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广华  陈冉昕 《水利经济》2022,40(5):59-64, 92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权博弈表现为国家主权受威胁、地区秩序被干扰、国家形象遭“水霸权”污名化,由此水权博弈扩大为两国关系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在权力维度的结构下,印度发挥软权力作用,对我国流域内的水权开发造成软制衡,阻碍了两国有效的跨界水合作。运用动态博弈的经济模型,分析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印水权博弈,认为中印两国应当通过流域开发合作取得长期效益。我国应坚持主权原则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推动双方务实合作下推动政治互信,提高国际话语权,充分发挥软权力作用,构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自身的合作基础和模式,形成流域积极共生关系,实现流域国家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王春月  李锋 《水利经济》2013,31(4):23-26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为探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新思路,采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分别对水资源博弈和国际贸易博弈进行独立分析。应用虚拟水贸易的思想将水资源问题的解决与国际贸易行为相联系,构建虚拟水贸易的博弈模型。对2个独立博弈的分析表明,单独的博弈易陷入“囚徒困境”,对关联后合作利益的分析表明,博弈双方合作利益的大小及利益的分配是虚拟水贸易博弈能否形成合作纳什均衡的关键。水资源与国际贸易存在博弈均衡差异及收益互补性,虚拟水贸易的施行将会使双方在合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增加突破囚徒困境的可能性。由此分析得出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要比单纯的解决水资源问题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定义了跨界流域水资源冲突脆性概念,分析了冲突脆性源及脆性激发过程。运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跨界流域水资源冲突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漳河流域水资源冲突脆性进行评价,提出了降低脆性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跨界流域内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冲突脆性,不同地区的各子系统的冲突脆性,以及各地区的不同子系统的冲突脆性,均表现出异质性。要降低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冲突脆性,需要流域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从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方面同时入手。流域管理机构应致力于建立流域整体水资源冲突脆性协调与控制机制,区域地方政府则应更新发展理念,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共赢合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集体行动困境逻辑分析了影响川渝两地跨界流域共治的经济、责任、社会和政绩四类内生动力因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采取合作治理行动策略的猎鹿模型探析了合作治理的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并考察了各动力因素对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取决于搭便车收益概率;责任风险比政绩、社会效益更有利于激发两地合作的主动性;两地治理收益不对等对合作集体行动演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奶业产业链中企业与奶农合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一次博弈为分析的起点,研究了奶业产业链中乳制品企业和奶农行为主体间在一次博弈、重复博弈的战略选择.分析表明,如果乳制品企业和奶农进行一次博弈,毁约便成为两者的理性选择;如果两者进行有限次重复博弈,其结果是一次性博弈均衡结果的简单反复;如果两者之间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就能够得到最优的帕累托均衡点,选择(履约,履约)是最优策略,两者将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乳制品企业和奶农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流域环境治理效果并完善跨行政区流域环境管理机制,采用多主体微分博弈方法,以投入污染治理成本的上游地方政府和进行环保宣传的下游地方政府组成的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上、下游地方政府治污减排与环保宣传的合作问题。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的补贴政策和地方政府间的生态补偿政策可以有效提升流域环境治理,但提升效果受到地方政府的边际收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分配契约可使补偿方与受偿方利益平衡,有利于提高各利益主体进行合作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博弈策略和收益分配协议,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方案,以更好地提升流域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模型,本文阐述了"新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意义与作用,通过构建乡村治理中的乡镇政府、村"两委"和乡贤理事会为博弈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在乡村社会外生权威缺乏,内生权威式微的治理局面下,采取的策略及稳定性问题。本文借助仿真工具,将博弈参与者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参数调整对于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过程进行展示。通过研究发现博弈双方的策略稳定性与双方合作的协同收益、收益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正相关,与双方的投入成本成反比,存在使双方合作策略处于长期稳定性的合理利益分配组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加强博弈双方合作和乡贤理事会对乡村治理的深度科学参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借助"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植物品种权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监督、惩罚措施的情况下,最终的博弈均衡只能是交易双方都选择不遵守策略,以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但通过对博弈模型进行适当的改进,就会发现只要监督和惩罚措施得当,提高其违约成本,交易双方就会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选择遵守策略,并据此得到实现植物品种权交易良性循环运作的有效条件,提高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中,应该充分尊重小农的理性选择,赋权于农民,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助并按这一目标建立经济组织。大多数场合下,通过重复博弈引导合作要比通过合约引导合作更为廉价,资本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重复博弈所形成的合作比公司+农户模式中以舍约形式形成的合作更加符合博弈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博弈模型,讨论了单期博弈下的信贷约束、在假设条件下的动态及重复博弈分析以及林权抵押改善信贷约束。