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客安全感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重要标志,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基本的需求。文章在阐述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概念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了游客安全感的形成过程,构建了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服务内容、地域文化、旅游环境、安全信息、治安状况是游客安全认知评价的5个公因子;(2)采用多元统计的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安全认知评价与5个公因子等之间的关系假设成立;(3)使用山岳型、滨海型、乡村型综合样本数据对游客安全感形成机理模型进行了拟合检验,模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出游动机的游客目的地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选择行为研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现有文献利用了社会、经济、地理等诸多模型和理论对目的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的离散选择模型在游客目的地选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缺乏属性交互项对于目的地选择的抑制或者激励作用的研究.本文利用2002年江苏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原始资料数据这一选择完成式类型的数据构建了两个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讨论了寻求闲适安静环境、探亲访友、公务出游3种出游动机对于出游距离以及旅行花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闲适安静环境出游动机的游客倾向于选择远距离的目的地,且这类游客也愿意增加旅行花费;出于探亲访友这一动机出游的游客则更愿意选择靠近自己居所的旅游目的地,且不倾向于增加自身的旅行花费;公务出游的游客倾向于选择远距离目的地,也倾向于增加他们的旅行花费.  相似文献   

3.
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目前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理论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然后,在10个热点旅游城市采用100分制6点等距量表,以537份旅华英国游客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对旅华英国游客来我国城市旅游的旅游动力中的推力因子、拉力因子、阻力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华英国客流旅游动力中主要有8大推力因子、9大拉力因子和7大阻力因子,推力在促动力中占44%,拉力在促动力中占56%,阻力相当于促动力的39%。  相似文献   

4.
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散客旅游是全球主流旅游方式,入境散客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采用问卷法采集数据,研究样本总量1451份,运用地图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的分布和扩散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散客以北京、广州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以香港为辅助口岸,旅游线路以单目的地、短线为主,平均到访目的地数量较少;北京和广州是单目的地散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点散客旅游流集中分布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以"北京—西安"之间的流量最大,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川滇3个区域性集中分布区;散客旅游流网络规模较大,但网络密度较低,整体结构松散,发育程度较差;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划分成综合性节点、枢纽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4种角色类型。文章首次从宏观联系的视角对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进行了整体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入境旅游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鹏熠 《旅游学刊》2012,27(2):72-79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由旅游企业经营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学界关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章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6个方面,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并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不仅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产生间接作用.相比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对游客满意和忠诚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游客对目的地的信任:维度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不少旅游目的地存在"失信于民"的现象,典型如"三亚天价海鲜事件",这些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任,并进而影响到其对目的地的旅游体验、目的地的选择,等等。因此,有关游客对目的地信任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游客对目的地的信任问题,在参考已有旅游信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心理学与营销学中关于人际信任与品牌信任的研究成果,首先探究游客对目的地信任的维度,其次考察其对游客满意度、游客重游意愿与推荐意愿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多渠道收集而来的479份实地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游客对目的地的信任属于二阶因子结构,其维度包括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能力、感知友善与感知正直,进一步分析了3个不同维度对游客满意度、游客重游意愿与推荐意愿的影响。最后,文章对目的地信任形象的建设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境游客的消费偏好和兴趣特征研究已成为当前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满意度调查和细分市场展开,在研究时效和话题覆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借助网络大数据研究分析方法,基于游客情感分析理论,以赴澳中国游客发布在国内旅游网站的评论为素材展开分析,比较其与国际游客的差异性,继而解析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游客在吸引物类型和旅游活动两大要素上与国际游客存在较大差异;(2)目的地要素和吸引物类型均有可能引发中国赴澳游客的正负面旅游情绪,地标性景观和多样化特色较能引发中国游客的正面评价,而中国游客对澳文化资源和冒险性旅游活动评价较低;(3)中国游客对澳大利亚旅游城市的情感喜好,与其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城市基本职能存在一定关联.这些发现与当前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较为吻合,但与现存针对中国赴澳游客的满意度调查不一致.研究的意义在于开拓了研究游客偏好和评价的新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国际旅游目的地改进针对中国游客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瑛 《旅游学刊》2008,23(4):43-48
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和到目的地后的实际感知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在目的地管理及营销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安国内市场为例,在构建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的Co-plot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游客满意度与期望呈负相关、与实际感知呈正相关;对游客期望进行管理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前提;旅游目的地的"软环境"对目的地总体评价影响显著;改善旅游目的地软环境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亲景度的概念,利用亲景度指标,以美国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度美国游客旅华的人数.