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地域广泛且国家众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本文从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并从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运输方式、提升供应链物流"走出去"服务能力、深化国际交流运输合作、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加快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国际物流运输巨头兼并重组等方面提出拓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市场空间的策略,加快推进我国"物流强国"战略建设目标进程.  相似文献   

2.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北京市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制定适合本市物流业发展的策略.当前北京市物流服务领域主要以商业物流为主,区域间、城市内及城市末端物流系统的构建显得十分迫切;此外二级物流节点定位不准确,未形成公共性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群,必须进一步规划、调整和构建.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功能.更好地促进北京市物流业发展,应着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绿色化的首都大物流圈系统,创造物流需求,增强物流基地及各级物流节点服务的公共性,加快对物流基地的调整、改造、升级与自发物流聚集区的规范化建设,加快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推动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发展,加强配送车辆选型工作等.  相似文献   

3.
正在向"世界城市"目标迈进的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本文在比较研究基础上,论证了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典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为标杆与参照系,阐明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典型特征.文章指出,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动态工程,北京应充分借鉴世界城市商旅结合、商展结合、商文结合、商娱结合等重要经验,做好规划,完善体制与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优化,打造具有京商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商贸流通产业过程中,应推进城市商业与物流业的一体化发展,通过产业融合形成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创新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商业与物流业有机结合为切入点,以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内容,构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产业组织中心,发展商贸物流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商贸物流业应整体推进,系统建设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改革创新商贸物流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扶持服务创新与技术进步,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关键项目建设,完善发展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航空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以郑州机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河南省航空物流业现状,剖析河南省航空物流业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效率不高、网络建设不完善、国际化人才短缺等问题.从加强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养航空物流新业务增长点,促进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航空物流增值服务和加强航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航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顺应国家振兴东北计划,加快推进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我们应该突破原有港口作为单一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的观念,结合现代物流的功能要求,大力发展大连的港口物流业。包括正确选择物流发展模式,对港口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使港口功能适应未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网络节点的要求等,把大连建设成现代物流中心,以全面提升港口及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一带一路"的合拢工程,新通道建设将使广西物流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在广西物流业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呈现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协调能力较弱、集疏运效率偏低等的主要问题。为加快广西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广西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物流协作平台;充分发挥广西出海通道优势,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经济发展对物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增长对物流需求逐步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物流需求的质量,现代商业发展对城市配送产生旺盛需求,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新的物流需求,形成新的物流市场,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也对北京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加快服务内容调整,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受传统体制、思想观念、基础设施等发展因素的限制,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抑制了该区国际物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存在港口功能及设施不够完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需完善;受物流成本的制约,企业竞争实力不足;物流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提供服务功能化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问题,应优化集疏运网络系统和交通基础设施;建立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组建物流联盟、发挥物流集成优势;引进国际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增值服务;加强信息化与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商贸物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非常快,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物流发展不够理想,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互间的协调度不够、严重缺乏国际物流人才等.通过分析中国国际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国际物流大通道一体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跨洲经贸合作力度、建设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大力培育国际物流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