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入产出表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能够描述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全球产业强关联网络(GISRN)模型,然后,以特定的产品部门为核心产品部门,构建了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GICDN)模型,最后,采用紧密中心性网络特征值,研究了汽车制造业作为核心产品部门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及地位。  相似文献   

2.
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关联程度能够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描述,且数据均能以矩阵形式呈现,通过直接或间接处理后可以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进而形成一类有向加权网络。根据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全球强关系网络,然后进一步选取特定产品部门为核心产品部门构建了全球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并采用加权集聚系数研究核心产品部门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投入产出数据能够很好地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中各个产品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而且数据都以矩阵形式给出,可以直接或经过处理后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一类有向加权网络。根据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以特定产品部门为核心的产业复杂网络——产业集群发展关联网络(ICDN),并通过研究产品部门节点的加权集聚系数、点权和流介数来揭示它们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投入产出表数据描述了区域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其基本流量表矩阵形式可作为复杂网络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京津冀三地及整体产业信息传递网络模型,通过平均资源分配法挖掘产业部门间的资源竞争关系,并构建产业竞争网络模型,引入点权分析京津冀区域现代制造业竞争状态,最终提出促进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投入产出数据能很好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而且数据都是以矩阵形式给出,可直接或经过处理后作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从而形成一类有向加权网络。根据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了产业结构网络模型,选取集聚系数研究产品部门之间技术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并通过与其它网络指标和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比较,明确了它们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6.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本文以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我国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以灰色GM(1,1)模型和RAN法为工具,对2007年和2012年我国部门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可以预测且理论预测误差较小,解决了投入产出表编制成本高及其滞后性问题,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超前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结构网络的介数攻击抗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结合复杂网络理论的建模思想,构建了一类有向加权网络——区域产业结构网络,运用2007年全国投入产出数据研究了该网络的一系列特征值。在研究网络的路径问题时,考虑到网络边权是一种相似权,进而转向研究网络的最长路径及其蕴含的产业经济意义。根据最长路径构成的矩阵概念,构建了衍生的产业结构网络——产业间最强关联网络,并从介数攻击角度研究了网络的抗毁性。最后,证实了该网络作为一种无标度网络,在节点随机失效和介数蓄意攻击时分别呈现出稳健性和脆弱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川渝地区产业关联与产业合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情况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对此,采用投入产出矩阵不仅数据需求量较低,其结果也较为准确.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MRIO模型,对川渝间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测算了川渝地区产业部门之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对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分类排位,最后据此提出了川渝之间开展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斌  刘朝明  李亮 《生产力研究》2007,(16):115-117
对产业关联强度的研究在产业经济理论上是一个新的进展。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揭示一个区域经济体系中不同省级行政区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制定相关的区域产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文章以MRIO模型为原型简化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两个新的系数,使得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区域间产业关联强度研究成为可能,并对四川和重庆之间七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变动及其网络测度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领域,产业关联网络的形成与完善则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主导目标,能够为相关经济现象的空间解析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应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通过产业部门的合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构建了包含了网络密度、中心度、中介度、凝聚子群等指标在内的中国产业关联网络分析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产业关联网络密度由1997的年0.563上升到2007年的0.614,表明产业间经济联系程度逐渐加强,但进展缓慢;各产业中心度整体上呈现小幅度波动趋势,以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在空间上逐渐向东部和沿海地区集聚;化学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产业节点中介度呈现连续的较大上升,表明该类产业在整个产业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1997年以农业为中心产业的凝聚子群对其本身的密度系数最大(5.880),2007年则演化为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264),表明产业子群经济联系在转换的同时其子群差异也在降低,产业间联系趋于均衡。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探索构建将投入产出表与社会网络分析相集成的产业网络测度分析方法,同时在实践上为国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宇 《当代财经》2023,(8):108-121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测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产出效应并进行对比分析。将2012年、2017年、2020年投入产出表相关部门数据进行整理,构建包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个细分类别在内的数字经济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并引入假设抽取思路和局部闭模型方法构建供给驱动模型和需求拉动模型,测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供给驱动效应和需求拉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需求侧产出效应当前占优势,但从趋势上看供给侧产出效应的增长势头强劲;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出效应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产品服务业的产出效应则相对薄弱。为此提出建议:一是有序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各细分产业的发展,二是激发各类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潜力,三是从供给侧加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其模型,依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资料,计算出金融业及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有关指标,从总产出及其使用情况、总投入及其结构、直接产业关联和完全产业关联等角度,就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完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业是江苏省经济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产业组成部分,但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属于强制约力、弱辐射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在全球经济发展转型与经济服务化背景下,广东省步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服务业对GDP、就业及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互动效应对于理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及其政策涵义有重要意义.基于服务业的四分类法,在2002和2007年广东和中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广东服务业各行业间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通过对广东服务业部门间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广东服务业的内部产业结构层次不尽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而房地产业比重偏高,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够强.第二,广东服务业中的中间产品型产业部门比重不高,对服务业增长乃至整体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第三,广东服务业部门间的产业关联程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复杂网络建模理论,采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构建产业结构网络模型,并改良传统的Floyd算法构造强关联矩阵,使该矩阵具有收敛性、唯一性、最优化和无标度等特点,从经济技术信息传递快速性角度出发,描述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最后运用北京市连续8年的4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产业部门强关联模糊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是企业生产不断发展的源泉。对企业科技进步进行分析和评价,特别是深入细致地计算出企业科技进步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完全效益,需要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其基础工作则是编制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模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是在产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产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生产函数为法分解各部门的总产品,可以反映科技进步对各部门产品生产的直接贡献;基于科技投入产出表,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对企业科技进步进行分析和评价。一、企业科技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所谓科技投入产出表,是指在传统的产品投入产出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复杂网络建模理论,采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构建产业结构网络模型,并改良传统的Floyd算法构造强关联矩阵,使该矩阵具有收敛性、唯一性、最优化和无标度等特点,从经济技术信息传递快速性角度出发,描述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最后运用北京市连续8年的4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产业部门强关联模糊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7.
笔者构建了考虑价格传导时滞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编制了涉农产业投入产出表,据此测算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考虑时滞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揭示了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下,涉农产业和非涉农产业部门之间是如何通过价格调整达到最终均衡的.从整体上看,涉农产业各部门产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要大于非涉农产业各部门产品,而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各部门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关键产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虚拟消去法(HEM)是测算产业关联强度的有效方法,Weaver-Thomas指数是在多个指标中确定显著性指标的有效工具。本文根据山东、江苏和广东三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采用HEM方法,计算了三省各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及总关联的产业关联强度,使用Weaver-Thomas指数识别出关键产业,比较了三省关键产业的异同,为三省制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莹 《经济与管理》2011,25(12):75-78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辽宁省制造业各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在产业间出现融合扩散倾向背景下,辽宁省信息产业集群应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产业集群并构建国际化产业创新网络等,以推进其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海陆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的核心。根据国标(GB/T 20794-2006)对海洋产业的界定,从2000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拆分出12个主要海洋产业,形成海洋产业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海洋产业的投入结构、后向/前向关联关系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的产业链有所延长,向陆地产业延伸,尤其与陆地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关联密切。同时,中国海洋产业与能源产业关联紧密,其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