分析了美国游客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昆明、桂林六大热点城市的亲景度,揭示了美国游客在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的偏好程度,提出了深层次开发美国客源市场的对策,从而确定针对美国客源市场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文章以广东省乡村旅游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构建目的地依恋与游客满意度的链式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乡村景观认知对重游意愿的影响,使用自制量表收集数据,应用SPSS 26和AMOS 24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认知对重游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乡村景观认知正向影响目的地依恋,目的地依恋正向影响重游意愿;(3)乡村景观认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正向影响重游意愿;(4)目的地依恋和游客满意度在乡村景观认知与重游意愿之间存在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文章深入探究游客旅游行为动机和心理机制,可以为制定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情绪体验和忠诚度是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情绪体验和忠诚度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了游客情绪体验和忠诚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入境游客在西安回坊旅游的情绪体验和忠诚度关系,结果显示:①入境游客在西安回坊的情绪体验对其重游意愿、消费意愿没有显著影响;②入境游客在该社区正面强烈情绪体验会导致其重游意愿;③入境游客在该社区内的情绪体验会直接导致其推荐意愿,即正面情绪体验导致正面推荐意愿,负面情绪体验导致负面推荐意愿.文章提出了该研究的未来方向,并特别指出,旅游地发展应更多关注游客负面情绪体验的诱发困素及后续行为,这对旅游地营销实践具有更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因其对消费者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影响,分别发展成为国际商务领域和旅游营销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热点,虽然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但学界对它们的研究却相对独立,缺少交叉研究.该研究在对两个领域的文献和理论模型进行整理后,将目的地形象放置到国家尺度下重新审视,试图揭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家形象与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尝试引入“熟悉度”等概念建立整合模型.最后以中国大陆为案例地,以来华国际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修正.结论指出:(1)熟悉度对目的地形象有正向影响;(2)国家形象与目的地形象之间具有双向且正向的影响;(3)国家形象通过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的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1996-2005年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对我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入境旅游总体消费水平有显著增加,但仍属于滞后性消费.因此,塑造和完善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营造宽松的旅游消费环境,通过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来促进旅游消费质量的提档升级,将是实现入境旅游消费水平与入境旅游同步发展,入境旅游发展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对典型游客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移动商务的游客接受模型,并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对接受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认知的有用性、认知的易用性、游客自我感知和游客风险感知都是影响游客接受旅游移动商务服务的重要因素,情景感知仅仅通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认知易用性而影响游客使用意愿,风险感知则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对旅游移动商务的使用意愿,而游客自我感知对游客的认知有用性和游客使用意愿都影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对我国旅游移动商务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琼达  赵宏杰 《旅游学刊》2016,(10):108-115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功能满足产生依赖感,最终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感。研究成果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具有交叉研究的创新价值,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规划实践活动而言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把握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以广西北海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携程旅行网北海银滩游客网络评论资料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包括5个主范畴和18个对应范畴的滨海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复杂系统的决策实验和评估实验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模型构建滨海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关系矩阵,识别影响滨海游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资源和环境、管理和保护、设施和服务、情感和成本价值构成了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重要维度,天气条件、海滩规模、海滩管理和保护、游客愉悦感、游客娱乐体验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是影响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促进我国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厘清突发事件和危机概念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入境旅游人数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西藏2005~2009年月入境旅游人数统计数据,分析了西藏2008年“3·14”突发事件对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影响和政策响应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突发事件对西藏入境旅游影响周期为18个月,入境游客损失量为47.14万人次,旅游经济损失量为2.15亿美元.②入境旅游政策与入境旅游人数之间存在宏观响应关系,入境旅游人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现象.③突发事件影响的入境旅游政策响应演变特征表现为维稳限旅、救市兴旅、强基保旅和品牌强旅,政策响应作用机制核心要素是旅游目的地安全、市场和经济.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成为威胁公众出游安全、损害游客身心健康的一大元凶.伴随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全球媒体密集传播,雾霾天气对中国国际旅游吸引力的削弱作用已初现端倪.根据对入境游客的调研发现,现阶段,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及与之相关的行动限制、安全威胁、健康威胁、游憩限制等系列风险因素,构成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负面感知的主要方面.为应对这一问题,文章立足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测量,提出并运用负面IPA工具,分析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规律,在对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英文标识语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于在景区的各个角落,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景区英文标识语具有鲜明的标识特征,是沟通信息和文化的桥梁。从旅游景区英文标识语的符号本质出发,研究景区英文标识语对入境游客的选择偏好影响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入境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景区英文标识对入境游客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景区英文标识对入境游客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有利于贵州旅游景区的调整规划,促进贵州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景区英文标识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影响游客的旅游行为。景区英文标识语对入境游客的选择偏好影响研究对扩大旅游市场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单纯感知模型的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如何创建令游客满意的旅游地,是旅游学者、旅游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研究旅游地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已有研究验证了单纯感知模型要比期望差异模型更适合于游客总体满意度的测量.本文以九寨沟和庐山为例,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两地游客感知之间的差异,两地逐步回归模型发现,游客总体满意度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并且不同旅游地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两地游客总体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游客的推荐行为比重游行为对旅游地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