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险支持体系的一部分,在防范和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民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农村保险覆盖率低,要拓宽农村保险领域,发挥保险中介作用,创新保险品种,加快农业保险立法,促进保险业的改革、发展,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建立引入农业风险冲击和农业保险的基本模型,基于此引入农业保险投资和农业保险补贴,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三种农险模式对农民终身效用的影响。其次,运用2010~2015的分省面板数据来检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农户消费和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补贴对农民终身效用的提高大于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投资提高农民终身效用的水平大于农业保险补贴;基于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方法表明农业保险保费、赔付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提高农民消费和HDI(人类发展指数);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表明只有当农民消费和HDI的发展超过一定的门槛值以后,农业保险保费、赔付和补贴对农民消费和HDI的影响才会变为正相关,农业保险的反贫困效应才能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农业保险普遍可得、农民可支付和保险公司的经济可持续,美国基于农业保险费用构成理论,形成以针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和针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补贴为主体,以再保险支持为核心的双向财政补贴机制。该机制提高参保率,保障农业保险良性循环,但会带来财政支出压力变大,转移效率偏低等问题。总结美国经验,为创新优化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保费补贴会改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期望收益,进而会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最终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根据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本文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造成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二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张造成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三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财政补贴的环境效应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保险覆盖结构、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比例,诱使农民采用环保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使农业保险真正实现维护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农业保险普遍可得、农民可支付和保险公司的经济可持续,美国基于农业保险费用构成理论,形成以针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和针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补贴为主体,以再保险支持为核心的双向财政补贴机制。该机制提高参保率,保障农业保险良性循环,但会带来财政支出压力变大,转移效率偏低等问题。总结美国经验,为创新优化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补贴额度及补贴成效进行了总结,剖析了我国农业保险"高补贴低覆盖"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保险是目前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农业保险与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农村供销并称为保持农村经济稳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体系。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和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后,国家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保险工作高度重视,从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对农业  相似文献   

8.
中日农业保险体系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文 《西南金融》2013,(2):44-48
日本农业保险在分担灾害风险、提高农户御灾力和稳定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有诸多可借鉴之处.本文通过对中日农业保险运营体系、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五个方面的比较,提出日本经验可供中国借鉴的六个建议,即赋予农业合作保险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实施有条件的强制保险、建立巨灾分担机制、优化保费补贴政策、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和农业保险产品向“菜单式”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敏 《西南金融》2012,(12):31-33
为充分发挥保险参与农业风险管理的社会功能,政府应创新保险机制,拓展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险种,提高参保率与赔付率,应着力优化补贴机制,扩大补贴险种的范围,拓展补贴对象,提高补贴标准,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责任比例;应完善农业巨灾分散机制,建立专门再保险机制和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应提高政府监管水平,优化监管机制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认识并完善农业保险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农业保险与农村经济的基本理论、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农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发现农业保险在农村金融、农业生产、社会稳定、国民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正面影响,并对有效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2007年被财政部作为首批试点纳入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10余年来,濮阳县政府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县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支持保险体系、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成绩,分析问题,为下一步政策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优势和缺陷分析,从合理确定财政补贴保费的农业保险险种范围、合理确定保费补贴比例和补贴对象、对保险企业配套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构建广西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有效分担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改进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哈密地区逐步开展农业保险试点推广工作,在保险产品种类创新、保险赔付等方面,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防范和减少农业风险损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农村经济的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保险支持与地区"三农"经济发展不能有效对接,未能充分达到互惠共赢。本文就如何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地区农业发展有效对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15.
贺柳 《海南金融》2008,(8):73-76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然而其农业保险的发展并不顺利,农业风险的保障程度很低。国家通过引进国外农业保险公司和发展专营农业保险公司来发展农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水平还是偏低。2007年,国家在湖南、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开展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以提高农业的风险保障水平。笔者针对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中表现出的若干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政策补贴后的农业保险发展前景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三农"一号文件。该文件有六处提到农业保险,分别是第三部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之"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中提及的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以及第四部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之"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中阐述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农业再保险、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的协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受自身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及气候因素影响,农业发展中呈现出一些典型特征,相应的农业保险模式也应做出适当调整.传统农业保险模式因保险金不足、保费补贴无政策性投入等缺陷,导致参保率不高、保险公司效益低下,农户和农业企业无法真正享受到农业保险的惠益.当前时期,应当紧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府投入,转变农业保险模式,引导农民保险意识,科学配置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为福建省农业发展护航.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财政》2013,(2):28
农业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提高支农效率和效益、改进农村社会管理、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完善防灾救灾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中央财政自2007年起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随着补贴品种不断增加,补贴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业保险已逐渐成为财政金融支农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制于工业化进程,每一个国家都只能选择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政府的农业保险政策和市场的农业保险需求都会发生变化。当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差距导致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地区差异,建议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担财政补贴资金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补贴标准和保障水平相近的农业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关注"三农"领域,并对农业保险提出进一步发展要求,以契合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论文以农业保险三方主体——政府、经营机构和投保方视角,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进行再认识,提出通过政府尽职统领、经营机构精准化服务、投保方积极参与达成三方合力、协同配合推动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此外,市场机制与巨灾机制的建立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妥善解决参保主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速推动农业保险质的飞跃,发挥农业保险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