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杨并非“张扬”。剃着学生头,极富表情的眼神.一身休闲的牛仔服。这位年轻而平实的导演带来了《爱情麻辣烫》、《洗澡》和《昨天》这样充满光彩的影片。张杨说他爱好喝咖啡,在我看来,他更“爱好”吸烟,但他吸烟时的一个细节,让人感觉到了他的可爱。开始谈话时,张杨坐在我的上风向.一支烟过后.他突然不好意思的一笑,坐到了我的下风向.并连连道歉,此时他没有了讲起电影时的善谈.倒多了几分男孩子般的腼腆。这真印证了张杨是个内向的人说法。  相似文献   

2.
余越 《消费导刊》2009,(4):224-224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意大利导演、编剧吉赛贝·托纳多雷的代表作品《天堂电影院》。本文将从导演的创作风格、影片故事发生的历史和宗教背景、影片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几个方面深入剖析、读解这部作品。笔者认为,这部影片将教堂的电影院作为整个故事展开的主要地点和关键线索,充满了基督教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理想与现实的追问,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电影《三毛从军记》是一部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喜剧片。本文就《三毛从军记》中电影艺术语言的组成进行分析,从超现实主义表现语言入手,探析影片是如何通过真实的世界与虚幻的梦境、多变的色彩与荒诞的表达、动画与实拍相结合三个方面来体现超现实主义的。  相似文献   

4.
《商》2015,(5)
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是一部幽默中带着伤感、悲剧中渗透真情的现代爱情片。在这部甜蜜与悲痛、爱情与病魔交织的影片中,导演向我们展示了爱情的真诚和感人之处。本文从叙事线索、叙事结构两方面对这部影片进行了分析,以便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的主题——爱情。  相似文献   

5.
陈宇轩 《商》2013,(19):354-354
《这个杀手不太冷》是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电影,电影既沿袭了法国影片浪漫唯美、默默柔情的风格,也加入美国好莱坞电影警匪枪战片的商业元素。实现了纯粹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宋国栓 《消费导刊》2009,(18):226-226
韩延导演的影片《天那边》讲述一对大学生恋人去贫困山区志愿支教的故事。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暴露了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局限:自我定位不准,支教成为斗争;身份转换困难,支教难以深入;无意驻留,不能委以重任。由此,支教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4)
《偷窥狂》(Peeping Tom)是由英国导演迈克·鲍威尔(Michael Powell)拍摄的影片,于1960年上映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为后人带来启发。本文分析和观察导演是如何从剧情、对白、细节、音效等方面塑造了深层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一个边缘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丰满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原芳纯 《商》2014,(19):69-69
从1985年的《地下铁》到1990年《尼基塔》,从1988年的《碧海蓝天》到2014年的《别惹我》、《露西》,从艺术片到商业片,法国电影导演的影片商业化因素越来越多,但影片中仍不缺法国浪漫的艺术气息。本文从吕克贝松的作品入手,将其在法国的代表作品和在好莱坞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贝松一直在坚持自我,浪漫的艺术气息能够浓浓的融进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中。  相似文献   

9.
末末 《商业文化》2007,(7):86-86
米凯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是我非常喜爱的电影导演,属于世界级堪称伟大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导演。1912年9月29日生于费拉拉。1939年开始从事影评工作,还曾就读于罗马电影实验中心。1942年后随著名导演R·罗西里尼工作。1950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一个爱情故事》。1960年,他的影片《奇遇》  相似文献   

10.
聂亚婷  周兰 《商》2014,(25):85+71-85
首先本文简单阐述了李安导演的作品风格以及本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其次介绍了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并且就人性与兽性、隐喻与转喻、信仰与理性、东方与西方四个方面就影片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阐释,最后总结全文主旨大意。  相似文献   

