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社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偏袒性产权保护政策。其中,东南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阻挠体制改革,使得有利于资本的偏袒性产权保护制度被"锁定";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过度保护劳动力的"福利赶超"。中国的情况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类似,因而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趋于非偏袒的产权保护制度,进而推动国内消费与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模式,不是欧美模式。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该警惕经济殖民地化、过度城市化、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小政府化)的"拉美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跨国垄断资本用来误导、恐吓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臆造的概念.中国必须将国家经济治理的目标切实转向可持续的强国生民上来,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将中国从"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强国生民,应该是新时代国家经济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艰苦探索和努力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因而特别需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而且创造着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观在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在于考察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如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的根本目的在于阐释如何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阶段性上的学科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上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扩展到生产力,其任务是建立关于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性经济学说。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收入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面。这方面的系统性经济学说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经济运行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演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展。对供求关系转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体制及相应的改革分析,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等收入陷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表现,资本既有动力作用又有不可克服的内在悖论,资本扩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困积累",并衍生成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政治危机和全社会危机。受资本扩张悖论规律的影响并不必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日本、韩国等少数后发达国家在战后凭借特殊的资本容量、战略地位、自然禀赋、政策措施等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其发展道路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可复制的。像中国这样的大发展中国家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符咒,必须走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一个发展阶段,经济体都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障碍。2009年,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通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诱因及特征出发,说明中国一定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还需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2016年学界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经济理论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研究,并取得一些有益成果。本文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大发展新理念、收入分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六个重要热点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济纵横》2021,(2):8-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探讨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问题,而只有理解人的本质,才能把握人的需要,进而准确定位生产目的。建立在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历史本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完整的人"的本质是:从事生产劳动,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能动地表现、实现与确证自由个性和满足其需要的人。"完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定,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握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变,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完整的人"的客观现实性规定,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展望自由人联合体,又历史地承认"经济人";既追求帕累托改进,又倡导"孔子改进"。  相似文献   

10.
刘玉萍 《时代经贸》2013,(24):175-176
通过对成功跨跃“中等收入陷阱”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经济与福利增长的机制分析可知:拉美在中等收入阶段过早实施了福利增长计划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日韩通过进口替代工业化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在中等收入阶段保持均衡的经济与福利增长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国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建立经济与福利均衡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特别是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中等收入转型时期。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认同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难题。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需要应对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挑战,这对于人均GDP刚刚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本文通过对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南亚等国家进行比较,归纳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类型。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提出中国将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四个可能,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可以采纳的措施。如:建设有效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制度改革,做到藏富于民;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发挥金融市场的核心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中等收入陷阱"讨论成为一个热点。相关研究表明:比较优势丧失、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政府治理失灵、外部误导等因素是相关国家落入这一陷阱的主要原因。从国内外形势看,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改革滞后、国际捧杀一系列的风险。应通过攻坚性改革,完善包容性经济体制、分配体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使普通人群能参与经济发展并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成功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国家主体性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对中国国家主体性问题仅仅进行一般性研究是不够的。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社会历史传统与客观现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有其特殊属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国家定位的特殊性、国家职能的特殊性和国家制度的特殊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主体性"的特殊属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们科学地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内容与理论框架;可以明确区分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生产方式,有助于构造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可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性与显著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5.
乔宇 《生产力研究》2012,(5):135-136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而难以进入高收入社会的发展现象,是一国在发展阶段跃升过程中发展战略转型失败的结果。文章分析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典型国家的发展困境,以及中国面临的风险。中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指向。不论是国王与商业资本结盟、寻求边际突破的重商主义,还是借助于国家提供的安全、正义和秩序实现普遍分工和自由交易的古典经济学体系,抑或利用国家力量推进工业化的李斯特国家经济学说,以及立足"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国家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性发展,必然同样会涉及国家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产生或创作于现时代的经济学并非都是科学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学,科学的现代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当代新发展.田国强教授所推崇的"现代经济学",究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或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现代形式."现代经济学"并不是普天下皆可用的经济学,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概括与反映."现代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庸俗性,决定了它并不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并不能够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政治经济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田国强教授所谓的"现代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李红艳  汪涛 《经济前沿》2012,3(3):111-122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类国家在入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期间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异及演变过程,给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判断依据,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效率陷阱,发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教育投入不足、失业率高、消费层次低、金融配置低及贫富差距过大等。同时,对中国落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分析,并就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特色的姿态出现在经济学理论视野中。以政治经济学国家性为视角,可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同人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理解"特色"的合理性、合意性及其鲜明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符合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逻辑,政治经济学的国家性是"特色"存在的内在机理。从人类社会发展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色"鲜明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国家"范畴讲出中国故事,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作用、特色的对外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方福前 《经济研究》2019,54(5):16-29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兴起而产生的西方经济学,出生伊始便具有二重性: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理论支柱的辩护性和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性。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辩护性又演变成庸俗性。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假设前提下研究市场经济一般,这些研究成果许多是积极的、有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根据理论的政治性色彩,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划分为政治性的经济理论、主干性的经济理论和基础性的经济理论,通过对这三类理论相应地实施"剔除术"、"整形术"和"移植术",吸收和融通其有益成分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用,将会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