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前中国保持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在于稳定就业。但由美国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就业岗位总量不足,缺口达1200万个左右。在失业群体中,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30多万人(包括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宏观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从重庆市近年经济运行的结果来看,物价平稳,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1.4%以上,但是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2004年结存的下岗失业人员21.84万人;新增下岗失业人员在14万人左右;约有40万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到城镇就业岗位的竞争队伍中;高校应届毕业生持续增加;来自三峡库区区县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初步预测到2008年底,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2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54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30%;,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为4.0%。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鼓励创业活动,以防止经济减速期失业人员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注意保障就业岗位的质量不恶化,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薪酬管理、职业安全和基本社会保险能够兑现。  相似文献   

4.
1.下岗、失业人员。“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这些人员中除部分中老年职工自愿退出就业外,大多数人仍需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以煤矿作为支柱产业的辽宁省阜新市,在煤矿资源枯竭后有大量矿工失业.阜新市累计失业职工24万人,有63%的职工实现再就业,其中稳定就业占23%.需要再就业人数最多、最难就业的是矿工.矿区职工人数由最多时的20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万多人,矿区7万名集体职工中有近6万人下岗.为解决再就业,阜新市政府开辟多条就业途径,其中农业园区是就业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6.
《时代经贸》2012,(11):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10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1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43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8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目标的113%。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08,(1)
2008年是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的第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达了2008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具体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简称“105145”)。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州城镇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州就业的现状及问题。总体来看,目前广州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2001年1至7月,广州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比上年末增加2.61万人,达10.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超过年初确定控制在3.5%,的目标。2002年的1—3季度广州地区城镇地区登记失业人员总数为164246人,其中本期增加失业人员99610人;本期共实现75947名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就业率为46.2%。本期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0774人,失业率为3.02%预计年底累计失业人员将达到20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2000年广州市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性攻坚阶段,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转制、减员、关闭、破产的力度,全市近10万职工被直接分流到社会上;另一方面,由于本年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工商系统的2.5万原为农业户口的人员转为城镇居民,其中约1万人进入了失业登记者行列。  相似文献   

9.
1998:就业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回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的1997,1997年是我国就业形势明显趋于严峻的一年。当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69600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47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登记失业人数达557.58万人,失业人口连续5年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0.
以煤矿作为支柱产业的辽宁省阜新市,在煤矿资源枯竭后有大量矿工失业。阜新市累计失业职工24万人,有63%的职工实现再就业,其中稳定就业占23%。需要再就业人数最多、最难就业的是矿工。矿区职工人数由最多时的20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万多人,矿区7万名集体职工中有近6万人下岗。为解决再就业,阜新市政府开辟多条就业途径,其中农业园区是就业主渠道之一。一、为什么选择农业园区作为就业主渠道1、发展农业园区能够实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匹配阜新市煤矿工人大部分来自周边城乡,其中相当一部分矿工原来就是农民,其家属也是农民,对农业生产并不陌…  相似文献   

11.
借鉴与参考     
199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年,随着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国至少将有180万富余职工面临失业的危险,他们将告别原岗位,寻找新的出路。加之目前已有500多万失业大军,这18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揭开面纱,中国承认失业失业危机,危及全球。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4年初,全球的失业和半失业人数已达8.2亿,这就是说,世界上几乎每3个劳动者中就有1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我们国家历来对"失业"一词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2009,(8):61-61
(一)就业形势走出低谷实现企稳回升 我国就业形势正走出低谷,实现企稳回升。今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的6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一季度末持平。企业岗位流失速度减缓,6月份出现净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的54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的79%。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仍需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梅 《当代经济》2001,(11):43-43
目前,在利用外资观念上和认识上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看不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设法进行限制,以期引进高科技产业。其实不然。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仍须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解决十分重要的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有关资料分析:2000年,全国需安排就业和再就业人数高达2550万人,当年新增就业人数仅为260万人,尚有2290万人待业,实际失业率已高达11%;预计2001年新增城镇劳动力450万人,大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350万人,当年新增就业岗位按300万人计,则当年失业人员将达2790万人,这里还未计算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人员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如果包括这部分人员,失业人员将达3000万之多。未来十年内,每年须新增就业岗位2100万人。 历史经验表明,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相当部分的人员  相似文献   

14.
一、城乡就业矛盾现状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国家经贸委了解的情况看,1998年底,中国结转的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人员为620万人,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超过1000万人,下岗职工中未就业的人员达600万人。企业内部还有3000万左右的富余职工,这些隐性失业人员随时都有可能显出。城镇就业问题不仅来自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企业的冗员,同时还来自城镇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以及伴随中国当前机构改革分流出来的相当部分人员,据估计,1999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量基本要在400万人以上,城镇自身面临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二元化”与“奥肯定律”的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经济的恢复并没有走上如奥肯定律所预示的轨迹,而是陷入高失业经济增长的泥潭,这标志奥肯定律已经陷入了某种困局。而出现奥肯困局本质原因是在于美国经济二元化的趋势,导致其就业经济与GDP创造经济的相分离。本文构造了一个分部门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模型,揭示由于劳动力吸收能力以及GDP创造能力在虚拟经济部门和低端服务部门之间的不对称性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弱化,该不对称性随着经济虚拟化和去工业化而得到不断强化。利用1950-2009年美国的总体和分部门数据就GDP和就业创造的非同步性及二者的不对称及其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忽视由经济二元化引起的奥肯定律已经弱化事实的经济恢复政策,只能使得美国走上高失业型经济增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就业状况与失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就业状况与失业保障冯煜一、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严峻1、新增劳动力数额仍然很大。劳动部门预计,“九五”期间城镇新增劳动力5400万人,预计仅能安排3800万人,争取安排41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解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密切关注的焦点。据CCTV经济频道在2010年02月25日的报道,人社部发言人尹成基对外透露,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呈跳跃式增长。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创出了新高,比2009年增加19万,而去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还有约80万人。人社部透露,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今年我国新增就业任务将达到900万人。然而,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再加上其他高达190万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
财经消息     
专家呼吁建立失业预警机制 2003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到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测算,计划全年新就业1000多万人、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左右。虽然非典疫情较严重的广东,北京、天津等地政府,相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问题成因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雪  张阳 《经济论坛》2004,(4):17-18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现阶段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超过1800万人,失业率约为8.1%。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5亿个,剩余劳动力约占30%,约为1.5亿。大学生就业与失业开始出现新的问题,截至2003年夏季,待业与自愿失业的大学生数达到近100万人。若将城镇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加,将达到1.68亿人。全社会失业率将高达23%。这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就业的压力,就业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期间,我国虽创造了1.7亿多个就业岗位,但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并不乐观。我国每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另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至少2000万人。这样,我国实际上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为1.97亿人。如果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按8%计算,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则每年对劳动力的需要约为800万。这样,我国将有1.8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