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A股市场IPO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发现,股权分置下新股供给限制、流通股的流动性溢价、二级市场价格控制,使得新股二级市场价格系统性偏离了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样本的回归分析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反映的公司内在价值信息相对有限,而股权分置改革后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合理,因而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IPO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李秉祥  陈延 《经济管理》2005,(22):28-33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出台,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量化分析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流通股股东的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补偿的合理性是影响流通股股东对方案认可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并结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具体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4月启动以来理论界和政策层面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定价依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与财富创造效应、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集中度以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当前研究的缺陷和不足,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评价提供先导。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前后3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并购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能从整体上提升市场并购的效率,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较为显著的财富增长。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对会计准则制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变迁,对各方的政策制定必然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研究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这就要求会计准则制定者能够秉承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理念,促进会计信息质量向透明、公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已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全面铺开,以期实现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本文首先建立了考虑全流通预期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者策略模型,通过对波动性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若干假设,从理论上推导出全流通对市场质量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以目前股权分置改革期中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435家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流通对市场波动性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为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公布股权分置改革和正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两个事件的市场反应,对2005年至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与测度,从而更准确和真实地反映这一现象,提出与已有研究不同的结果。研究发现,正式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布后,对价率高低、净资产收益率大小与投资者获得的非正常报酬收益率负相关,存在价格反转现象,同时流通股比例高低与非正常报酬收益率正相关。这表明,投资者对股权分置改革存在着过度反映,仍然可归结为某种程度的非理性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的暂时上扬,并不意味着市场对改革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已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全面铺开,以期实现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本文首先建立了考虑全流通预期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者策略模型,通过对波动性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若干假设,从理论上推导出全流通对市场质量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以目前股权分置改革期中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435家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流通对市场波动性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年度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年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显著差异,但是,短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及分红比率均有显著影响。因此,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及股份全流通的实现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改善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代武  高燕 《技术经济》2009,28(1):85-91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支付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以截至2007年12月31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复牌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市场绩效,客观上将上市公司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上市公司股改对价支付的各种方案中,送股方式的市场效应最显著,派现与其他对价支付方式的市场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11.
李冻菊 《经济经纬》2006,(4):98-100
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研究采用事件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事件发生前后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变化的研究,既可以估计某一特定事件的影响程度,也可以检验市场的有效性程度。笔者采用事件研究方法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深圳股市中小企业板的影响,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对深圳股市中小企业板短期内股价走势有显著影响,深圳股市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样本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限售股票转让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流通性价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性存在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均值约为66%,流通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影响股票流通性价值,但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流通股价格波动率对股票流通性价值没有显著影响;股改后的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约为56%,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波动性水平显著影响流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突破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2004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股权分置问题因何而来,影响何在?改革的目标和途径是什么?改革中市场各方又将如何展开博弈寻找新的利益均衡点?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作一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8):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15.
徐丽娟 《经济纵横》2005,(11):73-75
目前,针对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标准、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我国理论界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现将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它对完善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股权分置情况下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在转移动机、转移方式、转移价格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最后对完善我国公司的控制权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12):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2~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支付行为的影响,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这一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但股权分置改革显著削弱了这一影响;股改前后股权属性与现金股利的关系均不显著;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而这一变化与股权属性没有显著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改的目的正在初步实现,但由于股票全流通时间较短,其更明显的实施效果有待于在以后较长时间的资本市场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制度结构的变化,股权分置的制度运行效率每况愈下,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从产权角度看,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股东之间在产权结构与利益格局上的重新调整。公平的股权分置改革应建立在尊重并保护产权的基础上,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利益均衡。但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制度安排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对价支付水平不公平与股市诚信基础受损害,也暴露了行政主导的股权分置改革难以摆脱"路径依赖"陷阱。  相似文献   

20.
单纯从证券市场运行的表层看,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是在市场底部实现的,改革的市场成本较低,加上多数市场主体采用一些市场化手段进行权益保值增值的处理,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没有造成股指像之前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出现连续下滑而且成为市场反转的一个最佳切入点。由于股权分置改革获得成功已成定局,市场运行处在拐点状态,在国内产业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其行为模式对市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表现在:(1)上市公司能否通过并购重组,发挥公司内部股权定价机制一致、利益实现机制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