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悖论”与转轨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悖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学派国家学说的分岐的焦点。“国家悖论”在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在我国,承认“国家悖论”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2.
“诺斯悖论”现象说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具有局限性,对它的批判需要追溯到方法论本身,即揭示个人主义方法论在进行制度分析时的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国家二重性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阐明了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之间本质与表象的关系,对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指出国家能否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公共性与阶级性的一致程度。“诺斯悖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矛盾,而不是什么悖论。国家二重性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和细化,对认识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国家起源理论、国家模型、“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当前中国政府如何推进制度变迁?首先,要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三,努力克服“诺思悖论”。第四,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构建:核心问题与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公认的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缺陷。构建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既让国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限制国家的“掠夺之手”是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提出以“掠夺之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基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个体权力与国家的关系,集体行动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三个层次提出建立国家分析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方法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反对实证主义,主张回归现实的分析方法;降低对人的行为分析的抽象度,提出了“交易费用”分析工具;运用“契约”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企业内部关系的基本框架。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新制度学派的方法论本质上仍然是个人主义方法;新制度学派无法超越“经济人”假设带来的理论困境;个人主义方法使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在一些具体方法运用上也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和兴起是当今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人员的热门话题,它之所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说明该经济理论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中已爆发出明显的潜力。而当今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中存在着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两种理论却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作者在此作了一个简要的表象比较,以便让更多的人在研究“制度”问题时更能抓住本质。  相似文献   

7.
宪政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卫 《财经研究》2005,31(3):79-90
在经济学世界里对国家问题的认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文章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的检讨,重点从宪政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有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与市场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互补或互替关系,宪政秩序是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悖论"的制度之解.  相似文献   

8.
阮娴静 《经济论坛》2006,(24):14-15
管制行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政府管制的理论经由芝加哥大学法律经济学派(Lawand Economics)的倡导,正广为世人接受。同时,经济社会合作组织(OECD)努力推广政府管制在各国实际层面的运作与改革。事实上,政府管制是政府直接对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做出限制性的规定。中国作为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国家,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政府管制仍然是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政府“缺位”和“越位”的问题,使得针对政府管制的讨论日益激烈。问题的关键是,政府管制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改变政府的某些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9.
蒋雅文 《经济评论》2004,130(6):73-75,82
谈到新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时 ,理论界往往会一概而论 ,但新制度主义内部的分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国家理论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与理性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的国家理论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不足。经济利益、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意识等因素对国家起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派将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加以考察,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当前,Daron Acemgolu等人将政治制度嵌入经济增长的研究中,认为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增长,这不仅丰富了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也使其理论框架更具说服力。文章将介绍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与实证检验,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凯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们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他们自上而下设计的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导致苏东(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大幅下跌。中国和苏东转型实验的比较研究,促使我们重新检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均衡学派与非均衡演化学派关于经济波动本质的争论。转型萧条的惨重代价,使我们加深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区,例如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趋同理论。中国基于学习、创新和分散试验的新经验,将使经济学超越均衡优化的古典规范,去探索非均衡演化的复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国家的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两重职能[社会管理、经济(含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财政“一体两翼”的经济基础或思想源泉。从两权不分与计划型财政的转型入手,提出“一体两翼”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理论总结,既回答了对“一体两翼”的批评与否定,又强调了“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现实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剑桥资本争论"与新古典分配理论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璐 《当代财经》2004,(8):12-19
目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由于完全排除了特定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框架,从而在与新剑桥学派发起的“剑桥资本争论”中不断以逻辑悖论形式公诸于众;相反,由新剑桥学派所要复兴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才是真正能够联系到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巴泽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架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享有盛誉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巴泽尔基于自身确定的经济研究的逻辑前提,用独特的产权分析方法研究了包括产权、交易费用、契约、组织、国家理论等在内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所有研究领域,构建了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架构。当然,为弥补交易费用范式的固有缺陷,巴泽尔的新制度经济学还需要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层面进行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贺惠军 《时代经贸》2008,6(3):119-121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运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运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 《当代财经》2003,(6):93-96
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利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3,(10)
<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成功地促进了国家竞争力发展,被称之为"中国奇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传入我国,与我国的市场经济转型实践相结合,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的革命,也掀起了作为经济学科的分支——会计学的革命。利用现代产权理论和方法,思考和分析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和发展,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产权会计学派,开辟我国产权和会计研究的新领域,是我国会计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方向。太原师范学院李梅副教授在其专  相似文献   

19.
自哈佛学派始,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且主要通过结构、行为、绩效三个范畴研究市场的垄断竞争关系。后来出现了芝加哥学派,由于这两个学派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产业组织理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产生了新的学派和分析框架,主要表现为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本文研究这些学派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从产权理论到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诺思,1990),两者共同决定了整个经济绩效的水平。制度变迁是不同制度之间替代和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新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产权学派的努力,后来逐渐接纳了关于利益集团、寻租与国家的认识,进而形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随着路径依赖、认知科学和博弈论的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