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税收这个概念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只要是我国公民都直接或间接地要为国家纳税,无论是纳税个人还是纳税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减轻本身的税收负担,因此税收筹划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作为企业,如果能正确协调纳税方式,合理选择涉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将会实现企业的税后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在纳税筹划上产生误区,出现一些如纳税筹划方法的选择不适当,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在纳税筹划时未从企业的全面情况出发,纳税筹划方案思路单一,未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纳税筹划的目标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企业存在的较为常见的一些纳税筹划方案,对如何实现纳税筹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在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组织形式、投资、筹资及经营管理等涉税事项进行的事先的筹划和安排。通过纳税筹划和安排,达到尽可能的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实现纳税人税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税收法制不断加强和完善的今天,纳税人若仍用偷、漏税等非法手段来减轻自己的纳税负担,风险会越来越大,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因此,积极开展纳税筹划,是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条合法途径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税收筹划是在税法规定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纳税方案来处理自身的财务、经营、交易事项的行为。因此,纳税筹划的着眼点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降低税负,而是在于企业整体价值。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可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相似文献   

5.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这个概念说明了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税收筹划的方向应当符合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税收筹划的发生必须是在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之前;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使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所谓“税收利益最大化”,包括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内涵,而不仅仅是指的税负最轻。  相似文献   

6.
一、对纳税筹划目标的认识 说到纳税筹划,人们第一反应便是企业和个人运用各种手段直接减轻自身的税负,即想尽一切办法少缴税款。这种认识使得税务机关从自身利益出发,极力反对税收筹划,即使正常合法的纳税筹划也不例外。从纳税人的角度说,由于将纳税筹划的目标公然定位于直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上,因而部分纳税人的心理是只要能少缴税款,怎样都行。纳税人的这种需求,进一步导致中介机构纳税筹划行为的扭曲,使得许多纳税筹划属于暗箱操作,实质上是偷、逃税,经不起税务机关的推敲和稽查。  相似文献   

7.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投资、筹资、经营、组织、交易、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使企业税收收入最小化、费用最大化,实现企业免除纳税义务、减少纳税义务,或是递延纳税义务等的目标,谋求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或现金流量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投资快速增长,竞争加剧,行业利润呈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利润空间。因此,探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的会计核算处理及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纳税筹划的目标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振宇 《财会月刊》2005,(10):35-35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行为的事先规划和安排,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目标应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致,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一、税收筹划的涵义 税收筹划的主体是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义务人;税收筹划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并应符合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纳税负担,使企业税负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正>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事先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筹资、投资等活动的一种行为。要全面理解掌握税收筹划,除了注意把握其合法性、目的性、筹划性等特点外,还要注意区分税收筹划同偷税、避税的区别和联系。税收筹划与偷税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伪造、变更、隐瞒、擅自销毁账簿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同时市场经济更是一种法治经济,依法纳税是企业的应尽义务。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款的支付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为了减轻税负,企业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少缴税、免缴税或延缓税款。正是在这种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纳税筹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筹资、投资、消费和经营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最优化选择,以达到在合法前提下少缴或不缴税款及优化税收结构等的一系列行为。  相似文献   

14.
税收筹划行为是指需要纳税的个人以及单位,在遵照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并依照法规导向,通过对比,选择对自身而言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进行自己的生产、经营以及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时间短,经济能力薄弱,  相似文献   

15.
税收筹划是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选择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纳税方案,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采取的纳税筹划方案是否合法并给企业带来利益。一方面,不能一味追求纳税负担的减少,因为税负的减少并不一定会增加股东财富.  相似文献   

16.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很大影响,是企业理财活动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纳税筹划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鉴于此,本文对纳税筹划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在企业筹资行为、投资行为、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同时也探讨了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筹划是指一切采用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纳税方面的策划和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制度安排。从外延上说,它应该包括“合理避税、合法节税、转嫁筹划和涉税零风险”。纳税人在现行税制的条件下.在应税事实发生前,通过充分利用纳税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合理安排自己的投资、融资及经营管理、企业清算等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在合法的前提下来达到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涉税行为。因此.纳税筹划的目标就是使企业的税后利润最大化,一项有效的纳税筹划可以减少筹划期问的税额。  相似文献   

18.
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迅 《河北企业》2012,(1):30-30
<正>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及特点(一)纳税筹划的概念对于企业纳税的概念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本文认为纳税筹划是企业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纳税人等经济主体综合利用与纳税相关的财务知识,通过一定的"非违法"方式系统地安排纳税事项的筹划工程。对于纳税筹划需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企业纳税筹划是为了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减轻税收负担,利用税法缺陷进行的避税行为;另一方面企业避税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不能超过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9.
纳税筹划是指正确、主动运用税法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行为,它既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也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纳税筹划的方法有避税、节税和税负转嫁。在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纳税筹划也蕴涵着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分公司除了根据属地原则要在当地纳税外,还要把利润汇总到总公司纳税,加剧了分公司纳税筹划的难度和复杂性。如果不关注这种风险,分公司不但享受不到纳税筹划的好处,还可能给总公司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筹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筹划,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为适应经济发展,我国自2007年开始了新一轮的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些变革必然会对过去行之有效的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提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