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提出和推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临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发挥好临港经济区循环示范园区的的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广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2.
赵杰  冯正强 《技术经济》2007,26(1):120-123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株洲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选择了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循环再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5大指标系统,并对其包含的15项指标赋以权重值和指标值,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株洲市2001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指出目前株洲市循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林业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是建立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林业发展的优势,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在林业生产中实现“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动反馈式流程,以实现“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标,积极推进林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以资源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生态税收的支持。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涵义入手,分析了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然后总结了我国现行税制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爱福 《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几年来,三钢积极探索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资源的发展路予,通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之“3R原则”,通过建立五大体系加以贯彻实施,逐步形成了“发展中循环,循环中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循环经济具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又称“3R原则”。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循环经济是指产品消费之后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关注资源减量,实现资源循环及再利用的生态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要求与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都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支持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以此为基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国内循环经济发展中税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一种关注资源减量,实现资源循环及再利用的生态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要求与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都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支持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以此为基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国内循环经济发展中税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齐美东 《经济咨询》2007,(4):41-44,17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即“3R”原则),主要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缓解资源压力、防治污染,而且可通过延长产业链及发展环保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这里就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赋予产业结构优化新的内涵,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原有产业经济理论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要素需要进行新的分析和修正。其中需求因素应充分考虑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并按照“再使用”原则提倡理性需求;供给因素应考虑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并按照“减量化”原则提出理性消费;科学技术因素中,应按照“再循环”原则,发展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增强环境对经济承载能力的技术,促进产业结构顺应循环经济的要求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生态中物质和能量流动形式的模拟,其目标是要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表现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在生态化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所采用的"师法自然"的经济发展路径。该分析视角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和共生共存原理,在生产端使资源和能源的利用达到最小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在输出端使资源再循环,实现废弃物向再生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循环经济理念是各行各业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企业经营中,必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更新经营观念,重新审视产品.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产品生命周期再造问题;并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循环"分析,探讨了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路.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不断枯竭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理念基于自然生态法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普遍联系、和谐共处的基本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最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针对“火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循环经济,是指把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体系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降低农业生产过程的资源、物质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眭循环体系。它以“量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特征,要求在农业生产输入端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和现代化产品的投入,实行资源节约和污染预防;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重复使用进入系统的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7.
冯春 《经济师》2010,(7):75-76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为原则,以"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多联产、洁净化"为方向,从多个层面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于此同时,构建相应的政策体系,如: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等也是尤为必要的,有效的政策体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结合亳州市实际,就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的原理是什么?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环行经济。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是“减量、再用、循环”(即3R),其中减量是在输入端采用的方法,旨在减少投入;再用是在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利用效率;循环则是输出端采用的方法,通过把废物再循环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绿色税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税制亦称税制体系的绿化,是对原有税收制度的一种变迁,凸现税制的环境资源保护功能。在我国现行的税制框架内,虽然有很多与环境资源有关、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种及措施,但缺乏总体性、前瞻性的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制设计。本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实际,构建和完善我国绿色税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依托费改税,开征独立型环境税;改革现行税制,对相关税种进行绿化以及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措施,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