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消费者行为学》以普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消费者所特有的各种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在购买行为中产生,是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规律。每一个学生都是消费者,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内容就是每天发生在他们身边或他们身上的事,基于这样的特点,授课过程中选择了"启发、互动"教学模式,它由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案例讨论、情景模拟三个模块所构成。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借助模块化、多样化特色教学平台,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和思路,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才能使授课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能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相似文献   

3.
刘富先 《中国外资》2010,(14):255-256
本研究以网络游戏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对网络游戏消费者的参与游戏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游戏运营商和开发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岑长庆 《中国外资》2011,(18):195-195
"消费者行为学"与"营销统计电算化"教学模块的整合改革有助于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职教学的实用特色。  相似文献   

5.
黄楠 《福建金融》2009,(6):27-29
消费行为学对于如何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使消费者迅速接受产品等方面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消费行为学的视角出发,总结影响我国保险消费行为的三大重要因素,通过对三类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于勇 《投资与合作》2011,(9):161-161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其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结合管理学、人文社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组织行为学教学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因此,笔者提出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育理念,指出在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网络游戏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对网络游戏消费者的参与游戏动 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游戏运营商和开发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   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行为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营销研究的核心内容,从营销实践角度而言,有助于企业进行有效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及制定明确的营销组合战略.而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风格如何影响其购买决策过程,从而在购买决策过程上形成差异呢?   ……  相似文献   

9.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组织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认为,人是组织的主体,在现代化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其中,行政管理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理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在公司决策中,经理人和董事会成员需要识别公司价值最大化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行为学阻碍,一个在公司内部,另一个在公司外部。  相似文献   

11.
刘小勇 《金卡工程》2010,14(6):218-218
现今社会中,明星代言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消费者基于对明星本人的信任,不曾对商品产生过怀疑。但由于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就需要法律对于明星的代言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加以详细具体的规范,从而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融》2012,(4):13-13
一些非法网站看到消费者期待维权、企业害怕被曝光这一特殊市场,翻手套取消费者投诉信息,覆手转向企业收费删帖,将“3·15”变成“发财节”。据调查,仅北京非法“3·15”网站就有数百家,在这个“3·15”背后的江湖中,消费者从头到尾都是被利用的。  相似文献   

13.
朱劲松 《上海保险》2006,(11):35-37,30
一、心理契约的由来和特点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一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这一概念迄今为止在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它的大意是指在员工与组织的相瓦关系中除了正式的经济契约(体现在雇佣合同中)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20世纪60年代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等人首先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  相似文献   

14.
史槟 《中国外资》2009,(2):96-96
在市场营销中,产品的销售者要想准确预测和把握消费者的行为是困难的,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是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地分析消费者心理、行为以及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达到产品与消费者需求共鸣的效果。其中,地域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推广保险产品时考虑地域文化特征对保险产品消费的影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刘德 《甘肃金融》2011,(7):72-72
(一)加强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人民银行应逐级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辖区职权范围内的金融消费纠纷。二是在市县行相关部门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岗,负责金融消费者投诉,  相似文献   

16.
高娟 《财会学习》2011,(9):47-48
一、引言 自1960年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最早使用“心理的工作契约”这一术语,其后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Schein教授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概念被广泛用于描述组织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中隐含的微妙关系与互动状态。  相似文献   

17.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以下九种权利: 一、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传统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知识。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堪称一本启示录,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致全球肆虐席卷一圈之后,丢给各国一个惨痛的教训与反思—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刻不容缓。日前,央行、银监会继中国保监会设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证监会设立投资者保护局之后,将在近期分别于内部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但消费者保护局是否会因为某些特定因素而导致边缘化,这似乎是大家更为关注的焦点。一审:分业监督与归口管理之争面对国内连续出现4个消费者保护局,很多人就这个举动和美联储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做一番比较。他们顾虑的焦点在于,这4个消费者保护局性质相关,在实况操作时难免会出现政策、执法不统一的情况;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产品综合性的趋势在客观上要求对消费者的权益做出统一保护;再者,地方经济的发展唤醒了县域居民对金融多元化的需求。对于居民所有的经济活动,除了人行在县域有分支机构外,其他3个监管部门都缺乏相关的保护部门。一旦同时设立分支,想必会造成机构臃肿、资源浪费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供给推动,需求约束特征明显,数字经济的消费者培育效用有利于消费者人身保险需求释放和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消费者培育视角研究省级层面数字经济与人身保险行业发展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一地的数字经济发展可显著提高该地人身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通过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消费者培育效应促进人身保险行业发展,具体机制为改善消费环境、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素养。在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对中、东部地区人身保险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在受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儿童抚养负担低的省份,数字经济对人身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