11.
李国聪 《商》2013,(15):319-319
《海洋天堂》是关于死亡、关于爱、关于一个父亲为了能在自己死后让有孤独症的孩子在社会上好好生存下去的故事。影片中较为强烈的时代指涉与现实关切、围绕叙事线索展开以及对人物角色的刻画和题材的把握,为导演表达自己的个体话语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契机和叙事张力,影片以温情的镜头语言诠释“父爱”,不管是具有关感的视听语言,还是真诚的故事讲述,或是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都为“父爱”提供了影像表达的具象化平台。  相似文献   

12.
对于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作品《弓》,影评人和观影人的评论大多是关于剧情,如影片中所展示的有关隐喻的情欲与男权主义,以及在剧中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弓。文章则从小众的角度讨论《弓》的色彩语言,抛开被人们所熟悉的论调,仅从色彩上对影片进行剖析金基德的《弓》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3.
尽管对张艺谋作品的谩骂已成为一种习惯,但今天,我们不该再去谩骂《长城》——作为一部给外国人看的中国影片,它算是成功的. 自《英雄》以来,张艺谋的导演风格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小众文艺转向大众商业.张艺谋不仅塑造了第五代导演的典型形象,并编制了一部新锐导演自我演化的剧本,随后而来的第六代、第七代导演,似乎都不过是对这种“从国外到国内的曲线救国套路”的不同演绎——首先得到国外电影界的认可,然后获得国内小众知识分子的吹捧,继而转变为文艺青年的文化装饰品,最后成为商业化大众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4.
在新生代导演作品不断涌现的2019年,更多导演为国产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仍然活跃在银幕之上,在其影片中体现出典型的历史文化批判风格,突破了"个人电影"相对狭隘的框架。中生代导演依旧是电影创作的基石,他们聚焦众生百相,为电影创作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康杰 《商》2013,(1):291-291,288
电影《日瓦戈医生》是导演大卫﹒里恩的作品,改编自苏联作家鲍利斯彼斯特纳克的诺贝文学奖作品。影片呈现了理想主义者的医生日瓦戈和热情奔放的护士娜拉之间悲壮的爱情。本文试图从影片中体现出的"矛盾"和"爱"两个方面赏析,解读在俄国大革命背景下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6.
西部掠影     
《断背山》:最好的时光最刻骨铭心的感情是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于杰克和恩尼斯而言在断背山的日子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可惜那个年代的他们回不去。世界在改变,变得越来越包容,时至今日同性爱人也可大声宣布相爱成婚,但在那个年代却只能孤寂的躲藏。在影片《断背山》之中,恩尼斯对杰克说:“我们一起是需要控制的。”控制、节制、隐忍,正是这部影片中那份情感最大的特征,而这正是中国文化中那份含蓄的表达,电影简洁的风格让每一个镜头都极干净,  相似文献   

17.
吴娇 《商》2014,(49):162-162
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被视为香港最经典的影片之一,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图腾,而且至今不失去其先锋位置。《大话西游》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经典名著《西游记》,建构了崭新的人物形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大话西游》。本文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两方面探讨影片中的文化解构。  相似文献   

18.
刚结束不久的5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上,爆出一个大冷门,韩国籍导演林权泽的《醉画仙》获得了最佳导演奖。业内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影史上最伟大的描写画家人生的影片。”  相似文献   

19.
《市场周刊》2012,(4):8-8
2月18日晚,第62届柏林电影节闭幕。意大利的国宝级导演塔维安尼兄弟凭借《凯撒必须死》在18部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与之前媒体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今年的最佳男女主角都是新人当道。  相似文献   

20.
袁洁平 《中国广告》2013,(6):110-112
《致青春》5月前后在内地公映10天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超过5亿的票房,这样一部并不是大场面大制作的影片,为何如此卖座?原因究竟在哪里?这是偶然的吗?广告专家袁洁平为你揭秘《致青春》成功的全媒体营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赵薇执导的导演处女作,也是赵薇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这部影片根据著名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改编,该片由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由内地著名编剧李樯亲自操刀改编剧本,由海峡两岸著名演员赵又廷、韩庚、杨子姗、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