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企业是一家拥有十年经营历史的民营企业,企业运作一直秉承先经营后发展的逻辑运转,随着企业前进脚步的加大,员工已过百人,在业界也算得上小有规模。而A企业的管理却始终停留在“作坊企业”的层面,对此A企业的孙总深感不安,于是下定决心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革。说到改革,A企业的那些“元老”中已无让孙总满意之材,这些“元老”在市场上个个能争善战,但提起管理可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看来只有空降了!  相似文献   

2.
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期望得到创业元老的普遍认同、尊重和支持。但令空降兵为难的是.他们进入企业后常常发觉创业元老们之间已形成紧密的圈子,自己很难打入进去。  相似文献   

3.
《技术经济》1997,16(9)
1.瑞士驻华大使锡克博士1997年3月参观德对西集团题词:“感谢能在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和最有活力的公司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2.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大力发展中国明星企业,推动明星企业走向世界。”3.全国总工会第一副主席张丁华题词:“衷心希望德对西集团公司依靠科技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管理,重视人员素质培训,跨入国际市场。”4.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李保国题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占领市场的基础,质量是企业效益的源泉。”5.国务院原常务副秘书长罗长青题词:“艰苦创业,奋发图强。”6.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4.
“顾客是上帝”的口号早已响彻商界。但是.什么样的顾客是真正的上帝?而什么又是企业的上帝?如何分配企业的资源,才能达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本文将就以上问题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5.
加强感情投资创造“人和”气氛许阳(邢台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切实加强感情投资,创造一种企业家庭气氛.使员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欢乐和温暖,是企业“人和”的最高境界.也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①领导者...  相似文献   

6.
李:21世纪,这个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竞赛。员工,作为生产的一大要素,是否已经从工具人、经济人的管理假设中解放出来.成为许多理论研究者所大力提倡的社会人、文化人呢?当顾客是上帝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努力、困惑.疲惫时,有另一种声音在车间中、柜台前响起:“员工也是上帝”!于是,员工顾客化、企业的内部营销.  相似文献   

7.
在你之前的CEO郭士纳说.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应该而且能够超越填写支票的层次.一个完整的企业公民角色,还有远比一次性捐款更加丰富的层次和内涵,IBM砷于“企业公民”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它分为几个层次.对哪些人群和利益群体发生作用?在中国.IBM更加注重在哪些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进行的财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说是“利润最大化”,~说是“投资者财富最大化”。然而,笔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应以“税后收益的增长”为目标,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9.
技术周厚健     
非马 《新经济》2002,(2):30-31
很显然,现年45岁的周厚健不可能是成立于1969年12月的“青岛无线电二厂”的开厂元老,但是周厚健却是后来的海信集团发展中兴的最重要的企业领导者,“海信大事记”中写道“1992年,周厚健任厂长,时年35岁,企业进入快速发展壮大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市场经济的发 菜,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领袖素质,他们之间共性往往是,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十分清楚,深谙欧美企业的成功之道,同时又能够将这些国际化的企业运作方式按照中国市场游戏规则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刊》2009,(12):9-9
9月28日,44岁的曹国伟和新浪管理层以1.8亿美元获得新浪9.41%的股权,成为新浪最大的股东。这位在新浪打拼了10年的“元老”,是执掌新浪时间最久的强势CEO,他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也进入了一个企业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5,(5):25-2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我局自2003年起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和很多企业积极响应.截至日前.共8家企业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2004年11月12日,我局举办了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授牌仪式。曾培炎副总理发来贺信指出: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太宗李世民把大唐帝国的创业元老房玄龄和职业经理人魏征叫到一起开会“创业和守成,哪个难?”房玄龄说“建国之初,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从古到今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是从非常艰难的处境中取得天下,但又在安逸中失去了天下,所以守成难。”  相似文献   

13.
销售,是一个企业各项工作的龙头.而打造一支优秀、高效的营销团队.是一个公司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打造优秀、高效的营销团队.从而让营销员更好地展现自己,“释放”自己,以此来给企业带来销量的最大化,盈利的最大化呢?  相似文献   

14.
“马歇尔难题”告诉我们规模经济和垄断难以分割。中国产业结构却是垄断盛 行与分散重复并存,大企业政策效果不佳。究竟是“马歇尔现象”的失灵,还是中国情况特 殊?或者中国企业集团战略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何在?本文在通过对“马歇尔难题”深刻分析 后指出:规模效益获得的关键在于企业或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而我国却恰恰是因为忽 略了这一点导致我国大企业政策效果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5.
杨广生 《新经济》2004,(12):28-29
对威特的采访缘于该公司亚太区总裁麦伯龄博士在“中国企业文化际论坛”上的一次演讲.他展示了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中国企业领导力的发展落后于全球与亚太的“最佳雇主”企业。80%的亚太区顶级企业认为他们能有效地培养领导力.在中国只有24是的企业认为他们能有效地培养领导力70是的亚太地区顶级企业强烈赞同:“首席执行官积极参与领导人才的发展”,在中国只有20是的企业同意这个观点。在排名最前的十大企业中,70%的企业强烈赞同首席执行官为创造和维系强有力的领导力发展实践提供充分的资源: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案例:B公司,某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这件事。B公司销售经理陈鸿飞曾给总经理蒋明浩提过几次意见,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们“养”起来,这样做费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7.
大约半年前,《管理@人》曾经专门就创业元老与空降兵之间的博弈进行过深度报道,讨论二者之间既需合作又难免排斥的共生互赖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日趋成长,职业经理人供不应求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期杂志从职业经理人被企业当作“花瓶”摆起来的表象出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职业经理人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调零间,完美无缺,碧玉无瑕。把“零”引人企业管理,则要求一切不利于经营管理的负效应趋于“零”,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零”,可谓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一直是企业界追求的目标;又是“高难动作”,令不少企业“叹为观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零”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正激发出崭新的活力,企业管理正在向极限迈进。一、“年缺陷”——质量管理的一座问眼航标。参观英国弗里德里克.伍利汽车零件公司的人,可能并不太留意墙壁上的标语,一条是:“我们的目标是把次品减少到零”,另一条为:“连续…  相似文献   

19.
学为何习之     
本然 《经济纵横》2005,(5):95-95
《论语》“学而第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似文献   

20.
《经济纵横》2005,(4):11-12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商人、古典经济学家都会倾向于“获取利润”这个答案,而主流经济学理论在描述企业的使命时.将之定义为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