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广告的语言节奏明快,言简意赅。四字格集中体现了汉语语言的韵律美,对称美和简洁美。在广告翻译中巧妙利用四字格的上述审美价值,不仅有助于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而且还能增加文字表现力,实现翻译的美学对等。  相似文献   

2.
商业广告的主要功能在于它的呼唤功能和号召功能,因此在广告翻译中要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对等。本文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之下,通过对目的语和原语的分析,探讨了功能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需要通过商标来实现,如果涉及出口,就需要对商标进行恰当的翻译。优秀的商标翻译能让企业给进口国的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促进企业的产品销售。对等翻译理论在进口商标的翻译中有可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在该理论指导下,翻译进口商标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不仅要达到语言功能上的对等,也要具有对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胡阳 《商》2014,(15):178-178
习语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它乡土气息浓厚,含义隽永,所以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报纸、杂志及一些文学作品当中。但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体系的不同,英汉习语在意义与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习语的英汉翻译中往往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探讨习语英汉翻译的策略和技巧。首先,本文介绍了习语的定义、分类,并对英汉习语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及其对翻译的要求。再次,本文分析了习语英汉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及其原因。最后,本文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下习语英汉翻译的原则及其技巧,总结出英汉习语的一些翻译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翻译英汉习语,在一定程度上,这对促进中英两大语言之间的沟通以及中西语言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一种鼓动性的语言,其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通过广告翻译实例试图探讨: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以及对实现广告AIDA功能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不少学者曾尝试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最大的西方翻译理论当属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该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许多全新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形成“言必称奈达”之局面,但是“功能对等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万能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开始辩证地看待“功能对等论”,并对该理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不同文本的目标受众不同,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和不对等,企业广告英译转换时必将面临语言和文化的缺失现象。此时必要的文化补偿策略,能减少异域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迷茫和误解,改善企业产品营销信息的传达效果,实现广而告之的广告目标,有效促进企业跨国往来的商业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8.
李秀琴 《商场现代化》2014,(26):164-167
等值翻译理论不仅将语言翻译进行语体对等和语用对等多层次地结构梳理,同时也阐述了信息表述者和受译者的认知与接受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翻译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将等值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文体的翻译中,论述在商务英语文章进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分析语篇参数、设定已知定量、预先建构译入语篇的形式和语用框架,能更理想地实现翻译等值,提高商务语篇翻译的质量。依据维尔纳·科勒的对等值理论论述,从五个层面探讨在语篇参数界定下商务英语翻译的系统功能对等,包括外延等值、内涵等值、语篇规约等值、语用等值和形式等值。  相似文献   

9.
论广告文本的语用等效翻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英国著名翻译家Newmark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三种,并根据语言的功能对文本进行了类型划分。根据该理论,广告属于呼唤功能型文本。翻译广告文本时,应采用语用等效翻译的方法,尽可能达到语言语用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主导理论.目的论视角下透视广告的翻译,对于确定广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商》2015,(20)
"‘代偿’是中国翻译学对策论的核心思想"(刘宓庆19)。汉语属于非形态语言,注重"意合";英语属于形态语言,注重"形和"。因此,在我们翻译的过程中,完全的对等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功能上的"代偿"来实现交流。本文作者根据以往学者在政治文献翻译中积累的经验,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影响官方文献汉英翻译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探讨"代偿"理论对文化信息传递的作用,提出了官方文献汉英翻译的三个原则,并就如何传递政治文献中的文化信息,提供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今广告大量地使用幽默的言内行为,即幽默的广告语言。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分析幽默语言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并从语用功能等效的角度,结合实例研究广告中幽默言语的翻译。本文指出,由于广告语言的特殊性,广告幽默语言的翻译首要任务是实现其语用功能,在此前提下,力求言内行为形式美与源语广告语言言外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专用套片实现多协议语音处理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态等值理论重视语言信息接受者的感受,强调效果对等,即译丈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当和原文对原丈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尽可能对等,主张用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神韵。它可应用于各种形式的商务英语翻译,如信函、电文、法律文书和广告等。  相似文献   

14.
广告语言风格独特、句法洗练、内涵丰富,常以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层次意义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改变传统的广告语言研究模式,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学角度进行重新阐释,提出了广告语言概念整合的四分类模式,并深入探讨四分类模式下,广告语言深层意义的显化问题,为实现人们对广告语言的深入理解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及应用文体的特点,得出对应用文翻译要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也就意味着翻译人员要对原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理解,要对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应用文进行准确的编写,实现最佳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6.
口译实际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口译应遵循“达意”原则和“人文原则”.对蕴涵文化意义的语言的灵活使用是口译的关键、语用的对等是口译的最终目的.为达到这个目标,译员须保持高度的文化意识、领悟礼貌准则等.同时,在口译中,适当使用“不对等”以达成口译的最终目标,并完成口译的基本功能.本文对在口译中为完成其语用功能可能会出现的翻译不对等模型进行了阐释,并期待帮助驱逐译员的“对等”意识,从而成功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17.
商业广告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属性,仅靠“忠实”“对等”的翻译标准无法最大化满足广告翻译的功效。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商业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特殊性。从功能角度出发,结合目的论三原则提出了顺译、转译和直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广告英语翻译提供了新的角度和目标,最大化实现商业广告英语翻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品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商品特色的体现及企业文化的象征,这种非语言符号的意义甚至比名称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好的品牌翻译不仅要在意思上尽量忠实于原语,还要在功能上保留其在文化和社会中的象征意义。本文将从符号学以及社会符号学理论出发,结合实例探索如何实现国内品牌名称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使消费者对该品牌有更明确的认识,对该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改革开放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翻译者在经贸领域的对外宣传工作中面临着如何将汉语的经贸新词语准确地译为英语、成功完成对外宣传任务的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即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实现"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的翻译原则以及经贸新词语的语言特色、语言的三个主要功能——传递信息、说服和表达等,探讨汉语经贸新词语和英语译文之间达到"功能对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且推荐了几种此类翻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功能派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该理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翻译目的论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提出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迎合译语消费者心理,从而实现广告的功能,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