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产业集群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靓 《北方经贸》2005,(1):20-21
产业集群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东部产业集群效应使东部地区强化了“后天优势” ,阻碍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 ,对流行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形成了重要挑战。东部地区利用西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 ,使中西部地区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发展经济的难度加大了。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转移的区域性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尽管我国大力鼓励东部一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东部一些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造成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因素很多,如转移成本、产业集群效应、市场潜力等。只有通过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转变产业转移的指导思想,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丹 《商场现代化》2007,(18):258-259
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是实现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西部经济增长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因其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更能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但在转移的同时,应注意转移产业的选择、移入产业集群与当地企业和文化的融合,以及处理好产业移出地的产业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4.
袁晓军  李薇 《中国市场》2014,(33):14-15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并没有使得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有着明显趋势的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因此,本文尝试分析导致产业转移粘性的因素,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六个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进行产业转移粘性的测度,并依据结论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梯度发展也已然形成。然而,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趋势并不是很明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形成了产业转移粘性。那么,产业转移粘性对中部城市群发展究竟有何影响,成为了文章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苏宁 《中国市场》2008,(48):21-22
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中必须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同东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因此应做到以下方面:重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合理选择承接产业,充分利用东部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注重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规划品牌战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引进和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目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纺织产能过剩,而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宁夏,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力物力资源丰厚,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宁夏作为国内首个内陆经济开放型经济先行试验区,要发挥好平台优势,利用好此契机承接更为先进的现代纺织产业。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计算粤、苏、浙三省2009年25个行业的梯度系数,对东部地区产业梯度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了解东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为推动东部向中西部进行相关产业的转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计算粤、苏、浙三省2009年25个行业的梯度系数,对东部地区产业梯度状况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了解东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为推动东部向中西部进行相关产业的转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巧 《中国市场》2011,(36):22-24,28
目前处于我国产业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向产业低梯度的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河南作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人口大省,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文章结合目前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对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承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思明 《商》2013,(18):227-227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东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日益增大,东西部地区的产业梯度已经形成。本文以西部地区为例,并结合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对产业梯度转移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丽雅 《现代商业》2014,(1):139-140
产业转移是经济一体化推动下的一种全球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积极进行调整,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因此,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西部民族地区梯度化转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业承接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发展优势,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稳定有效扩大就业途径,激发内需潜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能有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帮助西部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和企业要继续发展,向原材料产地和市场空间较大的西部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加快东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东部产业转移为西部产业升级和构建西部优势产业集群提供了机遇。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在构建优势产业集群过程中,只有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夯实适应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破除电力、水资源的瓶颈约束。优化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引进和培养高技能的西部产业人才,才能保障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既是引导也是促使东部沿海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形成梯度转移。梧州作为广西最靠近珠三角的城市,要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必须尽快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挥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充分借鉴东部地区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先污染再整治”的老路,紧紧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引擎,是当前西部地区开发区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03 ~2013年的低梯度地区的制造业行业中类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产业梯度是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第一变量.而进一步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细化数据显示,在空间方面,同梯度地区之间边际产业的域内转移往往强于域外转移;在时序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早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结构方面,高、低梯度地区因产业转移整体上步入产业结构上升通道,特别是制造业在高梯度地区呈现明显的逆梯度集聚或转移趋势.为此,高梯度地区可通过渐次扩大区域经济联系的方式拓展域内产业空间转移范围,低梯度地区可通过有所侧重地构建地区产业高地的方式为向域内更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积蓄产业势能.  相似文献   

20.
在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并未产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现象,这既与转出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集群产生的效应有关,同时也受到了转入地区政府政策选择的矛盾、产业配套能力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物流成本高等的负面影响。指出转入区和转出区都做出产业政策和布局的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产业转移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