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传统意义的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存在着众多的弊端:一是评价的目的过于强调甄别,不注重改进和促进;二是评价的内容侧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比较片面;三是评价的过程缺少对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变化的评价,只重结果;四是评价的方式主要滞留于对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方面的笔试,比较单一;五是评价的主体为教师独断,扼制了学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六是评价的原则批评性居多,因在心理上早已把一些中职学生打入冷宫。在这种语文学习评价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无疑会挫伤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的积极性和热情,一旦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这些学生对这种评价往往就会采取应付、逃避甚至对抗的消极态度,这种评价使中职学生无从乐学,语文素养也就难以提升,因而这种评价无疑亟待变革。笔者以为当前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以之规避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不当给学生带来不应有的学习痛苦。  相似文献   

2.
赵涛 《魅力中国》2014,(10):112-113
课堂活动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中职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应遵循全员参与、层层设问、注重创造性、兼顾趣味性等主要原则。正确并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将有助于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中职数学教学,面临中职学生厌学、怕学、不想学等问题。如何搞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中职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五模块”教学评价体系,将数学教学中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与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相结合,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关注师生交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容易落入无效的境地。基于"计算机"课程本质,结合不同专业的学习,创设符合学科本质且能够发生有效任务驱动的情境,是"计算机"课堂情境得以有效的重要保证。文章对中职"计算机"课堂情境创设进行了有效性探究,建议"计算机"教师要善于发挥积极评价的作用,以通过这一基础学科完善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5.
陈利明 《魅力中国》2014,(26):161-161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本文从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角度出发,先分析了实施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林敏 《魅力中国》2011,(21):280-281
针对中职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自信心不足,数学课堂时常出现启而不发,引而不进,导而不行的尴尬局面,教学成效微乎其微。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这是每一个教师所要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互动行动心动”三个层次把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动”感地带,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成效,促进中职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阎学华 《魅力中国》2011,(21):456-456
随着普通高中及各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均逐年下降。这给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是摆在中职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杨玉红 《魅力中国》2014,(17):193-193
推行素质教育。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其中必不可少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如果课堂评价运用的好,它对于创造性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利用好课堂评价这个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职数学教学要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提出了和谐的中职数学课堂这一理念,并着重介绍了实践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尊重中职数学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注重情感教学;同时采用过程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郭艳红 《魅力中国》2013,(31):248-24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飞速发展,大量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中专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岳颖 《魅力中国》2012,(32):102-102
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变传统中职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实践锻炼,将课堂与生产实践有效结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相似文献   

12.
梁学辉 《魅力中国》2013,(31):250-250
本文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在中职数学课改中。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突出数学基础性、实用性;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中职数学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学生的起点低,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势必给基础文化课的数学教学带来莫大的挑战。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跟不上步伐,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职数学一定要和专业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建立多梯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这样中职数学才能走出尴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胡文波 《魅力中国》2014,(15):144-145
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而其中一种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不仅如此.国家还为中职生的成长成才打通了“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为中职生打通了“专升本”的深造通道。一方面是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却是很多学校对于中职学生培养的苦恼,在这方面,一线中职老师更是深有体会.中职生源普遍是初中成绩不好,被中考淘汰出局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大多不好。而且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选择中职也多是由父母代办.他们本人对中职并没有多少好感,甚至排斥,所以给中职学生上课并不轻松。一些中职学生到了新的学校后。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迷失方向,对于课堂教学更是浅尝辄止,逐渐放弃,但是课堂教学对于中职生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存在很大的矛盾.中职老师要如何改变课堂才能把学生吸引住,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希望能就该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在中职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从实际工作和生活方面提出了中职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性,从城乡差异、思想和环境上分析了中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从教材、教师和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抓好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成,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科学的、积极的激励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世昌 《魅力中国》2010,(30):59-59
新课标要求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课堂上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蓝美基 《魅力中国》2013,(23):210-21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课堂评价。搞好课堂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保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自己及时反省。艺术性的评价,正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评价会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下面谈一些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和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实际,提出了将掌握学习理论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主张,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谈了掌握学习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形成了"学生先进行完成知识技能学习,再进行课堂师生面对面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的新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职"电工技术"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文章对翻转课堂在电工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