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稳健货币政策下对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实行"区别对待"的信贷支持政策在湘西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但金融进一步支持湘西州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宏观政策趋紧态势不变,信贷较快增长动力减弱;国有大银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地方金融机构压力增大;重点项目进展不快,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等各项金融政策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发展绿色信贷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阻碍绿色信贷发展的主要难点,就如何建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绿色信贷政策环境支持框架从政府、银行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程健 《云南金融》2011,(9X):78-78
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等各项金融政策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发展绿色信贷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阻碍绿色信贷发展的主要难点,就如何建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绿色信贷政策环境支持框架从政府、银行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融领域不断推动新的政策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加剧、监管约束趋严等原因导致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不得不走转型发展之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ABS的试点扩容银行不仅是信贷市场资金提供者,也是资本市场的资金组织者,并且正在进行这样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长期实践看,不论是金融管理制度、还是地方政治环境,最终通过市场主体关系博弈影响基层金融运行和信贷增长。银行、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对地方金融运行有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银行、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及其对地信贷增长的影响,通过博弈分析结果为转变地方金融管理理念和促进基层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大银行、小银行都要下功夫,都要作出努力。政策红利正在逐渐显现。自去年以来,包括"金融十条"在内的多项政策,对维护经济稳定、加强薄弱环节、推动转型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措施,持之以恒地探索创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逐渐落到实处并收到效果。而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相似文献   

7.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互为前提,相互促进。本文以六安市为案例,阐述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解析经济金融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足,最后从实际出发,寻求金融支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畅通政策传导等五个层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多角度界定影子银行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即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杠杆率相对较低、主体独立性低、金融创新活跃地带。从欧美国家影子银行发展实践来看,中国影子银行是金融体制过渡性的产物,代表了未来金融创新的方向,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业务发展:由银行表外业务向资产证券化业务转变;运作模式:由"一对一"对接向"多对多"对接转变;融资结构:由非标债权融资向标准化债权融资转变;体系构成:由商业银行为主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转变;监管动向:由机构监管向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转变。  相似文献   

9.
从"输血"到"造血",从"金融"到"产融",从"5+"到"3+N"……这一系列金融扶贫方式的转变,与人民银行南阳中心支行的工作密不可分。"升级版"的金融扶贫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据了解,人行南阳中支一方面不断强化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导新增金融资源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另一方面则创新升级现有金融扶贫模式,推动产业扶贫由单纯的资产收益,转向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扶贫扶志等有机结合,实现金融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相似文献   

10.
优化金融资源在"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配置、降低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摩擦等是实施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论文从二元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金融排斥理论、金融市场摩擦效应、农村普惠金融理论等基础理论入题,梳理总结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及作用机制,综合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四川省财政金融统计数据、抽样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情况分析研究政策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财政补贴对象交叉、使用效益不高、激励作用不强,也未产生明显的政策效应,农村金融贷款贴息政策对于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具有一定的政策效果。当前,正值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且更趋多样化,重新审视基于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在我国解决一些特定经济金融问题方面的适应性,建议立足我国以银行业为绝对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机构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国情,科学平衡压实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的双重关系,重点围绕金融有效供给、政策导向、机制保障、信息共享和环境支撑等对农村金融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优化和重构,推动建立与"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需求、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相适应的农村财政金融互动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1.
从服务机制和作用机制两个维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并从金融机构和不同区 域两个视角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进程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服务机 制由政策、市场、机构、人才等核心要素构成,作用机制则体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自 身绿色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引领绿色消费需求等方面。(2)我国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 规模不断增加,但中、农、工、建四大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占比均不足10%,仍处于绿色金融 发展进程的初级阶段。(3)海南、青海、宁夏具有“低环境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经济水平” 的特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江苏、浙江、广东具有“中环境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经济 水平”的特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陆代森 《甘肃金融》2011,(11):11-12
科技创新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甘肃建设,就应当抓住新三板扩容的政策机遇,通过搭建符合甘肃实际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途径,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聚集,借力资本市场推动甘肃科技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市场调控使银行系统房地产信贷投放的安全性称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政府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国外不同的发展模式,认为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政府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分散银行系统风险,促进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协调发展,推动金融创新,并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4.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1,(11):79-79
吴晓灵:解决融资难的出路是搞活金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出席2011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时表示,过去三年的高额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决定了中国不能走放松银根之路。解决融资难唯一的出路是搞活金融,尊重市场主体的投资和融资自主权。当前融资的难点不是利率市场化不到位,而是金融管制太多,应明确法律关系,发展资产管理市场,搞活投资渠道,同时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各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应关注"影子银行"在制造金融泡沫中的作用。巴曙松、  相似文献   

15.
浙商银行"全资产经营"战略的核心要义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中,加强与银行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信贷市场、赁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统筹管理与集约经营,推动信贷类资产、交易类资产、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盛天翔  范从来 《金融研究》2020,480(6):114-132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或许会带来新变化,但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构建包含贷款技术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提出金融科技、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关系假说。在此基础上,手工收集百度搜索指数数据,建立与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相关的各省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整个银行业体系,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推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时,存在最优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最优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信贷理论,补充中国经验证据,为促进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强化经营管理是农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关键马文胜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专业银行正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但由于农业银行面临农业政策银行的分设,致使资金分流,经营范围相对缩小,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等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拓宽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探讨政策考核压力下大银行小微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本文从金融科技赋能的新视角出发,分析了大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经营目标与政策目标由矛盾冲突转为缓和相容的内在机理,并对金融科技的作用效果以及小微信贷业务快速增长的宏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考虑金融科技作用前后,最优小微信贷规模偏差由负转正,说明在金融科技赋能下,大银行最优经营目标与政策目标之间由冲突变为相容。对金融科技作用机理的检验表明,创造效应、普惠效应、成本效应和风控效应均为重要的作用机制。从地区小微信贷增长的宏观作用来看,政策驱动带来的小微信贷规模增速加快,不仅有助于金融回归本源,而且扩大了金融服务边界,从而优化了地方金融资源配置。本文揭示出金融科技赋能大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的机理和效果,为解释信贷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行商业化后信贷工作必须向“三高一优”转化叶寿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制订了我国跨世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并提出要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实现今后十五年宏伟目标的关键。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向居民家庭或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需要的金融。它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消费信贷、赊销和分期付款等形式。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叫信用消费。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是消费信用或消费信贷。随着金融加速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促进了金融业思想观念更新和经营业务创新。时下银行和信用社都期望通过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消费金融与消费增长契合的社会环境,以利调整改善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增加经营效益。本文就目前消费金融热点与难点及启动方略问题谈点意见。(一)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发布了一项重大的信贷指引政策——《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历时数年,实践证明这是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有利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其热点突出显示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金融有助于银行开辟零售市场和中间业务。长期以来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公共产业和项目,既促进了主体经济发展,但也积累了巨额坏债。随着全面推行市场经济和扩大外向型经济,经济多元化已成定局。在银行不愿意为资不抵债的企业再提供贷款的时候,消费金融、个体私营等民营性质的贷款吸引力大增,以致近年来我国各家银行已经为居民家庭和个人提供了多种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