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9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京举行。8月23日成立的纳威司达和江准汽车的合资公司——安徽江准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纳威司达)携5款发动机亮相。带来5款产品江准纳威司达参展的发动机包括江准汽车原有的HFC4DA1柴油发动机以及纳威司达旗下品牌迈斯福系列发动机中的3.2升、4.8升、10升和13升柴油发动机。对于参展产品的市场推广计划,纳威司达(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昕表示:"从整体产品规划上讲是4款  相似文献   

2.
在与江淮的发动机合资项目获批后,纳威司达加快了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8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从纳威司达中国区总裁万如意处了解到,江淮一纳威司达发动机合资公司及其研发中心现已启动运营,中外双方已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中重卡整车合资项目正在筹备,希望明年获得国家发改  相似文献   

3.
中国商用车市场就是这么有魅力,不管目前有没有迈过准入门槛,国外企业都抵抗不住诱惑。纳威司达就是众多觊觎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之一。自打与江淮汽车确定合资意向以来,纳威司达动作频频。2月13日,纳威司达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再度就迈斯福发动机、美国超级卡车项目等内容展开了交流。尽管对于合资项目的进展三缄其口,但在技术推介  相似文献   

4.
4月20日,纳威司达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宣布,任命特洛伊·克拉克(TroyClarke)为纳威司达亚太区总裁。特洛伊曾任通用汽车亚太区的主管,他在亚太区和汽车行业的宝贵经验,将为纳威司达在亚太区和中国的发展带来重要价值。众所周知,2010年9月,纳威司达与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共同在中国开发、制造和销售柴油商  相似文献   

5.
随着与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合资项目最终获批,来自美国的商用车及商用车发动机公司纳威司达终于要迈出它深耕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相较于其他欧美卡车企业在华难言成功的经历,这家美国最大的重卡生产企业和第三大卡车发动机供应商能写出不一样的"东游记"吗?8月8日,纳威司达中国公司高管团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回答了外界关心的问题。与记者此前对外资公司的采访完全不同,这一次会议室里坐满了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惟一的老外——纳威司达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万如意,不仅有着一个琅琅上口的中文名,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看上去,这家公司要将自己的美国基因对中国市场开拓的影响最小化",这是纳威司达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很自然,对话从这个团队的组成特征开始。  相似文献   

6.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2,(6):140-141
本届北京车展上,中国重汽、陕汽的缺席令商用车展区失色不少,国际商用车巨头奔驰、沃尔沃、纳威司达、佩卡的到场依然显示了中国市场的魅力,而斯堪尼亚的缺席又留下些许遗憾.尽管洋品牌卡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但他们坚持出现在北京车展上与一个关键词有关:合资合作.他们的目标一致: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能寻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纳威司达:深化与江淮合作 尽管纳威司达和江淮依然在焦急地等待政府主管部门对双方合作的审核通过,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合作的推进.继江淮汽车首度牵手纳威司达之后,2012北京车展"联姻"进程再度提速.纳威司达宣布将扩大与中国卡车制造商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范围.  相似文献   

7.
李鑫颜 《商用汽车新闻》2012,(30):F0001-F0001
继国家发改委批准江淮汽车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合资生产柴油发动机项目后,纳威司达中国方面近日传出消息:将首先投产轻型发动机。纳威司达被国人所了解,源于它的优势产品——中重型发动机、长头重卡以及占北美半壁江山的专用校车。耗时长达4年的合资项目,为什么以轻型发动机打头阵,进而拉开闯荡中国市场的大幕呢?有市场有压力在国Ⅳ标准即将实施的市场背景下,国内轻型机企业面临技术升级瓶颈和市场推广难  相似文献   

8.
"落地"为安     
张静 《汽车观察》2012,(9):20-22
"合资公司终于成立了,再没有任何进展的话,大家的关注热情都会大打折扣的."起初在纳威司达中国任职的杨博现已调配到了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公司,负责卡车与发动机业务.伴随8月23日合资公司的成立,双方的合作正式迈入了正轨,这让多年来从事合资谈判相关人员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相似文献   

9.
卡特彼勒公司——全球主流重型柴油发动机生产商,因声明将退出高速公路卡车发动机市场而名噪一时。纳成司达集团——地地道道的美洲公司,其产品在北美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近些年才凭旗下卡车品牌"万国"让中国市场认知。4月6日,卡特彼勒公司和纳威司达集团联合向外界发布消息称,为共同寻求全球公路用卡车以及发动机业务发展商机,双方于近日  相似文献   

