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8条规定:擅自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商标侵权行为。在实践中,判定商标之间是否近似,是准确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及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商标侵权行为的定义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人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或者干涉、妨碍商标所有人使用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商标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许多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成为商标侵权者关注的对象,"仿冒、假冒"商标现象日趋增加。这些"仿冒、假冒"商标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给司法审判带来困境,其中商标近似的判断尤为突出。尽管我国商标法及司法解释等对商标近似判断原则、方法等作了规定,但实践中依然对商标近似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本文在界定商标近似的基础上,分析了判断商标近似的主体标准、客观标准,并针对现有规定存在的缺陷,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标权的维护与建设构成企业目前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商标注册申请人在申请注册商标时经常会有很多疑问,例如,申请注册的商标为什么要选择黑白色彩的标样?注册人不生产这个产品,为什么要注册该类别的商标?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侵权,实践中能给予保护吗?针对以上问题,在此通过分析商标权的主要权项构成,为企业的商标管理工作提供一些规律性的方案,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商标[2003]45号件确认:……第12类摩托车等商品上的“HONDA”商标是“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注册号为314940号,其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南海市某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公司”),生产、销售的摩托车上单独使用了“HAODA”标志,与314940号注册商标“HONDA”相近似,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6.
《商标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属侵犯商标专用权。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指出:"仿冒"是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擅自将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规定》还特别强调:"前款所称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包括足以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从以上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无论是商标还是包装装潢相似,都是侵权。认定的侵权依据就是引人误认。于是,下面文章介绍的事,就让人奇怪——明明是侵权,却说无法认定或者说不是侵权。  相似文献   

7.
商标反淡化保护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标淡化概念及特点“商标淡化”(TrademarkDilution)是指削弱具有较高知名度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弱化或丑化其代表的良好商业信誉或商业形象,并可能最终导致其失去商业价值的行为。淡化行为往往通过将与他人的“名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用于不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服务上,来割裂该“名牌”商标与特定的商品、服务之间的联系。例如:将“雀巢”商标用于服装,将“耐克”商标用于食品等等都是典型的商标淡化行为。淡化行为不同于传统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淡化行为侵害的对象可以是注册商标也可以是未注册商…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3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此外,根据《商标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驰名商标无论是否在我国取得注册均是我国商标法保护的特殊商标类型。但是,我国《刑法》第213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仅仅包括他人所有的注册商品商标。然而.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假冒商标侵权案件来看.侵权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商标.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商标.并且侵犯其他类型商标权利行为的严重程度不亚于侵犯商品商标权利的行为。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只保护注册商品商标权的立法模式的合理性遭到了诸多学者的质疑。本文拟从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谦抑性标准入手.对我国侵犯商标权罪的犯罪对象立法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认定驰名商标 企业的商标权受到以下损害时,可以申请认定驰名商标:(一)他人将与申请人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在非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或者使用,可能损害申请人权益的;(二)他人将与申请人申请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的一部分登记或者使用,可能引起公众误认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国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公开宣判。认定深圳市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秀公司)在其网页上使用“彩秀”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公司)注册商标“彩秀”的商标专用权。彩秀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上诉.该判决于日前生效。由于此前在国内彩信服务领域尚无商标侵权案件,故此案被称为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11.
增强意识 及时注册商标象征着指定商品的信誉,标志着该商品的质量,是企业自身实力的综合体现。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认牌购货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必须有着超前的注册意识,在商品走上市场之前就应确定商标的专用权,避免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使企业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云南玉溪卷烟厂生产的“红梅”牌香烟,曾因没有及时进行商标注册而被另一家企业抢注。玉溪卷烟厂为了保住自己的牌子,只好忍痛拿出180万元将这一商标买回来。广东强力集团生产的“强力”饮料也曾因没有及时注册,其商标被…  相似文献   

12.
地名商标属于弱显著性商标的范畴,其保护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合理使用。《地名商标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一文,作者通过对最高法院公报中典型商标案件剖析,找出地名商标侵权与合理使用之间的界限,为地名商标的合理使用提炼出具体的判断标准,为实践中的判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注册商标合理使用的含义 我国商标法赋予商标权人积极行使商标的权利.也赋予商标权人排除他人侵害其商标权的权利,但商标权人就排除他人侵害其商标权并非漫无限制。其排除侵害的范围应当限制在禁止他人将商标用于标示商标或服务来源的作用上,而不应当及于禁止其它方面的使用,这就是对商标专用权的限制,商标的合理使用就是对商标专用权的限制之一。《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常使用。”这是我国注册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体现.但是这一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4.
如今商标侵权已经不是假冒商标、制假售假这么简单。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侵权新花样,如将他人注册商标用做自己企业名称、模仿他人驰名商标、恶意注册相同或类似网络域名等,人们需保持警惕。“梦特娇”之争法国时装品牌“梦特娇”,在中国也已是注册商标。2001年9月,香港却冒出个香港梦特娇公司。创办人甘某兄弟不久后又在上海设立上海梅蒸公司。梅蒸公司在其销售的服装、店内货架、价格标签、吊牌上均使用了“梦特娇·梅蒸”和由“梅蒸”拼音与花瓣组成的标志,在店面招牌及包装袋上直接使用香港梦特娇的企业名称,且包装袋的装潢与法国梦特娇近似。为此,法国梦特娇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香港梦特娇、  相似文献   

15.
商标、企业名称都是商业标识,都有区分商品和服务的作用.虽然从表面看商标是区分商品,企业名称是区别商业主体,但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说,两者都是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两个权利授予的程序、部门和受保护范围是不同的,似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两者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冲突,突出表现在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注册使用,使商标与字号发生的冲突的场合.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们商标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商标抢注现象的愈发猖獗,有不少商标拥有者开始从版权法中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将商标作为一个作品而获得版权法保护。对于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商标法和版权法的精神、是否会取得积极效果亦或是适得其反,本文将会对此进行一番浅析。一、商标版权化保护的成因我国的商标保护制度是以注册原则为主、使用原则为辅的模式。依据我国商标法第三条、第四条,我国商标法对注册商标给予全面法律保护;而对于未注册商标,只能给予有限保护。一  相似文献   

17.
王旭 《企业导报》2012,(12):143-145
商标淡化理论建立在混淆误认理论的基础上,伴随着商标立法从对公众利益的关注到商标权人利益的关注发展起来的。商标淡化是未经驰名商标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不相同、不类似的产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标,可能会减少或削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的行为。美国、欧盟和日本立法在淡化标准、地域范围、淡化类型、金钱赔偿等方面的规定,为我国我国商标淡化中关于对象、行为及损害后果要件中的几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房地产开发商因其开发的楼盘的名称与他人针对“不动产服务”申请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而纷纷陷入到的商标“侵权”纠纷之中。尽管受理此类案件的多数人民法院并没有因开发商的楼盘名称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就认定开发商侵犯了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相似文献   

19.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工商部门在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特别是涉外商标侵权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切实对待,将严重影响这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比较广告与商标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广告的界定切入,分析了比较广告与商标侵权的关系,提出了比较广告中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