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徐州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第一个特大型城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结合部,是联系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枢纽。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三个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四个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等.  相似文献   

3.
略谈环渤海经济区对行政管理的新要求吴文广刘建英环渤海经济区位于中国北部沿海,包括环渤海沿岸的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以及山西和内蒙。该经济区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的各省市,抢...  相似文献   

4.
我国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构建及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黄河流域产权共同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并已经形成规模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区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演变为三大流域经济带,并在21世纪初进入三大流域经济区发展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5.
一、连云港外部发展环境的系统分析 对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称的连云港来说,连云港的发展目标必须在亚欧大陆经济一体化、东亚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互动发展的多维坐标系下来进行考量,挖掘和创造发展机遇,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选择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规划自己的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三个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四个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其中,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主要针对东盟;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沈阳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的重大决策,与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突破辽西北一道,共同构筑了我省全面展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格局,本文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开始解读,对沈阳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进行剖析,因此,实现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经济发展特点张爱珠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区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环渤海沿岸17个市地,发展为包括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四省及京津二市的大环渤海经济区。面...  相似文献   

10.
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是西部三大经济带(区)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在中国西部地区与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本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川渝经济开发建设的发展基础、障碍因素和战略思路,提出全面推进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加强合作和交流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能互利共赢,支撑环渤海核心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华北地区在能源、产业、人才、科技、生态、旅游等方面合作交流空间巨大,为华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与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房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8-149,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开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原因出发,结合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瓶颈及未来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带正在加速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京津作为本地区经济龙头,辐射河北周边地区,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带赶超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模式。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北京和天  相似文献   

14.
一、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东营区是山东省东营市的中心城区,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辖4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7万人,地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带结合部,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  相似文献   

15.
成渝直线经济联盟处于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地带,是推动成渝经济区第四增长极的重要力量.打造成渝直线经济联盟是推动成渝经济区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成渝经济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连接欧亚大陆桥及东南亚走向全球的必然要求.为实现成渝直线经济战略联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健全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本文主要从政府间合作、产业发展、有效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这几个方面提出合作机制,为直线经济联盟经济带的运行提供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经济圈目前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以国家发改委召集环渤海各省达成《廊坊共识》,以及环渤海区域合作联席会议、“东北亚暨坏渤海国际合作论坛”的召开为标志,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河北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谋求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有利态势,就显得非常紧迫而重要,廊坊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也就是说需要各方面积极推动,实现区域内各个方面的合作对接。  相似文献   

18.
邱敦红 《经济论坛》1994,(18):35-37
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和合作范围,日本、韩国学者提出过“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等设想。笔者以为,日本海、黄海及中国的内陆海——渤海,都是连接相通的,中国大陆的东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这一地区日益频繁的经贸活动与沿海地带的国际合作已经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理应包括以下4个层次的小圈:①环日本海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的远东海滨地区和中国的吉林、黑龙江省,其合作对象主要是环日本海的周边国家;②黄海经济圈,包括朝鲜半岛、日本(主要是九州地区)和中国的辽宁、吉林、山东省,其合作对象主要是环黄海的周边国家;③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辽宁、河北、山东三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龙形战略”:区域经济区位分布战略的优化选择 迄今为止理论界拿出来的战略中,区域性的居多,有东南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开发战略、东北亚经济发展战略等等;而带全局性的战略却很少,只有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合作领域,与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等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