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艺术作品、艺术与文化、艺术作品与传播、艺术作品与文化传播、艺术文化传播的框架等的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指出艺术作品以鲜活的形式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将艺术作品呈现在大众视野乏下,本身就是一种对作者创作精神的展现,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播。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艺术作品对艺术文化传播的意义,将艺术文化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现代文化产业对传媒领域的全面革新,在现代传播科技的支持下视觉文化传播时代来临,动漫作品已成为现代通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动漫艺术作品中存有的庸俗甚至肤浅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试图倡导动漫艺术家发掘整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点的艺术元素,进行具有中国原创艺术特征的创作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数字化特征,与引导大众娱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煤海 《魅力中国》2010,(27):129-130
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现代文化产业对传媒领域的全面革新,在现代传播科技的支持下视觉文化传播时代来临,动漫作品已成为现代通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动漫艺术作品中存有的庸俗甚至肤浅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试图倡导动漫艺术家发掘整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点的艺术元素,进行具有中国原创艺术特征的创作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数字化特征,与引导大众娱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铭 《黑河学刊》2002,(2):58-58
自从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电视就成了最具现代化、最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电视屏幕三大节目支柱之一的电视文艺(文学与艺术的统称),成了新时代的艺术骄子,使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视了。因此,电视文艺也就成了最具大众化、家庭化的艺术。而电视艺术作品则是电视世界中表现性最强的部分,它是电视工作者以电视的手段所创造出来的,毫无疑问,是表现的、艺术的,同时,又受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影响,有着强烈的娱乐性、通俗性、社会性、大众性。由此,电视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一直是电视艺术美学要研究和提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艺术生产和大众文化理论的经典之作。这部著作认为,电影作为复制艺术的典范,体现了艺术本身发生的一系列嬗变: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由光韵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由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阿多诺不同意本雅明的观点,围绕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都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与其展开了哲学史上著名的“阿本之争”。  相似文献   

6.
文杨  陈璐 《重庆与世界》2016,(26):64-67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而传承和保护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是我们建立健全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稿)》已经出台,目前关于征求稿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其中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围绕这两个争议焦点,结合我国现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杜耀中 《魅力中国》2010,(32):279-279
时下,在讨论中国艺术语境下的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艺术与大众关系的“当代语境”做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换一句话说,在今天讨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必须明晰它究竞有一个怎样的现实语境?艺术作为一种特殊动态的社会性产物,一种独立的文化价值形态,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有着自己的历史与传统。毫无疑义,艺术之为艺术,就在于艺术确立了以人为主体的地位,艺术应使让人活得更像人,让人不断的突破自身的有限,艺术作为人学,应该始于人,而终于人。  相似文献   

8.
黎锦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审美情趣、本民族文化传统有紧密的联系.黎锦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在于它所传达的社会认识价值,在于能够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经济开发价值.对黎锦的文化价值的认识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抢救和开发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动画是一种大众传媒,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大众接受,所以具有幽默色彩的动画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动画艺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运用高新技法去“动”和“画”,而有它不可忽视的智慧——幽默蕴合其中。在动画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对动画中幽默的运用及其对动画生命力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拥有幽默魅力的动画不仅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而且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与利润,它拓宽了动画持续盈利的后续空间,能创造出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孟迪 《魅力中国》2011,(11):253-253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和复杂心理流程的展现,是物质本体和精神本体的神秘集合;艺术是人类精神结构有价值的自由象征,艺术的社会功能指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而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的影响,也称“艺术的价值”或“艺术的社会作用”。本文即从“艺术的价值结构”、“艺术的社会功能”出发来对“艺术的现代价值”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洪军 《魅力中国》2010,(25):173-174
十二生肖是一种民俗文化,也是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题材和创作内容。生肖装饰艺术作品具有构图简练、精美素洁、寓意丰富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十二生肖的缘起入手,梳理生肖文化与装饰艺术的关系,主要从“巫”、“美”、“符号”等角度分析探讨了生肖文化的装饰艺术特征,并从文化层面揭示生肖艺术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2.
赵西岗 《魅力中国》2014,(25):115-11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除了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作为传统文化中主要组成部分的戏曲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同时伴随着人们对不同文化类型的需求的改变,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形式也逐渐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本文就着重对我国传统戏曲舞美设计的特点进行说明,随后对当代戏曲文化中舞美艺术的设计的变化进行详细阐述,对该项艺术形式的发展方向以及促进其发展的理念进行分析,来促进当代戏曲舞美艺术的设计形式能不断满足人民对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影响,分析了科举制度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弊端即其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创新,阻碍自然科学进步等;它的进步性在于科举制度“考试选拔人才”的文化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准则,不论贫贱富贵都有一个向上的机会,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它扩大了教育范围,使得教育变成了一种适合普通大众的“大众教育”.从探讨中吸取这种制度中有益的智慧,古为今用,运用于当今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4.
沈松柳 《魅力中国》2010,(35):289-289
全球化是我们当前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我们曾经很热烈地讨论过全球化对科学与技术,对文化与艺术的种种影响。作为科学与技术、文化与艺术载体的现代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巨大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全球化对现代设计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在于我们怎样应对这种全球化效应.  相似文献   

15.
影视艺术的创造和接受都是一种诗意的创造,影视艺术是人类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媒介载体和形象表征。影视艺术以陌生化叙事策略、引导大众积极消费的文化休闲性质和能够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消遣娱乐功能切入中国当代人们的审美文化心理,并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现实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当下的影视艺术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多元文化格局下,应关注民族自强意识,关注本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特有的思想敏感成为当代审美文化中坚强一翼。  相似文献   

16.
王婉婉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22-124
商业促进了城市、城市化.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是艺术的核心门类,从文学史的管理视角考察,文学商业化促进了城市化.文学商业化的意义在于启发人们去丰富城市精神产品、塑造现代城市文化、推进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黄莉 《新西部(上)》2007,(3X):167-168,211
影视艺术的创造和接受都是一种诗意的创造,影视艺术是人类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媒介载体和形象表征。影视艺术以陌生化叙事策略、引导大众积极消费的文化休闲性质和能够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消遣娱乐功能切入中国当代人们的审美文化心理,并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现实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国当下的影视艺术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多元文化格局下,应关注民族自强意识,关注本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和特有的思想敏感成为当代审美文化中坚强一翼。  相似文献   

18.
严慧中 《魅力中国》2014,(14):302-302
在当今文化领域,雅和俗我们一般将之对应为知识精英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它们有各自的特色,雅有雅的追求,俗有俗的功能。面对如今泛娱乐化、低俗化的趋势。我们应当及时修正路线,雅文化要借鉴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俗文化要偏向雅文化的美学追求,雅俗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偏移的现状及原因,论述了鲜活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贡献;探讨了艺术作品普及面临的障碍,提出了改进方法。应通过艺术实践,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接受艺术的熏陶;通过"艺术实验"向青少年们普及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得这些教育知识更加"鲜活"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达到提升个人整体人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陶瓷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艺术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当代的传统陶艺、现代陶艺、日用陶瓷设计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们要汲取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精髓为现代所用,去设计和创造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陶瓷艺术作品,让传统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