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6~2007年沪深两市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经过调整的截面Jones模型估算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并以其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公司经营业绩、公司资产负债率和行业成长性等变量以后,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2001年—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签字审计师性别和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的影响后发现,女性组审计师可以在5%的显著性统计水平上增加负向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审计师的性别组成与绝对的、正向及负向操纵性应计利润并无显著关系,女性组审计师及混合组审计师的审计费用都要显著高于男性组审计师。研究结论为审计师性别组成对中国审计市场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对"旋转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通过用审计意见改善和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旋转门"会改善企业审计意见并且增加操纵性应计的程度,也就是说,"旋转门"降低了审计质量。检验审计委员会抑制"旋转门"对审计质量损害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样本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时,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越能抑制"旋转门"对审计质量的损害。这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效用。  相似文献   

4.
以A股市场2006—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在IPO定价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对全样本,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和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不相关;当考虑异常审计费用的方向时,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与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而负的异常审计费用与三者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努力程度的体现,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不会损害审计质量,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审计质量。因此,监管部门应更多地关注审计收费不足所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操控性应计利润审计质量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四大”中国合作所审计的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较低,并与股票回报率、未来收益之间的关系更为显。因此,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提高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4-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数据,以出具非标意见的倾向和操纵性应计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考察签字审计师之间的校友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签字审计师之间存在校友关系时,审计团队的沟通效率较高,团队合作效应增强,审计质量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的性别和"211"高校学历在审计师校友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审计团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完善事务所资源配置和团队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剑钧 《物流技术》2014,(21):338-340
为了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审计质量,我国引入了审计委员会制度。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替代审计质量的被解释变量,以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勤勉度、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财务专业性作为解释变量,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一个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模型,并以物流上市公司2010年-2013年的财务公告信息和财报作为数据来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物流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勤勉度会影响审计质量,物流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会显著影响审计质量,而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审计质量,我国引入了审计委员会制度。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替代审计质量的被解释变量,以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勤勉度、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财务专业性作为解释变量,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一个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模型,并以物流上市公司2010年-2013年的财务公告信息和财报作为数据来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物流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勤勉度会影响审计质量,物流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会显著影响审计质量,而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投资机会、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可以被视为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一种监控机制,是一项能够约束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安排.以我国2004年--2008年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的基础上,检验审计质量、投资机会和可操控性应计的关系后发现:高投资机会公司的股东为监督公司的管理者有动机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同时,投资机会越大的公司,其可操控性应计越高,即高投资机会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高的审计风险;而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和被诉讼的风险,也有动机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从而遏制被审单位的可操控性应计.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A+H股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对境内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非交叉上市或非双重审计公司相比,交叉上市且接受双重审计的公司的境内审计费用更高,境内审计质量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审计师特征的影响后,主要结论依然成立;在处于双重审计强制要求取消后时段的子样本中,结论也是稳健的;另外,境内审计师是否为国际“四大”对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与境内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并没有影响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与境内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客户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采用熵平衡+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在新《证券法》实施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更高,但并不影响公司季度盈余管理;新《证券法》实施后注册会计师更倾向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激进度得到改善,并且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准确性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对审计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高风险、增发新股、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以及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更大,在新备案会计师事务所进入的行业较小;新《证券法》实施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显著提高。本文的研究表明,新《证券法》没有影响上市公司对审计前财务报告质量的关注,但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敏感性,提高了审计质量,新备案会计师事务所加剧了审计市场竞争,导致新《证券法》的审计治理效应被部分抑制,这对于监管政策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向下粘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粘性具有不同作用:应计盈余管理强化了审计费用粘性,随着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审计费用的变动呈现出更强的“易涨难跌”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对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都非常显著;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粘性没有影响;盈余平滑会弱化审计费用的向下粘性,盈余平滑程度越高,审计费用的粘性越差。  相似文献   

13.
以2008—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应计和真实双重角度研究了异常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的方向对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审计师抑制了风险较大的应计盈余管理,纵容了风险较小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客户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持有不对称的态度。高于正常水平收费的审计师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为客户降低风险,明显纵容真实盈余管理为客户谋取短期利益。  相似文献   

14.
审计师强制轮换制度能够从制度上对审计师独立性给予一定程度的保证,而社会关系的存在会对审计师的独立性产生影响,但同时也能够增加前后任审计师工作交接的效率。以2007—2019年签字审计师轮换为样本研究发现,同一事务所内签字审计师的变更会使得后任审计师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提升,后任审计师审计当年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较低,且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较低。但是,后任审计师获取的审计费用并没有显著降低。与不同事务所之间的签字审计师轮换相比,同一事务所审计师轮换情况下,由于更易进行信息共享与沟通,后任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更高,且与前任审计师审计质量相比,后任审计师审计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孙娜  刘富国 《财会通讯》2009,(6):99-102,124
审计质量的问题在审计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审计这一研究领域,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IPO样本,通过建立IPO审计质量模型,检验我国IPO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能明显抑制公司经资产调整的可操纵性应计;国有股东控股上市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更高。此外,公司上市过程中如果发生剥离改制其可操纵性应计更高,盈余管理的迹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操纵性应计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非操纵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增高管年薪的作用并不显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随着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的相关性的加强而加强;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的影响取决于操纵前的利润是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如果操纵前利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没有显著影响,反之,如果操纵前利润没有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能够显著增加高管年薪。  相似文献   

17.
审计质量的问题在审计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审计这一研究领域,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IPO样本,通过建立IPO审计质量模型,检验我国IPO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能明显抑制公司经资产调整的可操纵性应计;国有股东控股上市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更高。此外,公司上市过程中如果发生剥离改制其可操纵性应计更高,盈余管理的迹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衡量审计质量,使用上市公司违规数据衡量经营和交易违规风险与虚假披露风险,考察网络媒体关注的风险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具有风险抑制效应,且网络媒体关注对风险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地,网络媒体关注可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来抑制企业违规风险,审计质量在网络媒体关注与风险抑制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股权结构—董事会—经营者为逻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取得内部治理质量好坏两个样本组。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质量对公司绩效与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好的样本组中内部治理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与审计费用负相关,验证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而公司治理质量较差的样本组不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9--2012年25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432个IPO审计样本,检验审计质量与企业长期资本市场回报、投资回报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应计利润和审计收费显著地表明了审计质量的高低,同时有微弱证据表明行业专长代表了较高的审计质量;事务所声誉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相关,但是与企业长期资本市场回报呈现显著负相关,该结果源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非效率性。总体上说,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市场上起到了一定的外部治理效用,但仍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