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稀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需要寻求更大的资源空间以满足国内供应。早在1992年,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方针。为此,中国国有大型石油企业积极配合国家能源战略需要,主动开辟海外市场,寻找石油资源储备,确保国家石油安全。本文是中国国有大型石油企业,配合国家能源战略需要,开辟海外市场,寻找石油资源过程中遇到的税收问题的调研报告。文章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和特点,就如何营造良好国内税收环境、加强行业税收监控管理、维护中国税收权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继侠 《理论观察》2007,(6):112-114
石油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石油资源的特殊战略意义使得石油企业国际化面临比普通企业多得多的风险与挑战.通过构建企业跨国经营的和谐策略体系应对国际化风险是一种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国际石油采购可以弥补国内石油资源不足,改善国内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石油进出口国家共同发展。本文对全球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交易进行简要介绍,并针对地区热点问题多、国际石油采购难度加大等挑战,提出了加强与石油出口国的国际贸易、实现石油采购渠道的多元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石油行业内部几经改制,石油资源供应企业的行业地位受到重大影响。伴随着国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WTO之后,国外石油服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石油资源供应企业必须重新评估自己竞争能力。面对新的挑战,从自身入手,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80年代以来,我国未发现新的大油田,石油原油产量低速增长,勘探投资严重不足,石油进口逐年增加,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石油工业面临着新的困境。一、国内石油产量供不应求日益严重1.国内石油可采储量不足。据推算,我国石油资源蕴藏量为910亿吨左右,居于世界前十位。但目前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只有180亿吨左右,其中,可采储量50亿吨左右。目前已累计采出石油20多亿吨,剩余可采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石油资源地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是这些地区的显著特征;针对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国内石油进口量的不断上升,石油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加了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成本;树立立足国内、和谐发展的能源战略,形成国内石油资源探采利用与资源地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持局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需。  相似文献   

7.
作为欧佩克组织以外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生产潜力,其探明矿藏中有13%是石油,其中,陆上石油占3/4,60%的石油资源分布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俄罗斯国内共有240家石油开采企业,其中,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内的控股公司有11家。这些企业能够完成90%的开采量。目前,俄罗斯石油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全国有1/4的关税收入和1/3的外汇收入来自石油产业,而俄罗斯国内对石油(包括成品油和石油加工产品)的需求量仅占其开采量的1/3。  相似文献   

8.
以前我国有一部《矿产资源管理法》,石油只是作为矿产资源的一部分被包括进去了。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行业受制于计划经济束缚,石油资源归国家所有,石油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石油的勘探开采、炼制、销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39):23-24
[香港《大公报》9月7日]今年以来,随着“促进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的颁布,民营石油企业在开拓石油资源方面频频发力,引起了国际和国内资本的关注。其中中国石油产业基金和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立,为中国多渠道地开拓石油资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思路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税收、国民收入、就业状况主要依靠石油资源获得。由于我国长时期对石油资源进行粗放式开采,而且多年来石油企业与所在城市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下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不断扩大,而我国的石油资源面临不同程度的枯竭。这些对石油资源型城市的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分析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目前存在的特徵和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实现经济转型的思路和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加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弥补石油缺口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石油进口战略.近年来,石油进口的增长导致了我国石油依存度上升.过度集中的进口来源、较小的优质原油进口国选择空间、石油资源后劲不足使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重视石油储备、加强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2.
亢升 《亚太经济》2012,(3):59-63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能源需求大增以及国内石油资源储产量有限无法满足需要的现实,加剧了印度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石油外交成为新时期印度维护石油供给安全的主要路径选择。随着非洲石油资源储产量的持续上升,在世界石油供给市场上作用的凸现,非洲成为印度新时期石油外交的重点地区之一。探究印度在非洲石油外交的背景、路径、成效及挑战,对客观评价印度对非洲石油外交的态势以及印非关系现状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石油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40%以上的劳动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50%以上的国民收入靠石油资源获得的城市.我国较大型的石油城市有十几座,例如黑龙江的大庆市、辽宁的盘锦市、山东的东营市、河南的濮阳市、陕西的榆林市、甘肃的玉门市、新疆的克拉玛依市和库尔勒市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发展就石油而言,目前面临着两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是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二是石油资源约束度增大和石油对外依存度提高。要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海外石油投资并建立海外石油基地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石油基本格局(一)世界石油储量与生产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十分广泛但极不均衡,从国家层面而言,相对集中于OPEC国家,尤其是中东地区占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储量的56.2%,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而亚太地区石油资源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的发展就石油而言,目前面临着两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是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二是石油资源约束度增大和石油对外依存度提高。要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海外石油投资并建立海外石油基地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石油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文章对石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意在使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评价来推动石油企业加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宁 《中国经贸》2009,(11):56-59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伴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也快速提升,从1997年的1.96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3.65亿吨.年均增长率约6%。国内石油产量已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目前,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近50%依靠进口.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在近两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9.
分析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中长期趋势性因素仍然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体制、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有利于经济增长保持平稳,需求动力仍然比较强。尽管部分高投资行业供求关系出现变化,上游价格涨幅趋缓,但受前期工资、石油、投资品价格等因素滞后影响,下游产品和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就业压力也依然此较大,企业效益提高难度增大,长期矛盾对短期经济的影响在逐步加大,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注意风险的化解。  相似文献   

20.
陈睿 《辽宁经济》2005,(7):43-43
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和一次能源,不仅在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中国的石油资源并不富裕,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石油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石油战略的正确与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