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而新文化运动时期是确定民主内涵和民主方向的萌芽阶段。又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同时也标志着我党马克思主义民主的认识进入了纲领性的历史阶段。从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的视角来探索民主又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