首先确定信贷存在利率约束,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对林农等信贷需求者采取信贷约束措施;在动态和重复博弈中,银行和林农之间的均衡策略为合作,也即银行放贷,林农还贷;通过抵押担保模型发现,森林资源可以降低银行的预期贴现。因此,提出继续确定林权抵押政策的确切内涵、增强团体贷款能力、政府分担银行部分信贷风险等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以信息的完备性为分断点,基于退耕还湿政策的有效性趋势,分别从委托-代理与讨价还价两种模型对"绿水青山"建设时代退耕还湿主体的策略选择进行讨论,并从无限重复博弈分析中归纳合作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无论从何种机制进行探讨,农户和政府的合作是必然和有效的;从主体角度分析,推进退耕还湿能促进参与主体互利。因此,建议加大补偿弹性与优化惩罚机制并重、工作透明化与补偿多元化相结合、普及湿地潜在价值以让农户更注重长远利益,为退耕还湿推广和实施、湿地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是我国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此类项目投资大、系统性强,因此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对风险的合理分担尤为重要。针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在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之间的风险分配问题,利用文献统计识别此类项目的共担风险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分析风险分担现状,基于博弈论思想探讨次优分配的致因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实践中存在风险次优分配现象,政府方承担的风险比例偏低;费用支付和项目需求程度两项风险最为重要但风险分配却极不合理;双方谈判地位与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导致次优分配,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之间同时存在利益冲突与合作关系,而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双方在利益冲突下的非合作博弈。提出了优化费用支付和项目需求程度的风险分担结构及明确风险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农业水价改革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划分为农业水价影响者、农业水价承担者、农业水价执行者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者四类,并分析四者的权力与利益,从而理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农业水价影响者通过改善改革环境可以提高农业水价承担者缴费的配合度,双方的合作有助于实现双方利益的优化。农业水价执行者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者的运营效率对农业水价影响者与农业水价承担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二者的运营效率均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最后就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田贵良  韦丁 《水利经济》2019,37(1):26-31
通过对水权交易中双方谈判报价机制研究,在水权交易谈判议价环境下,交易双方均期望获取最高收益,由此构建水权交易谈判议价模型。在谈判交易中双方通过贝叶斯学习更新对方底线价格,在估算最大风险接受度的基础上选择下一轮的报价策略,多轮次报价后,将双方报价收敛至合理区间,最终达成一致,完成交易。研究结果表明,谈判议价在保证水权交易合理完成的同时保证了交易中双方受益的最大化,谈判定价在水权交易中是可行且十分有效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机制,对于缓解区域用地矛盾和实现区域空间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三方演化博弈模型、Matlab数值仿真。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冲突中的策略选择对营利性组织与农民的策略选择起决定作用;(2)治污处罚、政策补贴、土地租金、污染赔偿、额外补助是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关键因素;(3)通过调整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冲突关键因素,从实现绿色经济和条块化管理策略上,构建社会经济型和生态治理型的土地利用冲突缓解机制。研究结论:构建地方政府、营利性组织和农民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关系,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目标下的三方利益主体利益均衡,促进地方政府主导转向多方利益主体合作,有利于缓解区域用地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水利风景区PPP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之间的利益协调,保障项目顺利建设运营,研究双方之间利益协调行为策略,并在博弈分析中同时考虑政府的宏观管理者和项目微观参与主体双重身份。采用静态博弈探寻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纳什均衡,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动态分析双方的行为策略并对该博弈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政府采取“不积极”策略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大于“积极”策略所付出的项目建设运行成本、社会资本方采取“投机”策略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大于“努力”策略所付出的项目建设运行成本的情况下,“积极、努力”在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中均为均衡策略;否则,要实现“积极、努力”的均衡策略,需满足政府获得的社会生态效益远大于支出的可行性缺口补贴,且社会资本方获得的品牌效应、社会影响力、政府奖励等附加收益和可行性缺口补贴之和远多于转投向其他经营领域所获得的收益。提出了完善水利风景区PPP项目收益分配、风险分担及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沟通机制,加强对水利风景区PPP项目的监管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水污染治理"依旧处于困境之中。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在于水污染规制策略执行人——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理性目标的差异。基于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的分析框架,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和激励机制,分析地方政府间对于水污染规制博弈策略的动态演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的外部性不会影响地方政府间博弈策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水污染指标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权重,降低水污染规制成本,减弱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支付水平的影响程度,构建约束和激励机制来防止地方政府间的博弈陷入"囚徒困境",促使地方政府水污染规制策略的高效执行。  相似文献   

18.
王志坚 《水利经济》2012,30(2):22-24
国际河流水权研究长期被忽略,成果较少.构建完善的国际河流水权理论是解决水冲突的关键.国际河流水权应界定为扣除生态需水量的水体所有权.以水权为基础建立流域国权利义务对等的法律关系不仅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