10.
近来关于美国卡车传统制造商纳威司达的负面消息接连传来,影响直接体现在急转直下的股价上——当日暴跌28%。美国商业监测机构WarrantyWeek(以下简称ww)更是将纳威司达目前的处境形容为“秃鹫盘旋在其上空”。 法庭争斗尝败绩 WW分析说,时至2012年年中,纳威司达仍然没有推出符合EPA2010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在6月9日举行的纳威司达媒体见面会上,原定会后接受媒体采访的纳威司达(中国)总裁万如意急匆匆地就走了,原因是他要前往发改委、工信部,与有关领导会晤,推动纳威司达与江淮合资协议的获批。  相似文献   

12.
1953年,一款以International K系列为原型的"长鼻子"解放卡车登上了壹分人民币的正面。57年后,International卡车的创始人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再次回到中国,寻找新一轮的"卡车梦"。9月16日,江淮汽车携手纳威司达在北京正式签署《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并与纳威司达和卡特彼勒的合资公司NC~2签署《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已经成功举办至第六届,历届大赛中都少不了江淮汽车的身影。今年,安徽江淮股份有限公司轻型商用车公司携主推车型江淮帅铃纳威司达产品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以下简称节油大赛)。该主力车型配装了国际一流的纳威司达3.2升发动机,甫一亮相便受到诸多关注。帅铃纳威司达动力新品赴宴"节油大赛举办以来,我公司每年都会派出新车型参与比赛。在节油大赛拿奖也  相似文献   

14.
8月23日,江淮与纳威司达的发动机合资公司在京举行揭牌仪式,这表明双方的合作由此迈入正轨。合资企业——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将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引入纳威司达先进节油的"洁净发动机"排放技术。据透露,目前双方正准备递交卡车合资项目申请。首推4款发动机合资公司为双方50:50对等出资,注册资本12亿元,总投资30亿元。目前,930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开工建设,其中规划包括设备、总装线、研发中心及管理总部,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形成生产能力,产品下半年可投放市场。据介绍,合资公司将引入纳威司达先进节能的清洁排放发动机技术,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清洁、最节能的发动机,主要生产江淮汽车HFC4DA1(2.8升)系列柴油发动机和迈斯福3.2升、4.8升、7.2升柴油发动机,年生产规模可达15万台,满足江淮汽车目前和未来对高端柴油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卡牟竹油火赛已经成功举办至第入届。历届大赛中都少不了江准汽车的身影。今年,安徽江准股份有限公司轻型商用车公司携主推车型江淮帅铃纳威司达产品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卡车竹油火赛(以下简称节油大赛)。该主力车型配装了国际一流的纳威司达3.2升发动机.甫一亮相便受到诸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安徽江准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携5款发动机产品亮相上海车展。5款参展产品覆盖2.8~13升,显示了江准纳威司达布局全系商用车动力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信赖的商用车动力评选”举办的第4个年头,随着评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入进来,其中不乏刚刚投放市场的新品甚至还未上市的产品。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纳威司达”)的MAXXFORCEMF3.2H就是这样一款产品,该发动机目前正处在市场风险投放阶段,将于2015年正式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三届"润迪杯"我信赖的商用车动力评选上,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携JAC发动机/HFC4DA1-2C踊跃参评,既表现出对评选的支持,也源于公司对产品的信心。性能表现优异4DA1系列柴油发动机是江淮汽车公司在2005年推出的一款自主研发的柴油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恶化,石油存储下降,全世界都在研制新能源的同时节能减排,不断升级排放标准、提升燃烧效率,是各国普遍采取的策略之。日前,关于美国法院判定纳威司达不得通过任何形式销售其不符合EPA2010发动机的报道,引起不小的关注。在各种声音中,不乏为纳威司达支招者,其讨论最多的无外乎技术路线的选择。加州出标准技术自己选应该说,这一切都源于  相似文献   

20.
江准纳威司达发动机新生产基地进入投产倒计时。 日前,安徽江淮纳威司达发动机有限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经过3年的厂区建设、生产线调试和人员培训,该公司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新发动机生产基地即将投产,包括JAC2.8L(HFC4DA1)系列柴油发动机和MAXXFORCEf迈斯福)3.2L、4.8L、7.2L系歹0在内的多个柴油发动机系列都将在新基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