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基于存货调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王兆旭 《生产力研究》2011,(3):133-135,189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存货都具有顺周期调整的特征。在本轮经济从上行周期到下行周期的转换中,房地产企业也面临消化空置商品房的压力,且其存货调整容易陷入供需对峙的僵局。但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发了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上扬,刺激了房地产投资需求,使房地产企业加速完成了存货调整。但投资需求只是把存货调整的压力从房地产企业分散到全社会,实际上房地产部门并未能得到有效调整,而且投资需求引发的房地产价格走高和房地产投资加速还会进一步拉大未来调整的落差,不利于宏观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和银行资产的安全。文章针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进行了情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兆旭 《理财》2005,(3):70-72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执行力已成为企业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认为,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既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避免出现企业的执行力缺失,更好地培养企业执行化,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是每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农户、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的四方订单融资理论模型,可探讨政府及保险公司对订单融资市场的推动作用。理论模型表明,只要贷款利率的下降幅度、保险机构的赔付倍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达到各方共同受益、缓解农村融资约束的理想局面。  相似文献   
4.
绿色配额初始分配与定价:模式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配额只有在政府强制实现对环境产权有偿初始分配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发挥引导行为的"限外奖正"作用。由于绿色配额客体的公共属性,初始分配实质上是把社会总体福利置于理性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应综合考虑福利的代际补偿成本和个体的代间交易成本,在实行标价限量配置方式下,以边际环境损害为基础,体现交易成本地区差异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王兆旭 《山西农经》2017,(13):30-30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于新时期的新农村而言,加强农村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保障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现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农村经济财务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本文借助Willem(2010)提出的信号模型,引入中央银行政策偏好,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央行损失函数,并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如果中央银行在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目标,采取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则会明显减小损失函数。而中央银行如果要在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实现均衡,就必须在关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关键环节和领域采取更为直接的差别化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全球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通胀形成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产出缺口、流动性等通胀形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构建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仍是重要因素,不能因产能过剩而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并不必然造成通胀,但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充分进入实体领域则将化为现实通胀;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显著并蕴含着巨大风险,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并使得通胀具有自我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通胀预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绿色配额只有在政府强制实现对环境产权有偿初始分配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发挥引导行为的"限外奖正"作用.由于绿色配额客体的公共属性,初始分配实质上是把社会总体福利置于理性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应综合考虑福利的代际补偿成本和个体的代间交易成本,在实行标价限量配置方式下,以边际环境损害为基础,体现交易成本地区差异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学术界对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已经作过广泛的研究和论争,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国为没有考虑资本流入前后两种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所以,忽略了均衡调整过程的不同会导致资本流入的影响完全不同的这一特征。二是因为静态分析的制约性,结论的政策含义侧重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上,而不是侧重在影响均衡调整机制的微观制度的改革上。三是因为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所以得出的资本流入的冲击效果往往过于单一,没有注意到它给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可能是一个循环收敛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均衡调整机制的分析,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对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在不同的阶段而言,它们的均衡调整机制有可能完全不一样。第二,控制内外均衡调整的政策应重点放在结构性(制度)的改革上,即应改变均衡的内在调整机制,而不能过多地依赖于外部的宏观调控政策。第三,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市场开放确实降低经济对外部投机冲击的抵御能力-对外净资产减少。但是,在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状态下,如果资本市场的开放能带来优良的外资,那么,它会加快我国经济的均衡调整,有利于我国通缩和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双轨制演进及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双轨制进行:一方面,在正规金融体系边界上引进市场化因素,主要表现为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市场化;另一方面,在正规金融体系内部,银行存贷款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然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双轨的对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改革带来的阶段性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双轨制改革的进程,深入分析了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数量和价格决定关系,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困境,进而提出了扩大市场化利率体系覆盖范围和实现双轨制利率体系对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