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在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和内在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了我国在面临经济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市场必将国际化的开放背景下 ,必须对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认为采取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度是较为恰当的选择 ;并对汇率目标区制的特点和在我国应用中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结合相应的政策操作 ,对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的一些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三元悖论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集中探讨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金融政策组合三元悖论条件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选择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缺陷;其次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金融政策组合的三元悖论,分析了我国面临的事实上是两种组合的择优而非三种方案选择,并指出最适解可能是一个中间解而非角点解。基于此笔者认为,资本账户管制和固定汇率制是相辅相成的,在资本管理没有放松的前提下讨论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无意义,因此,合理的改革进程安排必须是资本流动逐步放松和人民币汇率逐渐弹性化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后给出若干现有汇率制度(制度内而非制度本身)框架下的具体改革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汇率目标区理论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在对汇率目标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加以简介的基础上 ,结合现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特点及其缺陷分析 ,指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和机遇的中国 ,人民币现行的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创新 ,已经到了必要、紧迫的时候 ;而汇率目标区的汇率机制是较为适合当代世界经济的现实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的选择。本文接着从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基础均衡汇率和边界值的测定、中央银行和政府的作用及作用条件等不同方面 ,对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的创新实施 ,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建雄 《经济师》2003,(6):39-40
文章从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出发 ,结合货币危机理论 ,论述中国的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人民币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 ,中国资本项目 (账户 )开放和加入WTO后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提出应增加汇率和汇率机制的灵活性 ,扩大浮动范围 ,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相似文献   

5.
赵武  杜斌  闫化海 《经济师》2005,(3):58-59
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 ,现行单一钉住汇率制度将会“退出”。文章根据汇率制度选择的“退出战略”结论 ,结合各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践和我国的实际 ,分析了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退出”的方式、时机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汇率与股价变动关系:基于汇改后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我国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与股市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有助于深刻认识金融市场联动特征,对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实证发现了汇率和股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两者关系符合流量导向模型,上证指数受到汇率长期影响,从短期来看,股市和汇市存在着交互影响,汇率变化影响股指变动有时滞。运用滚动窗口的Granger检验和加入其他重要宏观变量的多变量协整检验,本文证明了这种长期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进一步从板块指数与汇率的关系来看,房地产、金融、民航、石化、钢铁指数均与汇率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汇率变化是这些板块指数的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做出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新广 《经济师》2005,(10):250-251
加入WTO后不断扩大的金融开放进程将对我国现行汇率制度造成一系列冲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要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汇率制度,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步扩大汇率的波动区间,按期实行目标区间浮动的汇率体制,最终实现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以适应金融开放对汇率的要求,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刚 《经济经纬》2007,(4):124-127
开放经济下,资本流动、利率和汇率三者相互联动、相互协调、自动平衡。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的前提条件;资本控制程度影响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利率和汇率相互作用、相互传导。一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资本控制程度和利率或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取决于资本控制、利率和汇率三者的联动效应。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之间的关系,发挥三者联动协同效应,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中国汇率改革的路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和杰 《当代财经》2003,(11):44-49
中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能满足其维持存在的充要条件;若继续实施这种僵化的汇率制度。将不能满足内外政策均衡搭配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金融制度,培育截观市场主体;逐渐规范、谨慎有序地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加快彻底实行经常账户下的人民币可兑换。强化国际收支预警体系的建设:增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有一定幅度的目标区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0.
汇率制度是联系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的“纽带”,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国家究竟应该依据何种理论,选择哪种汇率制度,应该依据各国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因素来决定。研究西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必须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势在必行,“两极论”在我国不可行,汇率目标区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改革配套措施的短视化倾向制约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除了参考IMF事实汇率分类法的外部评价,本文以高度市场化的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低于收盘价。本文最后强调,深化汇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以及淡化中央银行汇率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按照Stavarek(2007)的方法和标准,分别计算了2002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市场压力及中央银行干预指数。结果显示,人民币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相比,不仅没有减轻外汇市场压力,反而加大了外汇干预压力。汇率制度不是影响外汇市场压力的决定因素,但不同的汇率制度却对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程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民币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央行干预程度明显降低,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徐滇庆 《开放时代》2010,(8):95-108
文章批评美国关于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的指责,认为中国稳定人民币币值的行为不等于操纵汇率,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美国压人民币升值无益于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无益于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人民币汇率调整应该基于中国利益主动调整,不能迫于外国压力,被动调整。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衡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货币相对供求等决定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均衡汇率理论只是强调单一因素,同现实相距甚远。本文构建了多因素国际竞争力平价模型,认为均衡实际汇率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而变化,国际竞争力相对提高,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反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多因素中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指标,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然后再基于这个协整关系式计算人民币的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并据以判断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J曲线效应理论是探讨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方面得到了证实。研究还进一步显示,中国粮食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且与前二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的反向相关程度大于当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此外,出口退税率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粮食的出口贸易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蓉  杨文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51-52,125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贸易顺差的逐年扩大,加之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结束,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首先阐述了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及通货膨胀率,并分析了它们与汇率变动的关系。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加以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曹广喜  夏建伟 《技术经济》2008,27(10):90-95
基于Frankel—Wei模型构建了VC—FW模型,并利用VC—FW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在2003年4月至2007年7月期间的动态运行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虽然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倾向于“软”盯住美元,但人民币汇率制度正缓慢地向具有更大汇率弹性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且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的扩大加速了这种转变。同时,分形分析结果表明,与同时宣布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马来西亚相比,人民币汇率运行的灵活性比林吉特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国际效应进一步加强。文章分别建立了单一国家和多国的动态 CGE 模型,基于最新的全球贸易分析计划(GTAP )数据库和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分别模拟了2016-2030年人民币持续贬值和先贬值后升值的两种情景,并从物价水平、国际贸易、经济总量、行业产出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价格指数方面,人民币贬值将给中国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2)在贸易方面,人民币贬值只能在短期内扩大中国的净出口,但在远期反而会导致净出口下降;(3)在经济总量方面,人民币贬值只在开始阶段的短期内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而长期贬值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4)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在贬值情景下的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服务业的产量持续下降。总之,两种情景均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相反,东盟、日本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将从中长期受益。因此,中国政府应当制定若干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预期管理,实施差别化的外贸政策,加强多方合作,积极应对国际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Using data from 1978–2005, this paper estimates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nd misalignment respectively, and uses Engle-Granger (E-G) two-step method,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MB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on China’s export. Because China is the economic transitional country with the character of dualistic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ntrol variant into the model which is the ga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contribution to GDP.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is model is more credible and stable. There is an obvious cointegration between China’s export and RMB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domestic GDP and foreign weighted average GDP. RMB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has an obv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China’s export, but it has self-corrected dynamic mechanism. Then using binary Logit model,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bigger RMB underestimated misalignment is, the bigger net export probability is, which is good for export. The bigger RMB overestimated misalignment is, the smaller net export probability is, which is bad for ex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