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A.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模式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企业要参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征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建立新的企业领导体制.1.建立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框架基础.改革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就要在实行政企分开与改造企业公司的前提下,系统更新企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基础.为此要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按照现代  相似文献   

2.
毛健 《经济纵横》1996,(9):38-4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毛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要把改革的方向目标与近期改革的重点结合起来,因企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  相似文献   

3.
练好“内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戴宏伟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的改革,包括明确产权关系、完善市场体系、规范竞争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二是企业内部的改革,即练好“内功”,依靠企业的内生力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笔者以为,二者...  相似文献   

4.
梁辑永 《经济前沿》2004,(10):62-64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界定产权关系,以往企业改革始终围绕转换经营机制,但收效甚微,皆因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向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晰产权并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赂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晰产权并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要高度重视产权的流动性,无论是从微观经验的角度,还是从实现经验的角度来看,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都是产权流动。产权失去流动性,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程幼明 《生产率系统》1996,3(2):79-81,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现代企业制度已在我国逐步展开,纵观这几年的试点工作我们可以看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动力。管理是基础,标准化则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高巍  吴吉林  吕晓辉 《经济师》2002,(1):278-279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如何巩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成果,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成为摆在众多国有企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河南天宏焦化(集团)公司在扭亏脱困后,从企业内部着手,把切入点入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劳,效,资为一体的三元分配模式,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企业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开雅 《经济师》1997,(4):22-23
模拟股份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吴开雅1997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年。国有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不可否认的是所有国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多数国有企业的活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的国有企业改革,到目前并没...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一点思考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杨民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阶段。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乃至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模式、道路及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国有企业由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五种企业模式,即实行供给制的企业模式、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模式、有简单再生产自主权的企业模式、有经营权的企业模式、有法人所有权的企业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理论和实践的根据,这五种模式反映着由产品生产者向商品生产经营者递进的过程,它们的依次递进有着某种必然性。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科学和有效的改革国有企业道路,这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保证了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30年的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取得了成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为加强企业管理和加快技术进步建立了制度基础,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国有经济的饿布局结构有所改善,等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国有经济布局仍不尽合理,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江泽民同志今年的几次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都特别强调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方向。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建议现代企业制度,有三个关键问题是实际工作中必须明确的。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概括为两点:公司是法人企业;公司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的。第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地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以使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更加的明确,防止国有企业在经营中出现产权不明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清晰,提高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问题,从而提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1、加快企业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微观基础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企业来具体实施。而作为经济运行主体的国有企业尚缺乏追求集约经营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使集约经营缺少微观基础。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抓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本着"抓住大中型企业、放开小企业"的原则,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着力进行制度创新。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相适应,建立工资协商制度是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而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市场主体.因此,国有企业的活动必然受市场经济的固有本性所制约,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搞好国有企业的工资协商制度,不仅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可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工资协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的改革滞后,给国有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集中表现为产权不清和以就业为核心的沉重社会负担。如果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那么明晰产权则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南岭 《经济纵横》1996,(9):23-27
多元化与渐进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选择南岭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进展1995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年,国务院确定的100户和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200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都相继完成或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企业以四种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  相似文献   

16.
略论国有企业组织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和深入,无论在战略性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方面,还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三年脱困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一项奠基工程,无疑它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但国有企业改制并不能代替企业组织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创新也是一重大课题。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拟从企业组织和管理角度对国有企业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组织转型进行探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无疑,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资产重组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中的资产重组 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资产重组.1984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改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产重组过程。无论是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的股份公司,还是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都不可避免的对原有企业的资产进行剥离和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18.
企业制度改革与银行债权保护韩克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过去放权让利...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由是由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决定的,根本上说是要将传统体制的微观基础改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否定。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最大问题是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攻坚问题,决不能因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改变改革的正确方向。无论是回到国有体制的老路上去,还是将所谓的新公有制企业当作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都将把改革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由是由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决定的,根本上说是要将传统体制的微观基础改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否定。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最大问题是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攻坚问题,决不能因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改变改革的正确方向。无论是回到国有体制的老路上去,还是将所谓的新公有制企业当作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都将把改革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