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是全国穆斯林聚居的最大省区,有1300万~1400万人,约占新疆总人口的65%以上,新疆清真食品企业有4000多家,涉及到十几大类,是我国清真食品及用品最大的市场,但目前新疆清真食品认证工作还不完善,还需不断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目标的提出,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发展也被提到了战略性的高度。鉴于目前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现状,结合最新贸易理论,提出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龙头企业与产业聚集相互促进、分层次发展企业的规模化战略三个步骤来促进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中阿能源贸易、制成品贸易快速发展,但是,清真食品贸易并没有随着双方总体易发展趋势同步跟进,中国清真食品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徘徊不前。这主要与是否符合清真食品认证标准有极大的关系。一、国际贸易中清真食品的范围界定与认证标准国际上清真食品是指穆斯林可食用的食品。美国华盛顿州参议院6771号法案第二款规定:"HALAL"指严格按照穆斯林宗教法律规定和风俗准备、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4.
潜力巨大的全球清真食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今年举行的各种展会上,西北地区的清真食品展会规模之大、频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6月新疆清真食品展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9月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在西宁举行、11月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在银川举行。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对我国清真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现状我国拥有2200多万穆斯林人口,有着1200多年的清真食品用品生产的悠久历史。近年来,我国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加速度。  相似文献   

6.
对清真食品加强监管是依法保障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的要求,亦是我国清真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现实需要。但由于我国缺少统一的清真食品监管法律,各地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法律层次低、监管机构混乱、认证和标记混乱等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新疆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等穆斯林民族,是一个清真文化的重要省区,也是重要的清真食品生产地和消费区。此处清真食品加工所需要的原料种类及产量也十分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援疆支持力度的加大及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的出现,大量的清真食品贸易往来应运而生。新疆本土的清真食品市场开始扩大,企业开始增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国内外一些清真食品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清真食品的生产、销售等领域中来。为此,我们需要从新疆清真食品行业发展的优劣势、威胁及机会方面进行分析,来认清有利条件、发展机会和看到威胁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曲劲亮 《中国市场》2014,(49):46-47
清真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在保证伊斯兰民众对食品要求的同时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区外及国外的伊斯兰同胞构建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的渠道。但是由于物流水平的局限,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受到阻碍,硬件投资增速快,软件投入力度慢,低水平地、传统地运输和仓储设备投入大,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投入小,重规模重销售、轻管理轻技术的粗放式经营依然困扰宁夏清真食品行业发展。本文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在物流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拓展外部市场、构建物流供应链和RFID技术的应用三方面入手,为清真食品产业物流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出谋划策,助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已经难以指导少数民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竞争优势的视角下,依据钻石模型分析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的竞争态势,提出了选择外部规模经济带动内部规模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逆序路径,以政策推进为先导,外部资源整合为途径,打造产品集散区为目标,分层次的市场为导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夏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与自然条件优势,面对国内外广阔的清真食品市场,宁夏政府、企业必须全方位的认识品牌发展的优势。本文就宁夏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优势与意义、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就促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品牌发展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环境下,清真食品产业作为目前我国的朝阳产业,其物流管理工作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旨在结合当下供应侧改革的政策方针,阐述中国清真食品物流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对我国清真食品产业物流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的大问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我国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0个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达2300多万人。近年来,部分穆斯林群众对进口清真牛羊肉标识等问题存有异议,引起国家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营销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保军 《市场论坛》2007,(12):47-49
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营销的支持。产业集群有很多营销模式,专业市场营销模式是宁夏清真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部开发与民族问题系列研讨会之一的中国穆斯林人口与文化学术研讨会2000年4月28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穆斯林(Moslem)系伊斯兰教信徒的称谓。在我国,穆斯林人口指的是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10个民族的人口,到1990年合计为1760万人,其中分布在西北地区的为1305万,占了我国全部穆斯人口的741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穆斯林人口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1982-1990年间,平均每年递增率为235%,高出全国平均数085个百分点。由于增速快,人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清真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拓展伊斯兰市场,对于广东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清真产业内涵和特色的基础上,指出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清真产业认知误区。最后,结合广东清真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广东省清真产业拓展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聚居区,全区总人口为630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5%。近年来,我们宁夏自治区工商局紧紧抓住中阿国际经贸论坛落户银川、国内外清真食品产业向宁夏聚集等机遇,立足职能,主动作为,有力地促进了宁夏清真食品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有9388家,其中从事清真餐饮业的有7205家,清真食品工业年均增长20%以上,产值占全区食品工业的80%。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低碳理念的出现,低碳食品消费将成为今后食品消费的必然趋势。占世界20%人口的中国是食品消费大国,因此树立低碳食品消费观念对实现我国低碳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人们所消费食品的种类、特点会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低碳理念与食品消费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为我国低碳食品消费观的树立提出了加强低碳意识培养、低碳食品选购、低碳食品烹制与低碳食品享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资本占用劳动力较多或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一般认为,商贸餐饮、运输通信、文教卫生等服务业和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以及建筑业,都属于吸纳劳动力相对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这些产业中,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比大型企业多。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03年,全国15—64岁的人口有9097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 .4 % ,约占全球1/5强;全国就业人口7443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劳动力成本低,已成为我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  相似文献   

19.
何倩  徐立青 《商场现代化》2006,(10):268-26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在满足了急剧增长的人口的食物需求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类的健康。随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各国普遍认同,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得以确立,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有机食品(OrganicFood)作为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世界食品市场和食品贸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及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理由。通过回顾我国有机食品及其出口的发展历程,综观国际有机食品市场和各国市场发展情况,对我国有机食品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HACCP体系建设与我国食品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 《北方经贸》2006,(2):24-26
起源于美国的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食品监控体系已被许多国际组织所认可,同时被数十个国家所采用,尤其在水产品、肉类及果蔬加工业广泛应用。HACCP势必对我国食品出口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试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在推进我国HACCP体系建设方面提几点建议,以期我国食品行业突破该技术壁垒,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